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致敬最可爱的人
2019年07月28日 07:07:01 来源: 浙江在线

  编者按:战火硝烟中,他们屡建战功;和平岁月里,他们护国安民。他们威武庄严,却又低调内敛;他们不惧风雨,却又柔情绵长。在“钱塘江”的作者群里,不乏退役军人以及军事迷。“八一”建军节即将到来之际,让我们通过他们的笔触,致敬革命先烈,致敬共和国最可爱的人。

难忘飞行战友

  昱平


  辽宁舰劈波斩浪在南海,战鹰呼啸在母舰上……

  泪水“唰唰”涌出,这威武雄壮的画面,让我想起昔日飞行的战友,想起青春永驻的椰林军营,想起英雄的人民海军航空兵!

  那时的海南岛,天和今天一样蓝;那时的我们,从椰林营区,从呼啸跑道,从南海天空,和辽宁舰战友一样,守卫住祖国的南大门。

  思绪,飞到了天涯海角。

  十七八岁的青春,鲜花般绽放在海南的军营。那时我们卫生队的女军医,大都是飞行员的爱人。带我们小女兵的军医大姐,是位飞行副团长的妻子。大姐医术高超,大姐心地善良,大姐耳听八方。高超医术救人回天有道,善良品德人人佩服爱戴,八方来音大姐爱听飞机轰鸣。战鹰天地间呼啸而过的响动,或许有人感到震撼心灵有所畏惧,军医大姐仿佛惬意在听小提琴协奏曲。一刻没听到这响声,她会慢慢抬头望向窗外。若没有患者就诊看病,她还会推开二层办公楼的窗子,搭手在眉宇上方,静静地瞭望飞行跑道方向。直到我们叽叽喳喳,跳下从外场开回的汽车,在她面前眉飞色舞起来。打趣说天上飞的副团长姐夫,技术战术如何了得,如何带动编队飞行……大姐的一颗心方放下来,慈爱地看住我们笑,看住我们闹。

  思绪,跳动在亲人之间。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的友谊把我们联系在一起。我的战友,我的亲人,常在我的梦中,又在我的生活里。战友聚会,战友微信,战友相见,战友一生情深;战友别离,战友苦思,战友生死之间。从未远去的真 / 心随海空雄鹰起落 / 情驻祖国静谧的夜空 / 老部队的飞行员 / 身着帅气的飞行服 / 带着青春的才智 / 带着祖国卫兵的赤诚 / 无数次成功试飞 / 无数次演练拼搏 / 用心用情用忘我书写了对祖国 / 对党对人民的绝对忠诚 / 书写了对强我中华 / 强我军队的华丽篇章……

  那年我从卫生队调到政治处,常常跟班在飞行外场。有时在海边野战机场的塔台上,有时在奔跑的通勤车中,有时在防晒棚下消防车、救护车、供电供氧车旁,有时在滑行道边飞行员临时休息间里。在战友中间,在训练场地,听到了战友的喜怒哀乐故事,看到一批批战鹰更新换装的欢庆之景,捕捉到飞行之后战友的爱情和浪漫:同期到海南的同学战友中,有位小姐姐爱写诗,和一位爱绘画的飞行员恋爱了。她的爱情信物,是幅战鹰腾飞在航母甲板上的素描!这可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当时没有航空母舰!中国的舰载机,是在陆地机场空白点上,一架架腾空起飞的。说是舰载机,实际上是仅仅着陆在护卫舰后甲板的舰载直升机。这些,不影响我们战斗机飞行员的憧憬;这些,不影响我们首脑机关的决策!身为中尉的我知道,有批优秀的飞行员,被挑选考入舰艇学校舰艇长班,学习水面舰艇专业知识,成了后来“上天能驾机,下海会操舰”的航母舰长。

  站在海天一色的大海边,想起同乡鲁迅先生那句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想起我们的“海空卫士”王伟,这位我老部队的飞行战友,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人民的安全,永远地献身大海,化作南中国海上的礁石,威严如界碑般站立在神圣的地方!

