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深处的下姜村。
浙江在线6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江帆 刘健)六月,百草丰茂,江南一片葱茏。
沿着浙江“最美公路”之一的淳杨线一路向西,150多公里长的千岛湖环湖绿道,将淳安县的美丽乡村串珠成线,湖畔乡村、两岸鲜花、水雾氤氲。位于新淳杨线绿道上的下姜村,正是镶嵌其间的一颗闪亮珍珠。
蹲点下姜,夜宿农家,内心激荡。这个偏僻小村,从山坞变身产业基地,由贫困村变为美丽乡村,生动演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篇章,更为新时代农村如何与绿水青山和谐共荣、农民如何富有安康树起了现实标杆。
记得来时路,不忘梦归处。
我们目睹了下姜村的崛起之路,更预见了浙江农村沿着美丽乡村的目标一路奋进,最终梦圆“绿富美”的美好未来。
整治环境,重现绿水青山
下姜,古名“雅墅峡涧”。这个距离淳安县城50多公里的山区偏僻小村,早在800年前建村时,就被先祖赋予着绿水青山的美好期许。
小满时节,站在下姜村后山的一处名为“宁静轩”的观景台上举目远眺,村落全景一览无余。云雾缭绕间,山水相依,清澈见底的凤林港蜿蜒穿村而过。千岛湖的水光不断地透过树影闪烁。
“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这首乡间童谣传唱着的,正是下姜村不堪回首的过往。
过去,这里因贫穷而远近闻名,地处深山、交通闭塞,地域面积只有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更是少得可怜,每个村民平均下来不足半亩田地。
为了生存,村民们自然而然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唯一拥有的资源:山上的树木和竹子。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穷困的村民开始“伐薪烧炭”,山上光木炭窑就有40多座,每天有三四万斤柴火被砍去,村里的山林资源迅速减少。2001年之前,村里有150多个露天厕所,再加上家家户户散养生猪,整个村臭气弥漫、污水横流,蚊蝇满天飞。
人与自然的矛盾如何解决?下姜村人意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却苦于找不到转型的路径。而沼气开发,为下姜村的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2004年,习近平同志来到下姜村调研,经他提议,村民家中陆续修建起沼气池,同时配套改造好厨房、卫生间、猪圈,80%以上农户用上了太阳能。
在村民姜祖海家,记者见到了下姜村第一个沼气池。他的老伴洪爱文正在用这种清洁能源烧饭,蓝色的火苗上,农家豆腐散发着甜香。
“最多时,全村有65户人家使用沼气,每年节省用电9000度,节省液化气6000公斤。”当了20余年村会计,姜祖海既算“经济账”又算“生态账”:农民使用沼气做燃料,每年能节省300元,以每个沼气池年产沼气365立方米计算,一个农用沼气池一年可减伐林地3.5亩,减排污水146吨……推广使用沼气之后,下姜村的山林资源彻底得到了保护。
而后,下姜村又先后编制完成《美丽乡村精品村总体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景观规划》等6大规划和35项水利、交通、道路等项目设计方案,全力推进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下姜村民俗表演。 程海波 摄
生态立业,激发山村活力
穿过下姜隧道,远远地望见一垄垄透明大棚,在绿荫花海映衬下,折射着太阳的光辉。
初夏时节,220亩葡萄大观园里,晶莹饱满的果实已挂上枝头。在下姜村党总支副书记姜银祥的眼里,这葡萄不仅美味,更是下姜人勤劳致富的写照。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给老百姓富足、品质的幸福生活,这是下姜村绿色发展的初心,也是核心。
过去,下姜村的蚕桑、茶叶、早稻等传统农业大多分散经营,农民辛苦一年,收获却少得可怜。“同样一亩地,种什么,怎么种,产出效益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姜银祥的语气颇为自豪,因为就在他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下姜人种上了一年四季、一茬接着一茬的收成。
春季可赏桃花。在2013年完成80亩桃苗种植的基础上,2014年村里陆续启动余下70亩桃苗的种植工作,形成了150亩桃花源,这两年春天赏漫山桃花已经带来了回报。
夏秋季品葡萄。2011年,下姜种植220亩葡萄园,有红芭拉蒂、火焰无核、醉金香、夏黑、金手指等十多个来自省农科院量身定制的葡萄品种,早中晚熟搭配,成熟期各有不同,葡萄采摘时间从每年的7月一直延续到11月底。
冬季初春尝草莓。下姜草莓种植面积60余亩,生产的草莓无污染、口感好,备受游客好评。此外,油菜花、小葵子花次第绽放,远处山坳里还有500亩中药材黄栀子。
随之而来的,是下姜人越来越鼓的钱袋子。
40岁的姜苏荣在千岛湖鱼味馆做了多年的厨师,去年,他放弃了县城的工作,回来开了家名叫“函山居”的民宿。他说自己如今过着的是“神仙日子”,面朝青山绿水,每年钱袋子里就有4份收入——
从2011年起,姜苏荣家流转了两亩土地给村里办果园,每年租金收入2400元;老婆张朝霞在葡萄园里的餐厅工作,月薪2000多元;从今年开始,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每年都会拿出部分收益用于分红;再加上自家的民宿收入,轻松就能过上惬意而富足的日子。
“过去村里穷,不少年轻人被迫远走他乡打工,现在大家都愿意回来了。”姜苏荣说,年轻人的回归,给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小山村又开始了新的思考:面对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下姜村怎样才能走上一条更为规范的道路?
