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
2019年08月30日 09:01:26 来源: 温州网 记者 吕进科

  编者按:日前,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部署开展“三助三红”专项活动(三助,即“助援救灾、助力发展、助推落实”;三红,即“指标‘全年红’、任务‘全部红’、工作‘全线红’”),旨在持续掀起“奋战1161,奋进2019”新高潮,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报推出“奋战奋进·三助三红”栏目,报道各地、各单位推进“三助三红”专项活动的举措和作为,同时聚焦痛点、难点、堵点,助力“三助三红”专项活动落实处、见实效。

  20.05亿美元!记者从鹿城区商务局了解到,截至昨天,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今年已累计完成报关17980票,出口总金额达20.05亿美元。这标志着,该项试点提前4个月完成市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经商务部等国家七部委批准,自2018年9月29日起,温州(鹿城)轻工产品交易中心开展市场采购方式试点。去年11月28日,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正式启动,并顺利完成首批货物通关。

  试点正式启动9个多月,温州各项贸易数据爆发增长,市场采购日均出口量从今年5月份之前的不足200万美元攀升到8月份的2980万美元。仅昨天一天申报的货值就达到3516.15万美元。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落地温州,让进出口贸易更加便利,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服务于温州企业,将温州制造卖向全球。”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温州分公司负责人赵小锦说。他们参与到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以来,一周出口的集装箱从过去的1500个集装箱标箱,增长到如今的3000个集装箱标箱,整整增长了一倍。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是国家推动外贸创新发展和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战略举措,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在规定限额以内、并在指定口岸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新型贸易方式。通俗地说,就是搭建外贸平台,把各种各样的商品放在市场集聚区内,买方、卖方、代理商、配套企业等,各自发挥作用,助力交易完成。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将享受快速通关、专用监管、免征增值税等政策便利。

  温州是个轻工业制造大市,国外客商采购呈现“品类杂、批次多、批量小”特点。以往客商只能采用一般贸易方式进行申报出口,报关申报难度高、工作量大,企业物流报关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外贸产业发展,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专门针对市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交易的特点,与一般贸易相比,具有准入门槛低、通关出口快、增值税免征不退、允许多个主体收汇等政策优势,正是破解这些难题的对症之药。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在鹿城落地后,温州市场采购贸易的单日、单周和单月贸易额屡创新高,分别达到4507.35万美元、1.70亿美元和6.22亿美元。

  根据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的数据,目前通过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为无缝管、鞋靴、箱包、塑料制餐具及厨房用具等,出口目的地为菲律宾、印度、伊拉克、泰国等地。

  我市企业的出口渠道不断拓宽,率全国之先实施水路转关试点,全面打通和优化水路、陆路、空运三条路径,陆路转关日均出口货柜量由5个提高到60个、水路转关由5个提高到30个、水运直航由40个提高到130个;出口目的地已从5月初的47个拓宽到了128个,涉及“一带一路”国家39个。

  在该试点的带动下,温州港运力5月下旬以来增长30%,首次月内开通两条直达航线,实现每周12班港内支线,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上半年同比增长32.94%;企业信心明显提振,接待各类外向型企业1800人次,吸引270家外向型企业入驻。

  与此同时,今年1~7月,鹿城区完成出口220.3亿元,同比增长71%,增幅创鹿城区外贸出口18年来新高,高于全市45.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出口13个百分点,对全市外贸出口增长贡献率达54%,成为外向型经济稳定出口的新引擎。

  

标签: 贸易方式;温州;鹿城区;通关 责任编辑: 汪江军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温州(鹿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