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党校教师在天台调研和合文化。
核心提示:理论走向实践和实践走向理论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近期,省委党校的108名专职教师,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感受着这句经典名言。
为了更好地总结、研究、宣传我省各地在“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浙商回归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中的成功做法,更好了解掌握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地推进情况,以及基层一线对这些重大决策部署的反映和建议,这些习惯于坐而论道的“教书匠”们,主动转换身份,自觉创新方法,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分赴杭州、宁波、温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衢州、台州等市、县(区),围绕五大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基层的实践,围绕基层在党建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上的做法,围绕适应经济新常态、加快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等若干命题,集中开展专题大调研。
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何苏鸣)更接地气了,更懂理论了,更了解民情了……在这个秋天,这些感受是他们共同的收获。
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党校教育培训的对象也不是一般的学生。从2015年9月成为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起,青年博士王思林就立志,要当一名不一般的老师。
怎么样才能不一般?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玩命地“啃”着一部部大著作,生怕自己的理论“根基”不够深厚,可同部门工作的那些资深老师,却一直给他“洗脑”——多去基层走走。
基层有什么?农民的水平真的会比博士高吗?带着好奇和疑问,王思林报名参加了此次基层调研。
省委党校教研人员在宁波慧谷调研新业态党建工作。
看 最鲜活的“接地气”
“基层真的是一本最好的书。”见到记者,王思林这样表达这次调研的感受。他说,在去调研之前,他是带着各种理论框架准备到基层去找现实依据的。下去后,却发现根本“套”不上,“各种鲜活纷繁复杂的实践扑面而来,有种对不上号的‘失语感’。”
他拿如今时髦的“网格式管理组团式服务”举例。在他的理想状态中,乡村的网格划分,应该按100至200户划为一片,30至50户划为一组,5至10户为一个小网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竿子到底,杜绝人情因素”。可在浦江,他却发现多数农村按照就亲就便就近原则来划分网格——“太不合理了,一旦有了人情因素,‘网格’势必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第一天的调研笔记里,他这样写道。
可随着调研的深入,他的看法不断改变,“说到底,我们的乡村社会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就亲就便就近原则实际上是将社会管理与社会资源结合起来,将‘硬性’网格变成了‘弹性’网格,在基层是有生命力的。”
新教师拨云见日、豁然开朗,老教师也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法学教研部徐邦友教授,进党校已经32年了,以往也参加过很多次不同形式的调研活动。可每一次调研,还是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他在调研中,具体负责“开化、嘉兴、德清三地‘多规合一’的法律障碍及其化解”调研项目的策划与组织,并执笔撰写调研总报告。
几天下来,所看、所感、所思,使他深切地感受到,浙江改革发展的实践已经远远走在了理论的前面,改革发展呼唤乃至倒逼着理论的创新与总结,基层的这些实践创新也为党校理论创新和课堂教学提供了最鲜活的经验与素材,他对今后自己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在哪儿、学员的关注点在哪儿,也有了更加深入准确的把握。
“作为一名党校教研人员,无论教龄长短,到基层调查研究是一门永远也修不完的基础课、必修课,只有在调研上走得下去,才能在理论上走得上来。”他由衷地说。
被基层火热的实践所震撼和感染,将自身的理论思考与这些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正是省委党校组织此次集体大调研的初衷。省委党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党校教师一直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先天不足”现象,教师知识水平和实践脱节;二是“倒挂”现象,一些党校教师经历和阅历还不如学员。如何加快这些青年教师的成才成长,培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一直是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点,“这次集中大调研,参加的青年博士有70名,调研活动为青年博士深入基层、接触实践搭建了有益的平台,一定会成为他们人生成长中一段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
省委党校教研人员在大陈岛访谈垦荒精神。
找 最有效的“活教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基层有最好的“老师”。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10多年时间过去了,浙江基层在践行“两山”理论上又有哪些新的做法和收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人员将这个课题列为此次调研的一个重点。
