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济文化公园。 通讯员 张栋 摄
浙江在线杭州5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裴建林 杨新立 通讯员 沈哲婷 朱立奇)“发挥优势、补齐短板,不仅努力当好践行‘两山’理念的样板地、模范生,也要积极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先行地和排头兵。”前不久,省委对湖州提出了新任务和新使命。作为湖州重镇,近年来,织里镇从环境差、秩序乱的“大工厂”华丽转身为包容创新的产业新城,为创新小城镇社会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
上世纪70年代末,敢闯敢拼的织里人趁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绣花枕套和童装起家。40年间,那条初代创业者摆摊叫卖的“扁担街”已成为占地25平方公里的中心镇区,集聚了1.3万家童装企业,45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35万,人口密度是杭州主城区的3倍。但海量的人口、众多的企业、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也对织里的社会治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如何破解城镇发展与管理体制不匹配的矛盾?织里人拿出了辈辈相传的“绣花功夫”: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激发群众自治热情,产、城、人融合发展。在我省最新一次公布的小城市培育试点考核中,织里镇拿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看得见管得着 政府管理延伸至“神经末梢”
一天产生650吨垃圾,比湖州中心城区还要多;小轿车保有量15万辆,交通压力巨大;工厂多、人口多,劳资纠纷、债务纠纷、民事纠纷风险大……十多年来,这是飞速发展的织里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
十几年前,东盛社区只是一个几百人的小村庄,随着童装产业的发展,辖区0.5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逐渐集聚了2000多户童装经营户,总人口达到3.5万,其中3万是外来人口。工人们下了夜班就到流动摊贩上宵夜,小小的社区每到深夜依旧灯火通明,流摊管理、违建管控、市政设施等一些社区干部“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逐渐显现。
群众有意见,社区管不了,就只能来找镇政府。“以前上班就像医生坐诊,走廊里挤满了来反映问题的群众。”吴兴区委常委、织里镇党委书记宁云苦笑着说,囿于传统分条线的社会管理模式,社区对基层问题“看得见、管不着”,职能部门则“管得着但管不细”,不少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就被积压了下来。
2006年的两场大火和2011年的群体性事件彻底把问题暴露在了世人面前,其背后的症结就是城镇发展和管理体制之间的严重脱节。
痛定思痛!2013年起,湖州市、吴兴区和织里镇三级开始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市、区两级向织里镇派驻了9个市、区直属分局并实体化运作。新设立的织里公安分局,被赋予县区同等的警务管理权限与相应警力配备。
在此基础上,针对社会治理“小马拉大车”的矛盾,2014年1月,织里镇大胆创新,在不调整行政级别的前提下,将整个镇域划分为6个区块,新设4个二级街道和2个办事处,包括在编和聘用的609名乡镇工作人员下沉;街道(办事处)又下设17个社区、34个行政村,并被赋予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安全监管、信访维稳等职能权限,让社区有了更强的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
走在如今的东盛社区,街道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流动摊贩和违章建筑不见了踪影。社区书记沈水娣说:“以前‘看得见、管不着’的问题如今都迎刃而解。我们还划分了24个全科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了1名网格长、1名网格警长、1名执法人员和2名兼职网格员,可以说真正实现化解小事不出网格,解决大事不出社区。”
向科技要效率 社会治理植入“最强大脑”
力量下沉、权力下放,让基层治理效率大大提升,但在编管理人员有限的难题依旧存在。曾经,织里以不到200人的在编干部队伍管理一座城,被形象地比喻为“大人穿童装”。
“社会治理领域也要实行‘机器换人’,为此,我们启动了‘智慧织里’项目,去年6月顺利通过验收。”织里镇镇长陈勇杰介绍,作为省政府20个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项目之一,该项目通过加强4G网络、光网、专网、云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安监”“智慧人口管理”等子项目,为社会治理植入“最强大脑”。
俞雁斌是利济街道的一名基层消防监管员,每天穿梭在自己负责监管的73个童装生产车间。两把大火给织里人留下了永远的痛,俞雁斌对自己的工作看得很重。“以前发现问题就记录在监管本上,再发整改通知单,比较繁琐,现在直接拍照上传智慧安监系统,后台立即收到,实时处理。”他说,“快一分就能降低一分风险。”
目前,织里镇的343名网格监管员已采集辖区所有童装企业、出租房等基础信息,建立基础消防安全数据库并实时更新。同时,当地消防部门研发并推广应用了“智慧监管”“智能预警”“智慧用电”和“智慧用水”四大系统,实现火灾事故的“精确预警”“精确防范”“精确处置”和“精确指挥”。例如“智慧用电”系统可跟踪监测电气线路的温度、电流、剩余电流,一旦温度过高便会自动发出提示,8秒钟之内企业主的手机便会收到短信提醒。
大量流动人口给社会治安带来严峻挑战,而对在织里做了多年新居民管理工作的万汝宝来说,“智慧人口管理”系统的运用让他的工作越来越轻松了。“以前流动人口登记,要一家家上门拍照、填表,再拿回来录入电脑。现在手机上就能操作,还有业主自主申报系统,精确又高效。”指纹识别、图像抓拍、身份证读取……这些大城市有的功能装备,全都出现在了织里。此外,织里还把旅馆、娱乐场所、网吧、危化品企业、学校等重点场所接入监控平台,实现网上巡逻、探头站岗,增加群众安全感。
做精“智理”文章,向科技要人力。随着“智慧织里”的推广应用,近5年来,该镇刑事案件年平均降幅达18%,智慧消防的推进使全镇市政消防栓完好率达98.79%,消防灭火救援效能提升近20%,企业用电隐患综合下降了37.9%。“智慧织里”被省内的桐庐、江西上饶等多地复制推广。
“平安大姐”活跃 群众自治共建“知礼织里”
对集聚了35万外来人口的织里来说,面对基层社会治理这张考卷,单从城市管理的角度作答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凝聚人心!”宁云说,“我们提出‘来了就是织里人’,强化新织里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来自辽宁海城的徐维丽在织里做了16年童装生意,4年前考虑在此安家落户。“以前的织里,遍地是‘黄金’,也遍地是垃圾,当时只想呆几年把钱赚了就回老家。”近几年,一系列显而易见的变化逐渐改变了徐维丽的想法,自家工厂门前的马路变干净了,整个织里镇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更让她下决心留下来的是:“镇里的大事小情,经常有干部上门听我们的意见,感觉更受尊重了!”