2016年,下姜村成立了“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分客和统一结算的运作模式。今年,又定下了新目标:在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与上海“途牛网”等旅游网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将合作旅行社拓展到30家,争取用更多稳定的客源来铺设下姜人的“绿富美”之路。
让每个人共享绿水青山带来的发展红利,这个梦想已经照进现实。曾经“穷得只够半年口粮”的下姜村,去年游客人数突破11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5109.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902元,比2001年增长了十倍多。
自强不息,延续下姜精神
“敬祖宗,孝父母,友兄弟,教子孙,睦家族,和邻里……”48字的下姜祖训,闪耀着治国齐家的智慧光芒,至今已流传600年。
在浙江,随着美丽乡村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古老的家风家训不断被挖掘和展示出来,穿过历史的苍茫暮霭,成为唤醒乡土自信、重塑文明乡风的重要载体。
在下姜,祖训代代相传,成为人人遵守的村规民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生活。
今年4月16日,下姜村老年食堂正式开业。在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有不少儿女在外的独居老人,食堂正是主要面向村内70周岁以上的老人。老人自缴两三元,就可以享用一荤两素的营养膳食,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妥善解决。
经常到食堂里转转的姜银祥,记得村里每一位老人的就餐情况,“常来吃的老人好几天不来了,我们就会主动打个电话过去问问。”
村里的年轻人更是时常来老年食堂送上时令水果,尽自己一点心意。大家说:“招待这些老人的时候,常能想起自己的父母,心里暖暖的。”
目前,下姜村还在谋划对孤寡独居老人实行每周定期上门走访制,同时采取党员、村民代表结对联系,关心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给他们送上温暖。
人与人的距离,人与自然的距离,在这样的过程中渐渐靠近。
5月20日,下姜村的村民们新发现,家门口的垃圾桶变了样:一黄一蓝,两个紧挨着,分别标着可腐烂垃圾和不可腐烂垃圾。这几日,村里正和省城的环保设备公司洽谈合作,准备引进智能化设备,增强农村垃圾分类的实效。
从2007年起,村里就采取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新模式,村民乱丢垃圾的情况越来越少,美丽整洁的乡村环境唤起了大家自觉保护的共识。村民还自发形成了新的村规民约——山上禁止使用“草甘膦”除草,以免毒死涵养水分的草木根系,污染水源。
临江而设的咖啡廊道、木制复古的地图标识、每隔十几米就会出现的垃圾分类箱……漫步在村里的青石板路上,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清晰感受到整个村子的美丽蜕变。
去年,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下姜村举办起了民俗旅游文化节。村民们换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朴衣裳登台演出,朗诵《下姜家训》、打起村歌擂台赛、表演民俗技艺,向游客们展示百年下姜的魅力。
今年6月,由下姜村村民自导自演、歌颂美好生活的《遇见下姜》舞台剧也已整装待客。这些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演出改变着村民的精神面貌,融入了下姜人对美好生活的感恩。
没事的时候,姜银祥最喜欢到凤林港溪上的碧潭印石桥走走,这是昔日下姜人由居住地到山里刨食的必经之路。
听村里的老人们讲,过去的那座木桥曾多次被冲垮又重建,最终,下姜人举全村之力,共同努力造了这座坚固的石桥。在姜银祥心中,这就是敢于尝试、不屈不挠的下姜精神的体现。
背靠青山,面朝凤林港,这个800年古村与绿水青山相伴相生的故事,还将继续演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