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温州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近期,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我市也同步制定了《温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发展任务。
数字经济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并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这在温州本土技术企业——浙江致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一科技”)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该公司不仅为我市新田园农贸市场、松台农贸市场、天雷巷农贸市场等打造“智慧农贸”,还为全国20多个省的80多座城市建成并交付600多家智能农贸市场。
数字经济赋能下的“智慧农贸”,最显著的改变就体现在农贸产品流通交易环节,这对商户和消费者究竟又有着怎样的影响?近日,记者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访了市区几家农贸市场,并探访致一科技,力求揭开“农贸数字化”小领域背后的大天地。
菜市场数字化变革的核心秘密:定制电子秤
在过去的五年里,温州人大多有这样的直观感受,那就是温州的农贸市场变得更整洁也更数字化了。便捷的消费支付手段,让农贸市场的管理服务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走进市区新田园农贸市场,墙上一块电子显示屏显示着最新的各类菜品指导价和食品检测信息。天雷巷农贸市场的大屏幕则还可以实时显示今日客流量,累计交易额和交易笔数、今日畅销分类排名和支付类型比例。这些涉及交易的数据是如何实现实时采集的呢?
农贸市场内商户们使用的电子秤是其中的关键。这些联网的定制电子秤,可以记录、传输菜品的交易重量和价格。其中,价格数据不仅可以为消费者采购提供参考,还为农贸市场的运营模式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
以往,农贸市场的商业模式多是收取固定摊位租金。而在现实中,摊位转租问题较为严重,导致个别市场不当竞争现象的发生。为此,新田园农贸市场借助数字化改造,由市场运营方——温州菜篮子集团创新商业模式,通过一台台定制电子秤进行数据收集,直接挂钩营业额,按营业额的百分比对商户差异收取管理费。而且,一个摊位仅可开通一个银行账户,消费者支付的钱先统一进入运营方账户,根据前期制定的管理费规则,经结算后再返还到商户账户。
“对我来说,这种结算模式很好。我生意做好,那给市场多付些管理费,做得差些,少付些管理费,经营压力更小一点。”新田园农贸市场蔬菜区的商户金女士说。
实际上,差异收取管理费还有精细化设置。为鼓励商户“薄利多销”,为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农贸产品,管理费规则规定,完成营业额越高,管理费比例越低。同时,为市场化淘汰服务能力不强的商户,对不达“基础营业额”的商户,收取管理费的比例反而更高。
摊位位置也与营业额情况挂钩。金女士说,孩子上幼儿园后,她正好要重新找工作,恰逢新田园农贸市场招商,她摇号入驻后,因为销量不错,在过去三次根据营业情况调整摊位位置的过程中,都“守住”了前期随机派发的“好位置”。
鲜肉区的摊主另一名金女士说,她是从其他农贸市场搬来,一方面离家更近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新田园农贸市场的环境更整洁,摊位服务管理更规范,工作起来更舒心。
这样的数字化手段,不仅改造了农贸市场的硬件条件,也升级了市场服务管理的软环境。当前,温州农贸市场数字化程度可以说是走在全国前列。
这家本土技术企业从温州做到了全国,还成了行业标准起草者
目前,新田园农贸市场、松台农贸市场、天雷巷农贸市场等都已成为温州农贸市场的“名片”。在这背后,不得不提致一科技。该公司是伍晓新于2015年离开银行系统后创立的。
2016年联合支付宝打造了国内首个“支付宝智慧菜场”——温州状元农贸市场,是致一科技发展初期打开局面的一个关键案例:菜品称重后自动产生一个含交易金额的二维码,消费者用支付宝扫一扫就可以直接支付,方便快捷,这在当时属全国首创。
在温州打造的多个标杆案例,一方面让温州农贸市场数字化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另一方面也推动致一科技加快拓展全国市场的步伐。作为行业先行者,目前,致一科技已为全国20多个省的80多座城市建成并交付600多家智能农贸市场,也因此逐渐在行业内谋得了更多的话语权。
近年来,致一科技更是动作频频:2018年,其联合浙江大学开设全国首个智能农贸主题研修班;2019年,发起成立“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零售市场专业委员会”;2020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贸市场管理技术规范条例》国家标准起草单位,创始人伍晓新入选中国农产品零售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致一科技在一些方面似乎是“反其道而行之”。企业将总部落户瓯海,作为公司技术中心所在地,同时设立杭州分公司并主要负责营销和实施。伍晓新说,温州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市场应用土壤,而且近年来温州的惠企政策、企业赋能等营商环境也明显改善。以其所在的温州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地创业园为例,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正是在园区辅导导师的提醒和服务下,致一科技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上线了“农贸市场抗疫辅助系统”,公益服务防疫的同时,也为企业发展争取了先机。
线上农贸成趋势,农业数字化前景大好
近两年来,生鲜电商、社区团购等模式兴起,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令这一商业形态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大量资本涌入其中,甚至已诞生出相关行业上市企业。生鲜交易线上化背后,同样是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提升。
去年底,依托“助农、扶农、保供和社群服务”理念主旨,温州菜篮子集团的菜小站应运而生。菜小站实行线上团购与线下统配自提的运营模式,对于消费者来说,相当于家门口的生鲜杂货铺,还集合了一些其他生活便民服务,可以满足多种生活需求;对于菜篮子而言,菜小站与现代菜篮子农贸平台一起打造现代菜篮子常态化应急保障体系,更好履行国企社会职责,发挥市场作用。菜小站站长则共享利益。
致一科技研发的O2O线上购菜系统也是面向未来农贸形态的产品。其中,线上平台化既可以针对零售,大小批发,还可以做成开发式平台,接入多种系统模块,如接入直播模块,实现消费者在线了解菜品销售打包实况;接入生鲜自提柜,实现消费者于社区/市场门口预买即提的快速购物体验等。民企、国企,供应链企业,互联网企业,各种背景企业入局,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数字化不仅可以应用于农产品的分销段,一旦追溯到生产链的上游,未来还有更多场景可引入数字工具。
根据《温州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温州农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完善数字乡村服务平台体系,实现农业数据资源共享;二是推进乡村流通营销数字化应用,在电商、物流和农文旅融合方面用好数字化工具;三是推进农业产业数字科技应用,比如生产工作、质量安全、生态保护等环节,并制定建成数字化种养基地、数字农业园区和数字农业工厂的数量目标。
农业数字化,大有潜能,未来可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