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3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企业要求降成本、去杠杆的呼声一直很高。如何让企业自身通过金融优化实现这样的目标呢?近期,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银行与企业间来往的票据不啻为观察供给侧改革的窗口。
一张票据背后,是怎样的供给升级、结构优化?着力于与金融产品创新的浙商银行做足票据文章,成为银行业发挥金融功能、促进生产率提升的典范之一。
增流动
让票据变成现金
对企业来说,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能增加资金的流动性,意味着企业资金成本的减少。
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量的票据、应收账款等资产沉淀账上,日常生产经营又缺乏资金支持,不得不依靠外部融资,许多企业都有这样的困扰。如何从流动性管理角度为实体企业降成本、去杠杆,是银行业需要探索的课题。浙商银行探索“企业流动性服务银行”的初衷,围绕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两大核心需求,以帮助企业盘活资产、解决资金流动性管理难题为切入点,创新推出涌金票据池、资产池、出口池等池化融资平台及超短贷、至臻贷等一系列流动性金融服务产品,有效帮助企业增强流动性管理,使其挣脱传统融资模式束缚,加速资产流动性、降低企业融资总量,助力企业去杠杆。
浙商银行创新“涌金票据池”产品,接受其他银行、上游企业不愿意接受的“两小一短”(小金额、小银行、剩余期限短)票据入池并生成池融资额度,企业可在该额度内灵活办理贷款、银票、信用证、保函等各项银行融资业务,这一流动性金融工具的创新帮助企业盘活了积压票据,减少了企业资金备付和贷款总额,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杠杆。
截至2016年底,“涌金票据池”入池票据超46万张、金额近4000亿元,其中“两小一短”票据占比超过80%。据测算,企业通过涌金票据池“票换票”或“超短贷”等池化融资方式盘活票据资源,有效减少传统融资约20%。
降成本
金融创新先减负
浙商银行创新“池化”概念,抓住企业核心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从供应链角度支持企业真实、实体交易,降低成本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截至2016年底,为省内合计3200余户企业提供池项下融资服务,累计提供池项下融资超1000亿元。
作为一家大企业,盾安集团以前手工开票经常是一次要开整整一本,甚至更多。“不知不觉当中就节约了成本。”公司财务人员总结,“我们先把池里的票据资产用足来付票,那法透(法人账户透支)的利息就省掉了。尽管可能只差三四个点,但因为我们一年有十几亿元的流动资金量,累积下来数字也相当惊人。”
2000多万元,这笔巨款是位于衢州的一家国企近两年在商业汇票管理方面所节约的财务费用。能神奇地做到这一点,得益于浙商银行的“涌金票据池”业务。这家企业财务负责人表示,以前的票据通常一开就是三五百张,如此大的数量,从前期的资料准备到开立完成就需要两三天时间,对具体操作的财务人员可谓是个体力活。而“涌金票据池”业务,开通了直通车业务,同样是开小票,如今只需要两三小时就能全部办理完成,极大地缓解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浙商银行依托池化融资平台创新研发的“超短贷”以及可以让公司客户按照需要进行定制的授信产品“至臻贷”,支持客户“随借随还”,减少日常备付资金,节约利息支出。值得一提的是,“至臻贷”摒弃了传统信贷依靠降利率来降低融资成本的观念,对贷款的金额、期限、利率等基本要素进行了全面优化,帮助企业增强流动性管理,减少融资总量,从而真正降低了融资成本。
去杠杆
融通资本降负债
杠杆与流动性密不可分,财务流动性管理较优的企业,负债率往往较低,杠杆率也处在相对合理的区间。而外部环境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对企业的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从实践看,在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的金融体系下,我国多数实体企业财务流动性管理认知和能力相对不足,往往依赖银行负债保障生产运营。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么独立承担流动性管理,增加经营风险;要么过度增加“安全垫”,被动加杠杆。“在企业的负债当中,大约有60%是刚性负债,大企业一般会有数家银行机构为之服务,而银行之间调头寸常成为企业头痛的事。”一位从事公司银行业务的人士说。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集团设立了众多的子公司、孙公司,但对成员单位的流动性资产缺乏统一、有效的管控手段,资源整合、调节能力较弱,未能很好地处理内部成员单位之间的资金平衡问题,一方面大量有价值的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流动性资产闲置,另一方面过多地借入高成本的负债资金,被迫加杠杆。优化负债结构,降低财务费用,成为当前企业“去杠杆、降成本”的关键。
“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去杠杆工作在目前的政策基调和金融市场环境下尤为重要。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力量,义不容辞地要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参与者,通过金融服务创新,协助企业修复资产负债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助力企业去杠杆。”浙商银行董事长沈仁康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