“我在织里发展,也想为这片土地做点贡献。”亲身经历织里的变化,本就热心公益的徐维丽找来了同在当地创业的“老板娘”们,在镇政府帮助下成立了“平安大姐”工作室。如今,来自全国12个省18个地区的24名“平安大姐”积极活跃在织里的大街小巷。协调劳资纠纷、调解房租矛盾……哪里有冲突,就主动去做“和事佬”。3年多来,她们共为新居民调解各类纠纷700多起,化解成功率达97.8%。
2017年,“平安大姐”在当地举行的“织里·知礼”系列活动中被评为“五好知礼人”,和其他获奖的新老织里人一起,他们的事迹被写进了书里,照片被挂在了镇上的主要街道,成了全镇的大明星。“让身边的榜样站在镁光灯下,更能营造全民向善的良好氛围。”织里镇党委委员周郑洁说。
在织里,由新老织里人共同参与的志愿者队伍有20多个。“平安大姐”“平安公益联盟”、13个异地商会等社会组织,已经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2018年织里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高达98.7%,多方力量共治效果已经显现。
“一个可喜的变化是:政府已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逐渐转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通过引导社会组织项目化、常态化,满足居民日益多元的需求,最终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宁云说。
产城人再融合 寻梦“美好生活试验区”
13亿件!这是织里一年的童装产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不难想象,如果没有合理规划,整个织里镇区就是一个乱哄哄的“大工厂”。
镇长陈勇杰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织里镇区航拍图:密密麻麻的楼房挤在一起,中间鲜有绿地。“这些大多是早年间的拆迁安置房,随着童装产业的发展,基本都出租形成了‘一楼是店面,楼上是车间’的格局。”陈勇杰说,“一幢楼年租金少则二三十万,多则五六十万,改造的难度非常大。”
然而,产业发展至今,织里人明白,若不经营好自己的家园,就吸引不来高层次人才,那么织里童装也迟早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同时,织里的社会治理除了依靠行政、科技等力量,还要靠城市自身的转型。
产、城、人融合发展,探索“美好生活试验区”成为织里的新选择。2017年以来,织里投入30亿元建设童装产业园一期、二期和砂洗园区,推动童装和上下游企业入园集聚、升级,把童装生产端疏导到周边园区。同时,对城中村、旧城区进行拆迁,3000亩旧厂房“退二进三”,拆除的空间主要用于学校、医院、文体、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每当夜幕降临,织里镇中心投资3亿元新建成的利济文化公园就成了当地百姓休闲的好去处。这片通过“三改一拆”整治出来的240亩土地如果用于商业开发,至少能给当地带来10多亿元的收入。“但从长远看,建成公园产生的效益不能用钱来衡量。”陈勇杰告诉记者,目前织里已在镇区建成5个公园。
人和景美的综合效应正在显现。最近,为了便于工作,本土童装品牌“布衣草人”把杭州设计中心的20多名设计师召回织里总部办公。“放在几年前还真不敢这么干,怕留不住人。”公司董事长马伟忠说,“现在织里商场、电影院样样有,和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了。”
围绕人的需求做文章!织里正是抓住了小城镇发展的这一根本逻辑,吸引着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前来就业、创业,立竿见影地推动了产业的发展:童装开始向品牌化和“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现代服务业成为新的增长点……
“35万外来人口在织里寻梦,对我们来说既是优势也是挑战。”宁云说,“唯有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激发城市活力,让大家安居乐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织里镇新开盘的楼盘中约有70%的房源为新居民购买,他们不再是匆匆过客,而是成为融入织里城市发展的主人。
“平安大姐”工作室的志愿者们进行企业走访(资料照片)。 浙江在线记者 王坚颖 林云龙 胡杨 摄
织里童装生产车间。 通讯员 张栋 摄
“织里·知礼”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形式多样,增强了新老织里人的归属感、认同感。 通讯员 张栋 摄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