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风起云涌 在1978年温州都作了哪些回答?
2018年12月05日 10:11:44 来源: 温州网 记者 施世潮

  1978年,村民毛传臻出差来到江苏南通,在当地菜市场第一次见到了白色编织袋。那时候人们都在用麻袋为主,麻袋分量重,价格高,一条要6元钱。菜贩们用编织袋装毛豆轻便又美观,毛传臻找到了当地的塑料厂,花6元钱买了3条编织袋带回平阳。萧江和塑编近40年的渊源,就此开启了。

  毛传臻回村后组织了10位村民,每个人出资100元,购置木料,请木匠制作了10台手拉木机,从福州购买了塑料编丝500公斤,又从苍南宜山请来织布机修理师傅,经过四天的调试,一台用脚踩手拉的木织机,一条土法编丝生产线,成功织出了第一条编织袋。

  1978年8月,平阳县首家村办企业——青龙塑料编织厂在萧江诞生,塑编产业后来成为平阳县的支柱产业。

  在平阳县东北方的乐清,电器产业暗潮涌动。据《柳市镇志》记载,柳市开关厂第一家门市部诞生是在1978年。被认为是柳市电器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化的标志,因为从那一年开始,柳市民营生产电器配件的家庭作坊,开始逐步走向公开化。

  但“温州八大王”之一“螺丝大王”刘大源明确否定了镇志的说法,柳市镇后街开出的第一家电器门市部是在1977年上半年,为了方便供销员看样品,柳市开关厂(乐清县二轻局下属集体企业)开出第一家电器门市部,厂长叫吴迎春。不久,刘大源也在后街开出了柳市的第一家螺丝店,楼下是店,楼上是生产车间,柳市就以前店后厂的方式走向中国低压电器之都。柳市后街原来是水果、蔬菜等农贸一条街,从那以后,电器配件成为标志。

  柳市开关厂前身为柳市机具厂,1968年更名的。吴迎春说,柳市的第一只电器产品应该出自夏存钱、刘百杰、梅贤等人之手,时间是1967年10月,产品运往天津机电厂,对方说“合格了”。另一些柳市人放下农具,闯荡于全国各地,贩卖国有企业生产的五金电器配件和产品,这就是柳市营销大军形成的开始。补鞋匠南存辉、裁缝匠胡成中、赤脚医生郑元孟等电器大佬,当时均做过供销员。据1984年前后的一份调查材料显示:“柳市镇从事低压电器小五金生产的人员达6万多人,并形成了一支有1.3万人的农民购销员队伍”。1977年,以翁垟为中心的矿灯配件市场、马仁桥为中心的电器车头配件市场、三里村为中心的电动机碳刷已经颇具规模。到1981年,柳市镇就有各种大小不一的电器企业300余家。

  1982年初,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严重经济犯罪活动,乐清“八大王”因“投机倒把”“严重扰乱经济秩序”,或进学习班或被判刑或被全国通缉。唯一逃脱惩罚的刘大源也像老鼠一样四处躲藏。

  同年底,时任温州市委书记的袁芳烈在调查后发现,经济整肃给温州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组织召开了“两户代表大会”(“两户”指农村专业户和重点户),宣布“两户”靠勤劳致富,完全符合党的政策,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受到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他们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有数据显示:1982年柳市镇工业产值比1981年下降了53.8%。温州市工业在1980年的增速为31.5%,到1982年则下滑为-17%。“八大王事件”如一块乌云始终笼罩着浙江,直到1984年4月,温州市委召开乡镇干部以上参加的全市电话会议,在传达了中央一号文件的主要精神之后,宣布为“八大王”平反。

  1978年的温州,大街小巷锤子剪刀声声声入耳,解放北路是全市第一条上规模的皮鞋专业街,作坊向雪山路、任宅前、水心路蔓延,人们用最原始最简陋的工具,摆弄出皮鞋。有资料记载,当年温州皮鞋产量50万双。

  1982年,温州制革厂在解放北路新设皮鞋门市部,9月1日开始营业。该门市部有各式男女皮鞋三四十个品种,开张两天,营业额就达1500元。(1982.9.5《浙南日报》)

  “皮鞋寿”余阿寿就是其中一位,解放后,他去了温州第一皮鞋厂上班,不久下海,先试卖海鲜。

  据温州日报沈绍真报道,1973年,余阿寿重操旧业,在百里坊租下十来平方米的店面,摆下了鞋摊,这鞋摊便是吉尔达公司的前身。余阿寿今天伸出两只手,那两个小指是往外叉的,刚做学徒时候,缝鞋用苎麻、蜡上松香,搓成苎线,坚实无比,手指勒出了血,照样干。

  余阿寿说,60年代的时候一天只能做两双鞋,还不让卖,只好把鞋放在篮子里上码头兜售。做鞋是手工业,在三十六行里居末位,阿寿被称为“皮鞋寿”。1981年,他终于在西门老家附近月湖头租下一间40平方米的农民屋,办起皮鞋工场,后“借”得一块社队企业的招牌,在郊区办起了南塘皮鞋厂。之后又与人合股办起了双华皮鞋厂,两年后,又转至灰桥,办起了黎一皮鞋厂。由于质量过硬,“双龙牌”皮鞋很快在市场打响,1987年产值达180万元。

  上了年纪的人,可能还会记得这样一批风靡一时的温州货:小白象牌旅游童鞋、丰收牌周转箱、友谊牌不锈钢表带、丹风牌车锁、西山牌釉面、白泉牌温州皮纸、玉荷花牌增白皂、矛牌剪刀、永久牌挂锁等。

  1978年,单调的灰色蓝色衣服仍然是标准的服装,市民的衣服基本上是扯来布后让缝纫师傅做的,唯一的区别是女装翻领,男装立领,但五马街、信河街的木杓巷不久就成为女人的天堂。

  在温州服装产业发展史上,胡孟钦和国光服装店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温州服装现代化生产过程中,绝大部分技师都出自国光。

  据温州日报记者陈建东报道,国光是胡孟钦于1938年创办的:开张时,他买来几台美国产的缝纫机,精做服装,又用一两黄金买来一个四肢能活动的女模特摆放在橱窗里,引起轰动,门庭若市……在其影响下,五马街又出现了国胜、国泰、开罗、美康等一大批服装店,抗战胜利后,这条不过350米长的五马街上就有28间服装裁缝店,成为当时浙南最繁华的服装专业街。

  胡老做了一辈子西服,先后带出近60名徒弟。2000年,85岁高龄的胡孟钦受时任市长钱兴中的邀请,作为贵宾在主席台上亲睹“服博会”开幕式——“相聚瓯江畔”大型文艺晚会盛况。

  夏学良是胡孟钦的高徒,曾4次去北京参加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等人的接见。据他回忆,服装界有句顺口溜:“七尺裤子,八尺袄,料子少了做不好。”但胡老师可以用九尺料做出两条裤子。有一次,徒弟熨衣时将乔其纱女士衬衫的胸口部位烫了个大洞,胡老师将剪下的布头拼起来,簇成一朵花缝在破洞的位置上,反而成了漂亮的装饰,其他顾客闻讯指定要做这种样式的衬衫。(孙焊生《待徒如亲子技术“一流一”——记温州服装界元老胡孟钦》)

  原温州经济台《百晓讲新闻》节目主持人金方翔,也是胡孟钦的关门弟子。

标签: 温州;纽扣;知青;改革开放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