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一面千年铜鼓的传说故事 一位温州平阳匠人的技艺传承
2021年03月01日 08:33:38 来源: 温州晚报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做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温州博物馆收藏了三面铜鼓,其中最大的一面来自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本期《温州宝藏》,我们带您寻访鼓的故事。

  前世传说

  曾经色彩金黄满身纹饰

  温州博物馆收藏的这三面铜鼓,最大的是一面南朝北流型铜鼓。

  温州博物馆研究员伍显军介绍,这面铜鼓与大家平常所能见到的皮囊鼓形状有所不同,有着大而平的鼓面,鼓面远大于鼓身,鼓身分胸、腰和足三部分。胸壁斜直,腰部呈反弧形内收,鼓足则呈外撇的喇叭形,以便安放固定。在鼓胸和腰部相交处前后安装对称的圆环耳两对,方便捆绑移动。在鼓面的边缘原应装有六只等距逆时针方向环立的三足青蛙,现存五只。在鼓身有两道对称的竖向铸造合范线,腰、足焊接处也有凸棱连接线。鼓高56.8厘米,鼓面的直径达102.5厘米,重达60多公斤。

  粗看这件铜鼓,感觉锈蚀斑斑,除鼓面中间饰有太阳纹和十五圈由三条凸弦纹组成的晕圈纹以及鼓身众多的晕圈纹外,似乎再没有别的装饰。然而,细细观察,您会发现鼓面、鼓身、蛙身以及圆环耳面都饰有纹饰。鼓面的晕圈纹间饰有细线云雷纹、复线三角纹、席纹、如意云纹、连钱填线纹、菱格填线纹等,鼓身的胸、腰和足的晕圈纹间也饰细线纹饰,分别为如意云纹、席纹、双钱填线纹、四出钱纹、菱格填线纹等,合范线两侧纹饰还略有不同,富有变化。就连蛙身也饰有短线纹,圆环耳面也饰有云纹。

  伍显军表示,大家可以试想,这面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的铜鼓在刚铸造出来的时候,其色彩金黄,满身纹饰,是多么的精美炫亮。

  千年铜鼓来自哪里?

  这面铜鼓来自哪里?据温州博物馆的来源显示是温岭出土、(温州)地专公署交来;然而据温岭县文化局提供的资料以及温岭县文化局来馆考察的领导、专家确认,该鼓应是阮萃恩从千里之外的广西灵山县带到温岭县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由温岭县移交给温州地区专员公署。

  从《泽国镇志》可知,阮萃恩(1838年~1902年),字贤杰,号晓云,又号澡云。他是“万昌酱园”创办者阮敬熙的三儿子。清光绪间(1875年~1908年),他例授广东灵山县(今属广西)知县,加同知衔,处理积案有政声,临别乡耆赠铜鼓1只(现藏温州市博物馆)。

  伍显军介绍,据清光绪《太平续志·卷三十·古迹志下·金识》记载,“阮澡云萃恩宰广东灵山县,丙申十月至百灵,决施、杨两姓之狱。既平,平山村父老舁铜鼓以献。重一百四十余斤,高二尺,盖围一丈二尺,腰杀四之一,中空无底。盖心如车毂,平分十辐,心以外如月晕十余层,每两层缕纹各异,如古钱,如织簟,如水波,如龟坼,如花碎瓣,如‘巨’字两背相依,盖兽形也,如‘回’字两角相向,盖雷纹也,其余不可名状。身之晕尤密,其纹尤精。腰左右各有两耳。盖四围有蟾蜍,状皆左旋。近心处有击痕。试击之,镗鞳之声彻于户外。其地有大山龙神庙,时于山下掘得之。因藏于庙。以阮决百年积狱,遂取以献焉。阮自为记。”可见,阮萃恩任广东灵山县令的时间是清光绪丙申年(1896年),因为他合理地解决了当地施、杨两姓的一个积案,当地老百姓为了感谢他,把山里挖出的一面铜鼓送给了他。但是还有一种说法,民国《灵山县志》记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灵山县大化村人掘出一面铜鼓,被当时的知县阮萃恩购去。

  古瓯族铜鼓文化失传?

  伍显军介绍,随着近年来,一些新的考古材料的发现,有专家认为,广西南岭以南,青云山、九连山以东,云开大山、云雾山以北,红水河以东,郁江下游至西江流域是西瓯族分布范围,而西瓯族是由浙江的东瓯族迁徙过去的。

  其主要证据是温岭市大溪塘山2003年发掘的2号和2006年发掘的1号东瓯国墓葬,墓内出土的匏壶和陶瓿,证明西瓯族与东瓯族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另外的证据是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铜鼓上的双身船纹。东瓯西迁的迁徙路线是从东南沿海溯珠江而上,进入桂东、桂东北乃至桂西地区。

  虽然包括温州在内的浙江省域内迄今没有出土铜鼓,但是温州乐清一带的方言,仍然称“鼓”为“铜鼓”,当地人称敲鼓为“打铜鼓”,谚语有“桥上娶媳妇,桥下打铜鼓”,这可能暗示原本温州一带是有铜鼓的。古瓯族的铜鼓文化,是否随着瓯人的迁徙而失传了?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民俗文化问题。

  今生故事

  平阳匠人坚持手工制鼓

  温州是否曾出现铜鼓,尚未能确定。但在如今的平阳,却有着一位绷鼓制作艺人,他仍在坚持以手工的方式制作绷鼓。他叫洪汝杰,今年59周岁,他的手艺传承自祖辈。

  2月25日,记者来到洪汝杰位于平阳县昆阳镇柑园路2号的家中,一楼靠墙处就摆着十来面他正在制作的绷鼓。

  洪汝杰出生于平阳腾蛟镇的一个偏远村落,9岁跟随爷爷学习制作绷鼓的手艺,15岁能够独立制作绷鼓,如今他是平阳县绷鼓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人。

  洪汝杰说,他们家族制鼓技艺已经传承了200多年。当年,他的老祖宗在外地偶遇一位制鼓艺人,对制鼓产生了兴趣,通过学习和改良,传下了如今的绷鼓雏形。该技艺传到洪汝杰爷爷时,家族里共有13人从事制鼓行业。但现在,只剩他一人坚守着祖辈的技艺。

  “响亮不闷的鼓声是检验绷鼓好坏的唯一标准。”洪汝杰说,制作一面绷鼓,最少需要4天时间,要先去木材市场挑选质量好的木块,手工刨削成大小适中的数块木条,拼做成圆形的鼓桶,然后把新鲜的牛皮盖在桶口,每日压制四五次,直到平整后,再钉上竹钉。他说,一面绷鼓好不好,牛皮的厚度和木条的结合度是关键,多了少了都不行。

  “到目前为止,我做的最大的一面鼓,直径是2.28米,现在放在湖北省随州市大洪山景区内。”洪汝杰说,从学习制鼓到现在已经44年了,因为坚持手工制作,许多客人都是慕名而来,他一年能卖400多面绷鼓,供不应求。

  洪汝杰说,自己一直记得爷爷的话:要传承技艺,要细心制鼓,不能存在一丝松懈的念头。将来,他要培养他的儿子成为绷鼓制作技艺的第六代传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标签: 铜鼓;灵山县;温州;纹饰;温岭;晕圈;出土;技艺;制作;博物馆收藏 责任编辑: 冯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zjnews/wznews/202103/W020210301308158807320.png

一面千年铜鼓的传说故事 一位温州平阳匠人的技艺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