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记者 温婉 通讯员 王钰静)“你要忍,忍到晨光初绽;你要看,看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这是胡渊博给自己的人生信条,也是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功秘诀。
2018年的8月24日,作为浙江省唯一一位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本科生,胡渊博接受了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这是国内青少年科技奖项的最高荣誉,由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支持,用于表彰和鼓励广大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每年度奖励全日制在校大、中、小学生仅100人。
这项荣誉的背后,凝结着的是无数被广泛认可的科研成果和荣誉——“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特等奖、“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国家级课题、多项省级新苗课题、校级课题、SCI论文3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5分)、国内核心期刊论文1篇……回头再看,胡渊博表示,“科研,是一腔孤勇死心塌地的热爱,是寂寞难耐咬牙切齿的坚守,是独自空守重蹈覆辙的忍耐。”
两年多,研究成果有效促进骨折修复
在胡渊博的系列科研成就中,含金量最高的要数“EGFL6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的影响”研究。“这个项目我们已经研究了2年多,发现EGFL6蛋白对骨折后骨骼、血管的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胡渊博介绍,在针对大白鼠的动物实验中,他们给骨折的大白鼠注射人工合成的EGFL6蛋白,发现其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2015年,在胡渊博的努力寻找下,他加入一位博士师兄朱思品的队伍,开始从事骨科方面的研究,研究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的相关作用。于他而言,加入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组便是一切从零开始。“我着手文献查询,将资料库里相关的文献翻了个遍,有时候遇到外文文献,要花上两三天来翻译。对项目方向有了整体把握,并在有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和团队成员们开始正式进入实验阶段。”
实验在将近一年后成功,课题组研究的重组蛋白被证明对骨折修复有效。他们以最新的研究成果申报课题、写论文,对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终于获得了广泛认可。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整整1年的时间里,无数个白天黑夜,团队键盘的敲击、队员的讨论以及反复的赛前模拟,他们在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赛事——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拿下了全国特等奖。同期,团队参加申报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将科研成果设想实现向成果转化转变,再次在全国的舞台上拿下了银奖。
“事实上,实验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可以用“难产”来形容都不过分。”回忆起实验期间的挣扎和艰辛,胡渊博再次陷入对科研魅力的沉醉。“每次实验操作的平均时间是两到三天,一旦失败就意味着一切被推翻。我当然害怕实验失败,可失败偏偏是常事。”
失败,重来,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实验进程对他们而言,似乎就僵持在这样一个无限循环的怪圈中。“我找不到实验的出路,唯一能做的就是总结和重新实验。”在来回实验室的路上,胡渊博每天思索的就是实验的原理、失败的原因以及接下来的实验方向。“我想过要不要放弃,但这不单单是选择‘是’或者‘否’,而是在与实验失败的事实作斗争。可是,我爱科研啊!既然爱,就应该坚持。”
