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什么样的家庭适合双语学校
2017年01月17日 06:12:49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梁建伟

  浙江在线杭州1月1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按照常规,杭城民办小学的报名时间一般放在4月份,但已经有很多幼升小的家长开始打听和关注各所民办小学的动态。

  双语学校又是家长关注的重中之重。

  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才招生的杭州惠灵顿双语学校,会引发家长这么大关注的原因。

  双语学校和普通学校到底有多大的区别?什么样的孩子更适合双语学校呢?昨天,记者采访了双语学校的老师和选择双语学校学生及其家长。

  一份调查

  40%家长有明确的出国计划

  杭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例,进行了一次样本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一二年级学生普遍家庭背景良好,家长多数从事金融、传媒、医学、文化等行业。其中,30%左右的家长具有海外求学经历。这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会进行系统的规划,舍得投入。

  调查中,40%左右的家长对于孩子有明确的出国计划,多数家长打算让孩子高中毕业后出国读大学,也有部分家长计划孩子高中阶段就出国就读。

  剩下大约60%的家长更倾向于在国内学校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使其能够在未来融入国际社会,至于具体的出国时间和计划,则需要根据孩子的成长状况、性格能力等因素再行考虑。

  记者在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是做实业、互联网相关产业、金融业或者自主创业的。家长选择孩子就读娃哈哈双语学校时,就已经明确表示,将来肯定要送孩子出国,要么高中阶段,要么出去读大学。

  学校负责人罗永军告诉记者,打算在高中阶段送孩子出去的家长居多,“所以他们看中的是国内比较扎实的义务教育质量和课程体系,看中的是双语学校更加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和与国际课程的接轨。”

  一堂数学课

  用巨大七巧板锻炼学生思维

  在杭州娃哈哈双语学校,记者旁听了一堂数学课。

  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块关于“七巧板”的内容——

  老师画个图,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分割组合,然后让学生在桌子上摆一摆。

  罗永军是一位数学老师,他说老师不止如此,还会拿出巨大的七巧板,跟学生在桌子上摆一摆的小七巧板比一比,起码放大了200倍。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摆放小的七巧板,95%的学生都能做到,但摆放超大的七巧板,只有10%的学生第一次就能成功。

  一个人摆不好怎么办?老师让几个学生合作,大家一起来摆。这样的效率就提高了很多,第一次没成功的学生,这一次都完成了。

  罗永军说,小的七巧板好摆,因为是一一对应的,容易做,这是一种模仿性思维。“大的就难了,因为要求学生去想象,这个任务完成了,培养了学生想象的思维,这属于高阶思维。”

  罗永军说,学校15%的课程是实境探究课程,让学生去解决真实问题。

  比如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声音是怎么表达情感的?课本上是两行字,做一做就要花费几堂课。“让每个学生做一个传声筒,再让每个学生做一个器乐,通过动手实践了解声音。”罗永军说,这样的课程,就是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操作,像艺术家一样想象。

  这样的课程效果如何?一位七年级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外星人是不可能发现地球的。

  原来,科学老师让他们做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模型,他通过网上查比例制作出了模型,结果发现他可以把太阳抱在怀里,地球就只有黄豆一般大小,而且应该是在58米外。从模型的实际摆放来看,外星人首先看到的是太阳,而发现不了58米外只有黄豆大小的地球。

标签: 双语学校;学生;家长;高中阶段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