  思绪,凝聚在血液中流淌。

  飞行是勇敢者的职业,飞行是忠诚者的事业。人民海军航空兵飞行员,都是云头上的战神、刀尖上的舞者。我知道,飞行部队有许多父子同飞、叔侄同飞、翁婿同飞、兄弟同飞……对祖国的忠诚,对飞行的热爱,书写出飞行战友们的“大我”情怀,铸就了共和国的海空钢铁长城!那位我们叫姐夫的副团长,飞行历来胆大心细,一次次将故障飞机,成功降落在跑道上,为国防科研提供了难得科学飞行数据,为海空战斗力快速生成作出特殊贡献。人称“空中战神”的他,飞遍祖国万里海空,从南飞到北,从北飞到南,还从东飞到西部机场,参与重点任务战备战斗飞行。整天乐呵呵的副团长姐夫,后来我永远见不到了。大姐的儿子,是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小家伙悄悄对我说:“妈妈见不了有飞行头盔的照片!”姐夫牺牲后,大姐刚强外表下的心痛苦破碎了。她将副团长的照片,所有与飞行相关的画报书籍,都打包入箱封存。有次和我说着说着,无声的泪开始无序地流,她的双手钳子般抓住我的胳膊,令我感到特别疼,后来发现全是淤血痕迹……即使这般痛苦,大姐还是义无返顾地带大儿子,后来让孩子子承父业,报考部队飞行学院。

  英雄无畏,英雄无我,英雄有时还无名!身在和平生活中的我,尽管已脱下军装好多年,对人民军队的感情,对飞行战友的感情,深深埋藏在心田里,喷涌在梦境里,铭记在珍贵的记忆里!研制、生产战斗机的成飞集团,大门口那副对联我特别认同。我想,这也是对所有英雄的礼赞,是对所有献身国防者的礼赞,是对所有献身国家民族伟业者的礼赞:“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

艺境

  吴顺华

  秦大虎 戎马倥偬 360*160cm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油画家秦大虎出生在烽火连天的沂蒙山区革命根据地的革命军人家庭。他把出生的印记凝成艺术的底色,浓重地注入了他的每一幅作品,并贯穿成他的艺术风格。他十分尊重油画艺术自身的表达语言和审美情趣,尝试将中国元素融入西方典型艺术形式,开展艺术创作和学术探讨。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使命,读到富有本土化、民族感、中国形象的当代油画语言。 

井冈山之行的感与思

  钱晓芳

  7月初,我与中国美院的部分青年教师和中层干部共40余人,奔赴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第一次去井冈山,心中难免迫切和向往。记忆中的井冈山,来自各种书籍和影视作品,此行不仅想了解井冈山的过去和现在,更想了解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是什么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如此光芒闪耀?看得出,同事们的心情与我一样,在车厢里、大巴上,我们聊得最多的是自己所了解的井冈山。

  我们的培训点设在茨坪镇。一听茨坪,心中就有些激动,这可是大名鼎鼎的茨坪!当年,这里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与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发展、与新中国的诞生,有着密切联系。一下车,我就迫不及待地环顾四周:四面环山,左边的山上有一个红色的大火炬,右边的山上是金色的革命烈士纪念碑,与我们几步之隔的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革命的地方,红色的地方,第一眼就让我心怀敬仰!

  培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解,听先烈后人的回忆,也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小井红军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大井朱毛旧居、黄洋界哨口、朱毛红军挑粮小道、茅坪八角楼等处参观,大家的脸上写满了神圣、庄严和敬仰。

  一组组数据令人震撼!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埋葬着4.8万名革命先烈,但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5万余人,3.3万余人的姓名至今没有找到!同样,在小井烈士墓,150多名来不及转移的红军伤员和医护人员,因不肯说出红军主力部队去向而惨遭敌人杀害,医院被炸毁后,这些先烈中,没有几位留下了名字。他们的背后,是数万个家庭。舍小家,为大家,为了革命的事业可以奉献一切,老区人民和红军战士的故事,让我们满怀敬意。

