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景海鹏推开了天宫二号的舱门,陈冬记录下那一刻
浙大研制的监测仪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2016年10月20日 05:53:36 来源: 钱江晚报 通讯员 方佳铭 记者 章咪佳

  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章咪佳)在昨天凌晨进行的“天神”交会对接直播中,我们看到了景海鹏、陈冬两位“神十一”乘组航天员穿舱的全过程。

  作为前辈的景海鹏,2008年、2012年飞上太空,“老司机”首先断开了宇航服和座椅设备的连接。曾任职战斗机飞行员的陈冬仔细查看了航天手册。

  景海鹏打开了返回舱门,关闭了平衡阀,漂浮进入轨道舱,打开照明灯。随后,陈冬也顺利进入轨道舱。他们脱下白色舱内航天服,换成更为轻便的舱内工作服,进行最为历史性的一刻——穿舱。

  在穿舱过程中,航天员穿过一条直径80cm、长达1m的狭小通道,再通过平衡阀平衡轨道舱和天宫二号的压力,之后就能打开轨道舱前舱门。

  穿舱成功后,由陈冬帮助拍摄,我们见证了景海鹏用钥匙旋开天宫二号的舱门锁,推开天宫二号的舱门。

  接下去的日子,两位航天员将完成多项任务和实验,照料航天器,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完成人类太空生活的实验,在轨生活还需要不断收集更换处理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气体,航天生活将忙碌又充实,充满新奇而不单调。

  他们将进行脑机交互系统测试,通过大脑的想象来控制机器人行动,通过这个实验,验证在轨的脑机交互可行性,并将实验数据和地面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这将是未来空间发展的一个极具前沿的方向。

  医学实验在此次空间实验中得到更多重视,比如失重心血管研究。航天员用CDS系统设备向地面医学专家发送各项信息,供医学专家分析指导航天员操作,研究失重情况下人类心血管的指标变化和规律。

  同时,生物实验也将在空间站展开。比如利用来自泸州老窖的窖泥和酒曲,展开酿酒微生物空间科学研究。

  另外,天宫二号也第一次将跑步机搬到了太空生活中,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将通过零重力运动模拟系统来进行锻炼和训练。

  在航天员生命保障系统方面,有一项浙江科技至关重要。

  在“神十一”升空之前,由浙江大学研制的“无创心功能监测仪”已随天宫二号在太空中静候,它将为航天员进行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在保障航天员健康以及航天员太空长期生存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的科学家介绍,2012年6月,刘洋等三名航天员首次成功使用天宫一号中的“无创心功能监测仪”进行了血压和心血管参数的无创连续监测,数据顺利传回地面。2013年6月,他们又为“神十”的三名航天员做了生理监测。

  

标签: 检测仪;航天员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