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6月19日讯 库车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西部,属阿克苏地区东端。库车县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保存有大量的古城墙、古寺、洞窟、烽燧、古冶炼地、古墓等文物古迹。另外龟兹乐舞、乐曲、乐器、民风民俗、传统工艺及其产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从库车县城驱车50分钟,开过齐满镇后,再往里走七八分钟,就是渭干村,阿地拉的“甬库一家亲”农家乐就开在自己家中。
下车,大喊一声“阿地拉”。一个穿着红裙子,梳着两个丸子头的可爱姑娘飞奔而来。就是这个姑娘,16岁离开家乡去了宁波打工学习,短短两年学会了流利的汉语,还返乡开出了家乡第一家餐厅,带着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致富。
爸爸掌勺妈妈服务
农村姑娘开出镇上第一家农家乐
“甬库一家亲”就建在阿地拉自己的家中。从浙江省宁波市的库车馆和塔里木餐厅结束两年的务工生活后,2018年5月,阿地拉拿着宁波库车馆负责人沈令钧资助的3万元创业基金,回村开起了农家乐餐厅。
“我爸爸做菜很好吃,现在厨房的工作全部他负责。农家乐刚开的时候只有我和妈妈两个‘服务员’,后来村里的大队书记来吃饭的时候,我和他商量,餐厅里生意慢慢好起来了,可以联系村里或者邻村没有工作的贫困户,让她们来这里工作。”
现在除了阿地拉和妈妈,农家乐里还有三个服务员。“现在她们每月收入有1500元,一日三餐在这里吃,家里上学的孩子也可以过来吃。”对于家庭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当地贫困户家庭来说,阿地拉这个举动真的帮了她们大忙。
“农家乐刚建好的时候,只有1个大厅和6个包厢,现在空地上都种了果树和花草,户外也做了敞开式的雅座,一共可以容下400个客人。” 阿地拉告诉钱报记者,现在的客人主要是自己村的、隔壁村和县城的。“我爸爸做的大盘鸡很好吃哦;加了胡萝卜煮得透透的手抓饭,手抓羊肉也是我们农家乐里的招牌菜;我们这里的蘑菇也有名,干炸很香;接下来准备招个伙计负责厨房,爸爸就在院子里烤羊肉。夏天了,客人肯定会越来越多。”阿地拉很有信心。
从听不懂汉语
到可以流利交流
2014年,阿地拉考取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专业。毕业前夕,她和班里15名同学一起到浙江省宁波市的库车馆和塔里木餐厅实习。那年她16岁。
一起实习的同学中,阿地拉的汉语水平稍好一点,就当了组长。“其实当时我连‘茶壶、茶杯’这些简单的汉语都听不懂。不过一年后,我已经可以流利地用汉语问客人有什么忌口,吃不吃辣。”
提及宁波,阿地拉最难忘的就是“沈爸爸”。阿地拉的“沈爸爸”大名沈令钧,宁波本地人,前几年到库车考察,他被当地人的热情和对工作生活的热爱所感动。
回到宁波后,沈令钧在宁波开了一家新疆库车馆,销售新疆甜瓜等。同时,他还开了一家塔里木餐厅,主要经营抓饭、凉面、烤肉等地道的新疆特色美食,其中大部分的员工是新疆籍的。
阿地拉在宁波结识沈令钧后,发现他跟自己的父亲同龄,就喊他“沈爸爸”。“我告诉沈爸爸我到宁波有3个目标:第一是学好汉语;第二是带动更多的家乡姐妹致富;第三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餐厅。沈爸爸很支持我。”阿地拉笑着说。
半年的实习生活很快就结束,阿地拉回去不到三个月,沈令钧突然接到她的电话。“沈爸爸,我很想在村里开一家像塔里木这样的餐厅,带领全家和村民脱贫。但是现在各方面的条件还不成熟,我能到你那里再学习吗?”
就这样,阿地拉再一次到宁波。这一次,她不仅当服务员,还到厨房帮厨,到前台接听电话,到包厢服务,里里外外把所有工种做了一遍,边工作边学习。阿地拉省吃俭用,把一年的收入全部攒起来当创业资金。
现在,阿地拉的“甬库一家亲”餐厅生意很红火,阿地拉想带领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她还规划着,等资金充裕了,在村里开办理发店、浴室等,让村民过上文明、健康的生活。
有关浙江,阿地拉的愿望:“(我想去)浙江开一个‘民族大团结餐厅’,我还要教你们跳新疆舞,攒钱买房子后,我要把爸爸妈妈都带到浙江去,以后一直生活在浙江。”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