  一根扁担令我们深受感动。《朱德的扁担》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大家都读过。这次,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见到了那根扁担,上面深深镌刻着“朱德的扁担”五个大字。在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上,我们体验式地走了一段,狭窄又陡峭、崎岖而坎坷的小道,一面临着山坡,另一面是悬崖。当年,为了生存、为了保存战斗力,朱德同志亲自带领红军战士们挑着粮食,行走在这样的小道上。我和同事们对此感慨万千。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务必要珍惜。

  一个个故事令人动容!井冈山在中国革命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而这一切,与井冈山人民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当年的井冈山,妻子送郎上战场、父母送儿上前线的情景,比比皆是。新郎在上前线时,倾其所有买了面镜子,让妻子等他回来。妻子则日日以镜照人、与镜对话,希望有一天与丈夫再度相遇,可这一等,等了70多年,直到老人离世也没有等到团聚。这样的故事,一个又一个,让人动容,让人崇敬!

  一批批有志青年的担当令人自豪!也许,许多人会以为,当年井冈山上的战士都来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生活所逼才参加工农革命军。殊不知,他们之中,有来自海外的留学生,有大学毕业生,有来自黄埔军校的毕业生……他们怀抱革命理想,投笔从戎,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智囊作用。他们中的许多人,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革命理想高于天!

  一场场战斗令人精神振奋!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上了井冈山。面对敌人一次次的包围、进攻和“围剿”,胜利的战斗打了一仗又一仗。著名的黄洋界战斗,就是其中军民联合、以少胜多的一例。今天,当我们站在黄洋界哨口,眺望群山峡谷,一片森林、一片绿色,已难以想象当年战斗的场景,但那吓退敌人主力的迫击炮依然架在悬崖边,那雄伟的黄洋界战斗纪念碑高昂耸立,四周的一切,都透露出胜利的气息。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更加众志成城”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对于我们攻克改革发展过程中的急难险重,具有巨大的激励和鼓舞作用。

  一次次访谈令人心怀敬意!如今的茨坪绿色环抱,人民安居乐业。夜晚的挹翠湖畔灯光闪亮、歌声嘹亮、舞姿翩翩,红色旅游、红色教育让这里变得热闹而繁荣。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展访谈,学员们感受到强烈的环境对比。我们此次访谈的对象是曾志的孙子石金龙、王佐的孙子王生茂和烈士的后代江满风,三位都在井冈山出生、长大,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朴素、朴实!当年,曾志为了革命,忍痛将出生几天的孩子送由他人抚养。新中国成立后身居高位的她,没有为儿孙谋任何利益;王佐后人的言谈中,透露出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江满风继承先烈之志,自强自立,用心歌唱井冈山、歌唱革命先烈。不同的境遇,共同的境界,烈士后代无愧先辈、无愧时代,令人敬佩!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周围,有一处碑林。沿着长廊拾级而上,一块块石碑上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社会各界的杰出代表和知名书法家的墨迹。内容虽有长短,字体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对井冈山精神的敬仰。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国美术学院的老师和校友们的墨迹。看来,不止我们这一批美院人,曾被井冈山的革命精神所打动。井冈山的革命精神,必将一代一代赓续,一代一代弘扬!

我有两个骄傲和自豪

  王贺文

  我有两个骄傲和自豪

  一个是与共和国同龄

  一个是我服役的军舰叫“兴国”

  我与共和国同年生

  我与共和国同成长

  当共和国升起第一缕曙光时,我呱呱落地

  在童年的记忆里,人民扬眉吐气做了国家主人

  在青春的记忆里,艰难的探索中承载着光荣与梦想

  在我而立之年,改革开放的大门敞开,人们拥抱繁荣与幸福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迎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啊!祖国,唤一声就让我激情垂泪