无数次与实验失败的事实做着斗争。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思路的调整、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仪器的再选择……甚至暑期放假,胡渊博仍留在学校继续做着重组蛋白对骨折修复作用影响的实验,与实验“死磕到底”。没有人分担做实验的疲倦,没有人诉说实验失败的苦恼,唯有空荡荡的校园见证了他每天的心路历程。“就算没有好结果,至少我为自己热爱的事情努力过。”
直至显示成功的那一刻,欢呼、拥抱、泪水都不足以见证一直以来的坚守和忍耐。是三年来从不放弃的努力成就了这样一个实验成果,也是一群人的坚持和韧劲让研究的重组蛋白能造福社会。
寻求科研道路,也曾两次有始无终
科研成功,像是一个故事的完美结局,曾经的失败和仿徨都不值一提。但事实上,科研道路的寻求对大多数人而言并不是易事,胡渊博也不例外。荣誉背后的科研道路承载着许多坚守,期间挑战与机遇并存、放弃与继续一搏。
2014年,胡渊博踏入温州医科大学的校门。在第一次年级大会上,辅导员对着底下雀跃兴奋的初生牛犊说道。“如果你是一名医学生,并且准备做一名卓越的医生,你必定要经历科研。”这句话,在胡渊博的心上烙下了很深刻的印记。“科研是什么?无数个道听途说都让我想要一探究竟。”于是,在社团招新中,他通过面试成为学院科技创新协会的一员,并第一次被学姐带领着参观学校实验室。
实验室里是高端精密的仪器,那些从来没听过的仪器名称、科研名词以及复杂繁琐的操作过程,都让他想要科研的念头愈发强烈。在胡渊博再三恳求下,他终于加入了实验团队,学着做科研项目。“只要时间空余,我便往实验室里头钻,从最基础的文献查阅做起,跟着师兄师姐们慢慢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手法。”然而一个学期结束后,因人员调整,他被迫离开团队,科研生涯戛然而止。
“我不甘心,本来可以好好发展的科研机会就这么没了,就好像刚想要在科研的高空中飞翔却被无情地折断翅膀。”随后,胡渊博开始关注校内发布的每一次导师招聘本科生科研助手的相关信息。只要有合适的机会,他便立马发送信息报名。在多次的尝试下,他终于进入了学校一个心内科团队。暑假的来临亦没有中断他的实验进程,他毫无犹豫的选择留校,将时间全都投掷在做实验上。
“有了前一次的基础,我开始尝试学习Western Blot蛋白印记。”这原本只出现在教科书上的实验法,他学着在实验室中灵活运用。“我第一次感觉到科研触手可及,只要我肯学习,肯花时间,肯钻研,不会有难题。”坚信着第二次的实验经历不会再出任何问题,却在假期结束后,他被导师告知要出国进修,无法再带领他进一步深入研究,再一次激起的热情又被浇灭。
两次的科研之路有始无终,让胡渊博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但他也开始反思,做科研的初衷是什么?“如果功利地想要追求科研成果,那么我早就与科研分手,而不是反复纠缠,就像对心爱的姑娘那样真挚与耐心。是热爱,是发自心底的热爱。所以,我告诉自己,要忍,忍到晨光初绽。”在接下来的时光中,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寻找与尝试,终于在屡试屡败中获得了腾飞。
医者情怀,做能“辐射”的追梦人
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守护健康。这是胡渊博在入学前的憧憬,也是他在科研的重任下保证学习优秀的信念源泉。“医学生的本职便是学习,毫无疑问,学习才应该是大学生活的重心。当然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其他的活动和发展,但是却不能成为牺牲学习时间的借口。”
在课余时间,胡渊博经常在实验室做科研做到晚上十一、二点,但仍然坚持利用分秒时光学习课业知识。“学习的任务还是得规划好完成好,该学习几个小时就要学习几个小时,哪怕牺牲其他时间。”
“知行合一,做能‘辐射’的追梦人”是胡渊博对进取的诠释。近日,胡渊博获评温州医科大学首届“明日之星-创新奖”。校长李校堃曾这样评价胡渊博:“他的踏实奋进、敢于追梦,在科研拼搏路上的坚持与奋斗,充分体现了温医大人有自信、有情怀,能做事、能创新的精神,相信他能成为一名坚持创新、心怀仁爱的卓越医生和优秀科学家。”
作为医学生,作为科研人,胡渊博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回头看的时候,似乎科研早已不是写在标书上赫赫醒目的大字,也不是印在校园橱窗里的成果展示,更不是被他人仰慕的荣誉和奖项,而是一腔孤勇死心塌地的热爱,是寂寞难耐咬牙切齿的坚守,是独自空守重蹈覆辙的忍耐。”接受采访的胡渊博这样慨叹。
与科研的初识、相知、矛盾、坚守中,胡渊博谱写了一位医学本科生的科研传奇,在通往光明的道路上熠熠闪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