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业的开设,体现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和责任担当,也为培育新动能、推进产业升级储备了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
下个月就要高考了,除了选学校,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十分关心的。我省高校今年新增66个本科专业,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工程等专业成为大热门。
新增的66个本科专业包括浙江大学的机器人专业和人工智能专业、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互联网金融专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之所以成为热门,是因为在当下经济社会领域,这些专业本来就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或者是符合我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方向。过去,大学教育多多少少存在专业设置与实践脱钩、传统的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高校专业设置确实应该与时俱进,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设置新的专业。这些热门专业的开设,可以说主动对接了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了当下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体现了高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和责任担当,也为培育新动能、推进产业升级储备了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持。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如火如荼,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就拿人工智能来说,相关产业近年来迅猛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而人才缺口巨大已成为产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浙江人工智能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位于我国前列。今年2月,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浙江省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提出到2022年,浙江人工智能发展需实现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基础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突出、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并且培育10家以上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政府大力引导、企业努力投入之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
高校新开专业除了“热”,更要体现“精”,体现高质量。对于热门专业,高校不能一拥而上、盲目跟风、一开了之,而是应该在具备相应教学科研基础之上审慎上马。开设之后,也要合理控制招生规模,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不断提升专业内涵,突出专业特色,切实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浙江大学的人工智能专业就是在数十年耕耘的基础上开设的,该校在1978年就招收了第一批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经过40多年发展,成果显著,师资力量雄厚。高校真正打造出一流的学科,才能真正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助力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对选专业的考生来说,一方面,应当积极将个人发展与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兴趣爱好冷静分析。一些学校的热门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仍处于探索阶段,从课程设置、教学规划到师资力量,再到对接社会需求,还有不少门槛需要跨越。热门专业并不一定直接与前景好、薪酬高等画等号;即使普通专业,只要兴趣所至,并为之付出不懈努力,照样前途光明。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