  江西兴国县

  流淌着红色基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这里留下毛泽东、朱德的光辉足迹

  有2.3万名烈士前仆后继的壮举

  有8.5万人参军参战的史诗

  有中央苏区模范县的传奇

  他们,承载着那个时代的使命和担当

  共和国同龄人

  与兴国注定有不解之缘

  以“兴国”命名的战舰叫英雄

  兴国舰的官兵叫光荣

  为了祖国的兴旺和安宁

  为了人民幸福的笑容

  水兵的飘带在东海劈波斩浪

  让向梦想致敬的目光高过云层

  解放东南沿海的岛屿作战,媒体如此形容:

  喜看东海有泰山

  七战七捷兴国舰

  兴国舰退役那天

  兴国舰的几代官兵

  齐刷刷向猎猎军旗敬礼

  目送兴国精神再次远征

  我有两个骄傲和自豪

  一个是与共和国同龄

  一个是我服役的军舰

  叫“兴国”

老兵,不老!

  翁建飞

  岁月催人老,老兵鬓染霜。与常人不同,老兵心里装着两个家:居住地一个家,老部队一个“家”。居住地的家称为故乡,老部队的“家”谓之第二故乡。

  老兵常常梦回老部队的那个“家”,老排房、老岗哨;老班长、老连长;还有驻扎地的老车站、老渡口、老街巷,以及当年联手开展军民共建的当地老乡。时而清晰,时而模糊。

  老兵总是念兹在兹燃情岁月盛开的芳华,熟悉的军号声回荡在耳畔。回忆起军旗下的庄严宣誓,观赏气宇轩昂的国庆大阅兵,老兵不由自主抬起手行军礼,想见见山南海北的老首长、老战友。

  老兵老腔调,这山呼喊,那山应和。于是,失群的大雁重新归巢。

  老兵见老兵,握手又相拥,激动的老泪打湿眼眶,一个问生活怎样?一个询事业可好?

  “退休赋闲在家,走路、品茶、喝小酒已成日常”;“南方打工多年,养家糊口不愁”。

  老营区的小白杨早已长成入云穿天的“老白杨”,映衬着老排房、老球场、老饭堂。触景生情,一件件陈年老事一齐涌上老兵心头——

  老兵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头,老兵带新兵,懵懂青年成长为合格军人,新老交替,一茬接着一茬。

  紧急集合,老兵见新兵的背包散了架,赶紧接过来,凭着老娴熟的动作,三下五除二搞定,克敌制胜赢得宝贵时间。老兵在新兵心中树起老高大的形象。

  演习途中,现今的老兵、当年的新兵不慎丢了汤匙,没法用餐,一脸懊丧。“给,抓紧吃!”老班长雪中送炭递上汤匙,自己折两截老树枝当作筷子。原先新兵心里那个严得可恨、不近人情的老班长,刹那间成为最亲切、最温暖的兄长。

  老兵爱新兵,如同亲兄弟。老兵带新兵走队列、整内务、搞生产,操枪弄炮,摸爬滚打。病号饭端到伤病员的床前,救济款寄往遭灾战友的老家。最危险的关头,一声“让我来”,喊出老兵的果敢与担当。

  老兵珍爱荣誉。把融入青春热血的军功章、退役证、绿军装,以及写满军旅故事的老旧日记本,珍藏在最私密的老式樟木箱,把党和政府授予的挂在老家门口的“光荣之家”牌匾,擦拭得锃光瓦亮。

  老兵不服老。见面会列队、拍照,两眼平视,挺胸,小腹往回收……军训练就的老本行一点都未曾忘掉。老兵弹起心爱的老吉他,深情祝福送给可敬可爱的老班长。军旅老歌《小白杨》《团结就是力量》,依旧唱出深情绵长,吼出豪迈铿锵。

  老兵不惧风暴。听闻世界不安宁,怒目喷火:若有战,召必回!犯中华者,虽远必诛!老兵愿携手现役将士献身国防。

  老兵初心不忘。“双创”路上老当益壮,军魂犹存,合着时代的节拍,一路驼铃写春秋,砥砺前行至老远。青山长青,老兵不老!

标签: 井冈山;战友;飞行;老兵;革命先烈;共和国;祖国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致敬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