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市白箬村筹资为无名烈士修墓立碑——
“他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活”
邵华足老人站在无名烈士墓前。 黄珍珍 摄
浙江在线9月29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黄珍珍 市委报道组 陈耿 通讯员 屈乃银)在临海市东塍镇白箬村,提起村里的烈士墓,几乎人人都能讲出烈士因剿匪牺牲的故事。但墓中的他姓甚名谁,却无人知晓。就连村里经历过解放军剿匪战斗的老人们,也不知他从何而来。
今年85岁的邵华足,是当年剿匪战斗的亲历者之一。他口中无名烈士剿匪牺牲的故事,要从解放战争前说起。
白箬村四面环山,是周边村落通往天台县、三门县的必经之路。早先当地人肩挑杨梅特产,去往三门换得水产海鲜。这条路,因承担着两地物资交换的作用,逐渐演变为古商道。商道繁荣时期,山上土匪猖獗,常半路截取物资,当地百姓深受其苦。“那时我家条件还行,土匪三天两头来我家白吃白喝,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邵华足说,直到1949年底,解放军第21军来到白箬村剿匪。
“土匪狡猾得很,解放军一来他们就撤退,解放军一走他们又回来了。”邵华足说,第21军撤退后,新的一批解放军又前来剿匪,无名烈士就在其中。1950年初,隆冬之际,激烈的剿匪斗争开始了。为了抓捕躲在深山中的土匪头子单国墩,解放军通过内线得知其当天中午要回到家中取米。几个解放军战士躲在单国墩家中守候,因打算活捉所以没带上枪。“单国墩不知上哪弄了一支德国驳壳枪,对着冲上前的小伙子肚子就是一枪。”邵华足口中这个冲上前的小伙子,不到20岁,他就是后来的无名烈士。而开枪的土匪头子单国墩,被解放军成功抓捕后枪毙。
“小伙子被抬到村里的佛堂治疗,但因为当时医疗条件差,没两天他就断了气。”那时邵华足才19岁,他亲眼看着这位尚不知姓名的战友牺牲,并将他埋在村口路边,两天后又转移到村口边的半山腰上。不久后,剿匪结束,解放军离开白箬村,无名烈士姓名、所在部队番号,都随着部队撤离而无从考证。“我只听说他们部队是从山东南下来的,无名烈士应该是山东人。”邵华足说。
一个小土丘、几块石头,简陋的无名烈士墓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直到2007年,村两委开始筹集资金,为无名烈士修了墓碑。“我是部队退役后回到村里的,从小一直听说这位无名烈士的故事。他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新生活。”
村党支部书记邵全升说,村民们希望能用修墓碑的方式纪念无名烈士。每年清明节,村里都会统一组织村民前来扫墓祭奠。现在,村里想为无名烈士立块碑,将他剿匪的事迹,展陈入正在修建的文化礼堂,希望烈士精神永存,激励后人。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寻找他的身世。”邵全升说,他们挨个询问过村里的老人,也曾有人得知无名烈士的消息后前来探访,但都杳无音信。“2007年,一个黄岩人来村里寻访烈士墓,但与他想找的烈士,事迹有很大的出入。”邵全升说,几年前当地民政局曾提出建议,可以将烈士墓迁入烈士陵园,但被村民婉拒。
1950年冬天,无名烈士长眠于此。66年后的秋天,墓前不知名的的黄色小花在风中摇曳。满头白发的邵华足颤巍巍地走上前,用手拔去墓前杂草,碑上刻字清晰地显露出来。“青山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他轻声念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