出事的中央涂村,与旁边的高楼相比,显得十分杂乱。俞跃 摄
事发后,这样的房子里仍然有人住在里面。史春波 摄
浙江在线10月11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史春波)这几年来,拆拆停停地拆迁、四周林立的工厂和住宅区,以及大量涌入的外来打工者,构成了中央涂村全部的生态。
在救援的同时,还有诸多疑问:比如楼为什么会塌?拆迁为何这么难?打工者租客们的居住环境如何?对于这些拆迁区域里的出租房,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过监管?
这起事故的背后,或多或少折射出温州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矛盾和问题。
楼为什么会塌?
有村民直指断断续续的拆迁
“睡得迷迷糊糊的,一开始我还以为外面有人放鞭炮。”昨天早晨,赵丽英(化名)用一口四川话和众多围观者诉说自己的亲身经历。
昨天凌晨,直到她走到阳台上,才发现出大事了。旁边的四间房子突然塌了。
赵丽英在这里住了七八年,一直没出什么事。“台风来了也没事。”她说。为什么这次会塌了?她想不通。
“这可能和前段时间的拆迁有关。”一名熟悉村里情况的村民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他分析说,三年前,村里就开始拆迁,但一直没拆完,拆拆停停,“东拆一点,西拆一点。”
他给记者画了一张图,倒塌的四间并排相连的房子。“第二三四间已经签了字同意拆,前段时间就来拆了一下,但没拆完,所以仍然有人住在里面,第一间的房主不同意拆,所以住的人也是最多的。”
“东拆西拆,可能会破坏房子的结构,房子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一间倒了其他几间也就跟着倒了。”他说,“这段时间下雨又多,房子更加不牢固。”
“我们这里的房子都是自己建自己加层的,很普遍,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出过事。”对于房子擅自加层、老化等原因导致倒塌的说法,他并不认同。
至于倒塌的具体原因,当地相关部门称还在调查。
拆迁为何艰难?
因存在争议、涉及利益谈不拢
如今的中央涂村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拆迁场,有的拆成了废墟,有的拆了一半,有的在等待拆,有的不愿拆。
昨天下午,记者用半个小时才绕着村子走完一圈。
据了解,十多年前,中央涂村由永嘉县划归鹿城区管辖,它隔着瓯江和永嘉遥遥相望。随着瓯江大桥的通车,两地连成一片,成为一块热门地段。
公开资料显示,近几年来,中央涂村一直在进行房屋征收及拆迁工作。而发生楼房坍塌的中央街159号属于当地中央涂村A-2安置区域。
记者查询发现,2013年2月27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发布的“温鹿政发〔2013〕18号”文件中提到:“因旧城区改建等公共利益需要”,根据有关规定,“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政府决定对鹿城区中央涂A-2安置地块建设工程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征收范围涉及到此次发生事故的“中央街”的大片区域。
但征收及拆迁工作的推进并不顺利。
2016年8月,有温州市民在“温州市网络问政平台”上反映“鹿城区双屿街道中央涂城中村改造进展十分缓慢”的问题,并向“鹿城区政府”询问“中央涂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工作进展。随后,鹿城区政府答复称:中央涂城中村改造项目共分四期,分别为A-2地块共39户,已全部签约;昆仑路东段地块,共30户,已签28户剩2户;瓯南路北段地块,共85户,已签73户剩12户;A-1地块,共434户,已签358户剩76户。
在答复市民提问时,鹿城区政府还表示,目前,“中央涂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列入区破难攻坚项目”,后续将“加快疑难户问题的化解,推进改造步伐”。
为什么这么难拆?有多名村民向记者透露,这涉及土地性质方面的争议,涉及利益,多名村民不肯接受拆迁方案。
危房住人有无监管?
事发后才有人来贴“撤离通知”
钱江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中央涂村这些待拆或正在拆的房子,包括倒塌的四间房子,居住的多为外来打工者,有的还被工厂租去做员工宿舍。
“我们这边80%左右的人都靠租房赚钱。”一名村民这样告诉记者。
村子所在的位置,正是城乡结合带,这几年,城镇化迅速发展,遍布的大大小小的工厂,引来了大量外来人群。据官方信息公布,该村所在的双屿街道辖区总人口41.6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17万人,外来人口则多达37.5万人。
因此,这些房子虽然看起来破旧,但每个月只要三四百元租金,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的打工者。“温州租房子贵,套房至少要上千元,我们一个月工资才两千多,怎么租得起?”在附近鞋厂打工的湖北人李洪说。
李洪说,他十来年前刚到温州时,就在倒塌的其中一间房子里住过。“那时房租180元一个月,现在要三四百元。”他说,一间间隔开的,很小,摆的都是上下铺的床,“后来我觉得这房子这么老,不安全,就搬走了。”
这样的房子能不能出租?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过监管?
离倒塌的民房不远,是一幢看着让人心惊肉跳的房子。从一个个破碎的玻璃窗往上数,一共有五层,表面糊着水泥,墙的一面是一个个小窗,只能探出一个头。看起来,像是电影里的“贫民窟”。但它确实一直租住着打工者,因为窗户外还晾晒着衣物。
一扇木门上,还写着招租广告,钱江晚报记者前往里面探访,被一个男人拦了出来,随后大铁门被警察堵住,并不许拍照。
直到下午,记者才得以进入其中一幢房子。进门后,一片漆黑,打开手电才看到一条只能容纳一个人的楼梯。逼仄的走廊上晒了衣服,房间很小,有上下层的床。
在楼梯口,记者碰到了三名鞋厂的女工,她们奔跑着回房间拿行李,“让我们搬走,说危险。”
这样的房子能不能住人?是不是违章建筑?为什么能住这么多年?有关部门有没有进行监管?对于这些问题,昨天记者没有得到确切的答案。
不过,在一间民房门口,记者看到贴了一张通知,“因你户存在安全隐患,特要求你户人员全部撤离。”落款日期是“10月10日”。也就是说,相关部门系出事后要求仍住在村里的人员进行撤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