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在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专家讲解如何降低猝死
人人会救,才能人人获救
2016年09月23日 05:27:36 来源: 浙江日报 记者 许雅文

  浙江在线9月23日讯 (浙江日报记者 许雅文 通讯员 方序 鲁青) 这些年,因为心脏疾病导致猝死的报道时有发生,人们在感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在反思,为何猝死高发?而面对身边的人突然倒地、心跳骤停,除了惊慌失措、拼命呼救,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心脏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球护心、家家齐心”。9月21日至25日,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在杭州召开,记者在会场听取众多专家讲解如何降低猝死几率。

  跑马拉松前

  建议先做心电图

  猝死,是指一个平时看上去健康的人突然发生非创伤性原因引起的并在1小时内毫无征兆的死亡。数据显示,猝死约占全部急性死亡的半数,占所有自然性死亡的10%至15%。导致猝死的自然疾病分为心源性疾病和非心源性疾病,其中心脏骤停引起的心源性猝死(SCD)为首位原因。全球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达425万,在我国更是高达50多万人。

  浙江省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沈法荣介绍,导致猝死的心源性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慢性心衰、心肌肥厚、心肌炎等,其中冠心病导致猝死的比率最高,也最需要防治。

  与会的专家们表示,对于猝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干预:一是预防,减少猝死的发生率;二是及早救治,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猝死,让人猝不及防,但还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可以从不良生活习惯的调整和高危人群的预防上努力。”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院长周建庆介绍,生活习惯上要戒烟戒酒、适当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周建庆还提醒,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参加马拉松,建议报名之前做心电图检查和心脏彩超检查,以防后患。

  学会施救

  增加抢救成功率

  专家们提醒,当出现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的患者时,在呼叫救护车的同时,身边人如果能对其进行正确而及时的心肺复苏,能有效增加抢救的成功率。

  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之后,大脑功能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受损。但在杭州,救护车到达现场的平均时间是10分钟左右,而上下班高峰,这一时间可能还要延长一倍。因此,专家呼吁,人人参与,才能让猝死的防治工作取得质的飞跃,形成“人人会救,人人能获救”的格局。

  浙大一院心内科主任朱建华介绍了有效的心肺复苏:首先评估环境是否安全;其次,判断患者有无意识,可以通过叫、推,或查看有无呼吸、脉搏;第三,呼救和报警;第四,进行正确的心脏按压,按压部位为双乳头连线的中间,频率至少为每分钟100次,深度至少为5厘米,注意确保正确的按压部位,双手重叠,按压稳定有规律,下压要垂直向下,身体不要前后晃动;第五,清理口腔中的异物,让病人仰头,使口腔、咽喉轴呈直线,保持气道通畅;第六,人工呼吸,平静呼吸使之胸廓抬起即可,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比2,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

  专家呼吁

  广泛推广AED

  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还可以借助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源性猝死,又称急救“傻瓜机”。其最大特点是无须使用者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能力,只要根据录音提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即可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除颤。一般非医务人员在接受4小时学习演练后,都可完成掌握。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协助下,对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会成倍提高。

  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在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上数量不多、覆盖面也不广,很少有普通人会使用,使用率几乎为零。美国上世纪90年代就通过相关法案,在公共场所安置并在10分钟内可获得自动体外除颤器,而日本2004年开始推广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平均每10万人约有234.8台,在中国台湾2000年开始推广安装,平均每10万人约17.4台,如今这一数据有所扩大,平均每10万人约26台。

  与会的专家们都愿意为在浙江乃至我国推广自动体外除颤器尽一分力。浙大二院院长王建安呼吁,由医院先带头安装,然后政府牵头、社会捐助、大众参与,在集聚人群的公共场合都配备AED,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

标签: 猝死;成功率;心电图;心肺;人工呼吸 责任编辑: 程永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