在仙居县,他们看到了成绩,也找到了问题——在推进绿色化发展中,存在各乡镇绿色经济同质化、分散化,城乡公共服务和旅游服务设施配套能力与绿色化发展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在调研中,他们向当地党委、政府提议,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作用,全面提升农村绿色化发展的精细化服务能力,重视发掘和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引起了当地的重视。
宁波作为《中国制造2025》首个试点示范城市,在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宁波经济转型升级上有许多好的做法和经验,经济学教研部以此作为本次调研的课题。他们既对宁波市整体面上的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机器换人等推进情况有了更加翔实的了解,又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对重点智能制造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敢于吃‘外国螃蟹’,自2011年起先后并购了5家境外公司,采用海外并购进行外延式扩张,占领了工业4.0核心产业之一的工业机器人的制高点,形成了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服务于高端客户、位于价值链上游的市场竞争优势。他们的做法对于我省在行业内具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很有借鉴意义。”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王立军说,这个生动的案例,他当天就加进教案,要和自己的学员们分享。
一心扑向基层,一心扑向实践。
党校教师们在把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带下去的同时,也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带到党校课堂上来、带到党校科研中去,让理论和实践实现最好的结合。
在这期间,各调研组累计深入义乌、浦江、仙居、德清、玉环、洞头等22个县(市、区),跑了28个乡镇街道和74家企业,召开了73次座谈会,走访了49家农户,访谈基层干部群众3100余人次,形成了80余份访谈实录,撰写了近百篇心得体会文章,形成了22篇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决策参阅信息。
这次集中大调研,无论是省委党校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还是初出茅庐的教坛新秀,收获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摸清了情况,了解了基层,丰富了教学科研内容。
省委党校教研人员在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听 最真实的“鼓与呼”
政治学教研部王景玉教授,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浙江基层治理创新,他说,每一次真正走进基层,都会有新收获——
有些地方的工作曾经作为试点得到过中央肯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持。但是,目前的制度探索遇到了一定的瓶颈:虽然上级党委、政府予以肯定,但是没有进行推广。上级党委、政府能不能在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上,提供一定的顶层设计指导?
有些地方由于主要领导的更替或者工作着力点的不同,将原来人们一向看好的制度创新搁置了起来,主要领导的工作变动使制度的连续性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有没有办法破解?
有些地方基层治理得到了迅猛推进,但是对生态治理前期进行的投入,短时间内难以在本地发展中得到补偿,部分百姓致富无门。有没有可能进行一定的补偿?
回到学校的第一天,王景玉就把他这一路的思索整理成文字,在课堂上与学员们分享。他告诉记者,浙江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先发优势,正是靠着这种体制和机制上的优势,浙江的老百姓率先富起来,浙江的生态也得以绿起来美起来。“但我们也要更加清醒地看到,先发往往意味着先遇到问题、先暴露矛盾,需要我们继续发扬浙江精神,尊重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支持基层群众从实际出发先行先试。作为一名党校教师,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责无旁贷。”
让他欣喜的是,党校的每个人都在践行着这份责无旁贷。
创新,是这几年浙江大地上的热词。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成果?参加调研的教师们为此特意展开了一场讨论。“需要在加大制度创新普适性的推广上加大力度,着力改善有些地方的制度创新在当地开花结果了,但溢出效应不明显,有些基层的制度创新成果存在水土不服的现象。基层同时也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政策落地生根,让老百姓多一些获得感。”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教授李涛说。
“在大力鼓励支持地方性制度创新的同时,也要树立持久战的思想,对制度创新的认识要放到一定历史纵深的时间轴上去考量,一方面看其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并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比较为依据;另一方面,也要看人民群众生活满意度是否真正有所提高,而不是片面地、支离破碎地去看待。”哲学教研部教授李一通过这次调研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
在此次大调研中,每一位党校教师都真实地听到了基层群众对我省加快改革发展的强烈呼声,真切地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这都是一次感情上的升华。
“接下来,我们一定会带着这些收获和成果,走进党校课堂和科研阵地,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良性循环。”王景玉说,这是每位省委党校人的心声。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