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食堂偶然碰到好久没见的师妹,随口来了一句校园式问候:“Good are you?”(读书时同学间诙谐语:还好吧?)
她却道:“师兄,痛苦着呢!”
这位“三高”牌师妹向我诉说起教育孩子的苦恼:数学题目讲了多少遍,考起试来,还是一塌糊涂……带去弹钢琴,这么简单的几个指法,就是教不会……恨起来,就去打孩子,打过了,自己又难过,你说痛苦不痛苦?!
又一个“一做作业鸡飞狗跳,不做作业母慈子孝”!
我说:你呀,孩子迟早会被你打傻掉的……
于是,我就以过来人的资格向她布道起育儿经:孩子读书不宜由父母去教,尤其是读书人的孩子更不要自己去教。一种情况,本身读书不多的父母,自己对孩子所学的内容是一知半解,怎么去教孩子?!教也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是小学老师开家长会时反复强调的一点,确实是有道理的。另一种情况,读书多的父母,自恃足够的知识保有量,亲自上阵教孩子,效果也往往是适得其反。
因为,一来读书人常有个心理误区,认为自己能读书,孩子也应该能读书,如果孩子考不好,会有自尊受损的愤懑。二来读书人自己经过多年磨砺积累,拥有足够的知识量和认知力,看孩子学的内容都像1+1这么简单,以致于见孩子学不会就会非常气愤。
其实,对孩子来说,所学知识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这里面存在着对难度感知的不对称问题。三来因为是亲生的,父母意识深处对孩子有较为蒂固的“产权”意识,教不会,考不好,(孩子烦起来)还敢顶撞,火头上免不了会动粗的。这样,极容易产生两个结果:一是父母很失落,痛苦于满腹知识传承不下去;二是孩子很焦虑,整天提心吊胆,特别是考试时很紧张,唯恐考不好,心理压力很大,极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其实,古人早就看到这些的。从前乡村社会里的手艺人,像木匠、泥瓦匠、乐师、厨师,甚至有些所谓中医世家,孩子承接上代手艺,最先起步都不是跟自己父亲学的,而是同行之间互相换着教,你教我孩子,我教你孩子,等到学徒结束后,师傅置办一套工具相赠,再各就各位,回到各自父亲的手下做事。这种传授技艺的方法,一是可以避免父亲有可能对孩子的粗暴教育;二是能学得一些别门的技术,有利于技术融合精进;三是有利于增进同行之间的联系和感情。
事实上,即便是现当代的大学问家也是不大亲自教孩子的。据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子华俊东介绍,他从小读书的时候,碰到一道数学题做不上,就去问父亲,华罗庚看了一眼,脸一板:“去,自己去想!”
孩子读书,关键取决于内生动力,自己要读才有用,父母最大作用应是在这个“要”上下功夫。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揭示:教育孩子的关键不是帮助做几个题目,而是协力助其跨越发展区,即从“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提升到“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两个水平之间的区域称为发展区),这里的“帮助”主要是指前景预期(给出一个孩子可以实现的目标)、示范引领、启发提问、外在监督等,因为所有孩子都先天获得人类物种性的(高级)心理机能——有目的的感知、逻辑记忆和抽象思维等,而且是在与同龄群体和成人交往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强化。
所以说,为人父母者不要好为孩师,不要给孩子做这道数学讲那篇语文,不要整天盯着孩子考几分,最重要的是根据自己孩子心智状况合理设定递进连续的发展区,并通过自己走正道做正事加以引导,同时加强孩子的养成教育和日常监督,激发孩子通过自身努力去一步步实现一个个发展区的跨越,积小胜为成功,实现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换着教孩子读好书,首先自己用心读书吧。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