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10日讯 一群气象人,在台风天最爱追着台风跑,因为他们,我们才看清台风的样子;一位民警,一步挨一步,背着老人下山转移;一位园林工人,17小时护树,他要和“台风”抢速度;一个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劝人撤离;一位高速交警,台风天在高速公路上直播路况、意外成了“网红”……有这样一群人,风雨中永不缺席,逆风而行。我们要感谢他们,正是因为有这些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才能让在风雨中的我们,获得多一丝安慰和安心。
无惧风雨,因为有你。
33岁的高速交警台州支队五大队交警张钰:
直播路况被吹“变形”,他第一次成了网红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崇远 通讯员 孙昊 洪肖一 符健)昨晚十点,G1523甬莞高速玉环收费站外,雨越来越大。
33岁的张钰坐在高速交警台州支队五大队玉环驻勤点内,对讲机里传来不间断的指令声——“利奇马”登陆浙江越来越近,这场战役进入最紧张的阶段。
这一天,他连续在抗台一线奋战十几个小时,还因为一段台风天在高速公路上的“出镜视频”,一不小心做了次“网红”,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
张钰所在的高速交警台州支队五大队,负责G1523甬莞高速(甬台温高速复线)台州段147公里的道路交通管理——这条高速去年刚刚开通,首次将海岛玉环纳入了高速路网,平时车流量不小。
8月8日,张钰没来得及下班,就又开始新一轮值班——9日,他需要在风力最大的玉环驻勤点呆上一晚。昨天一大早,他从G1523甬莞高速台州东收费站上高速,往温州方向巡逻,“风力明显大多了,临海东服务区里,有两棵大树都被风刮倒了,马上通知相关单位一起来处置。”
一个小时后,张钰收到指令:由于风力过大,G1523甬莞高速台州段进口全部关闭!此时,他正驾驶着警车行驶在乐清湾跨海大桥上,桥面上风力大,又下着暴雨。为了能让司机们第一时间了解到此时高速公路上的情况,张钰将警车靠边,下车拍摄了那段让他成为“网红”的出镜视频——
“现在,车辆以三四十码的时速在桥上行驶,都会有明显的晃动!”他右手压住头顶的大盖帽不被狂风吹去,左手紧紧握着护栏,一边对着镜头“解说”:“目前由于台风天气,甬莞高速对所有车辆限行,沿线进口全部关闭!”
张钰告诉记者,刚开上大桥时,警车在狂风下晃动得厉害,“我在车上准备好了拍摄设备,和同事推开车门下车。没想到,车门一下子就被风吹开了……”
中午12点,张钰还没来得及回大队吃饭,又接到了一条警情:由于沿线高速进口关闭,海山岛进口部分车辆滞留,求助交警,“海山是玉环的一个乡,一座独立的岛屿。甬莞高速开通后轮渡也就停航了,目前,高速公路成为海山岛与外界唯一通行的道路。”在海山高速收费站,张钰看到大约四五十辆汽车停在口子上,“司机们都很急,他们原本准备从高速公路撤离海山的。但到收费站时,发现高速公路进口关闭了。”
把大家都带出去!
张钰和同事决定,让滞留车辆依次排好,由警车带队,分成三批行驶到最近的玉环芦浦下高速,改走地方道路继续前行。走在呼呼作响的桥面上,所有的车辆不停在晃动。昨天下午一点多,张钰和同事终于成功将所有滞留车辆带下高速公路。过去的这一天,还有很多像张钰这样的高速交警,奋战在抗台一线保障着交通安全畅通。据统计,8月9日全省高速交警共出动警力927人次,警车651量次,排除险情260余处。
35岁的温岭石塘派出所民警金炳增:
一步挨一步,背着老人下山转移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栋 通讯员 郭雅婷)昨天一早,温岭石塘镇海边,海风还算柔和,但海边工作多年的石塘派出所教导员金炳增还是觉察出异样——“利奇马”台风在逐步靠近,必须在大自然“疯狂”前,尽可能减少安全隐患。从上午8点30分起,金炳增带领所里民警、辅警在辖区内开展巡查工作。
温岭石塘镇是暑假里的旅游胜地,不少游客在海附近嬉戏,这让金炳增很是担忧。“台风就要来了!请尽快回去吧,改天欢迎再来玩,现在这边很危险,容易出事故!”金炳增耐心劝离游客。整个上午,金炳增和同事们把辖区几个沙滩海港码头都走了一圈。
吃过午饭,穿上雨衣出门,金炳增明显感觉到海风已经有些力道,迎风迈步已经吃力起来。“金同志,来我们这边帮帮忙!”打来电话的是石塘镇东海村村干部。
东海村是一个山头小村,住着的基本都是独居老人。金炳增带着同事爬了半个小时山路来到东海村,和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进老人家中,劝老人们到山下安置点休息。但不少老人对转移安置工作并不理解,有的不放心自家房子,有的说腿脚不方便不愿意下山。金炳增和村干部一起,挨个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帮他们把门窗锁好,为老人解决后顾之忧。
一位阿公因中风导致瘫痪在床,一个劲说:“谢谢你们啊,我老头子就不下山了,你们去忙吧,我就一个人在这里过夜就好了。”反复劝说下,阿公还是固执,金炳增干脆就背上老人就往山下去,“老大爷,就这么跟您说吧,您要是不跟我下山,我今天晚上觉都睡不好的。你不要客气,我背您下去!”
阿公体重大约160斤,金炳增虽然也是身体壮实,却也吃力得很。他一路小心翼翼,一步一步沿着山路往下探。
风雨又大了几分,一个人在山间行走都有点困难,更何况背了一个这么重的人。老人只能用手环住金炳增的脖子,有几次金炳增都因为脖子被勒得太紧而不得不停下脚步重新调整。
就这样,金炳增几乎是提起全身的劲,硬扛了半小时,直到将老人背进了安置点。缓过力气,金炳增又加入到继续转移老人的战斗中。
昨晚10点半,截至记者发稿,石塘镇已经是一片漆黑,呼啸的风夹带着大雨,横扫而来。金炳增和同事们仍奋战在一线,全身早没有一寸地方是干的。顶着刺耳的海风咆哮声,金炳增在电话那头向记者保证,他会带领石塘派出所的同事们,为大家站好这班岗。
54岁的杭州紫金社区工作人员老胡:
一家一家,敲门劝人撤离 一户一户,给孤寡老人送饭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燕 通讯员 王芹)昨天傍晚5点半,杭州上城区紫金社区小会议室,老胡扒了口饭,匆忙穿上雨衣,带着打包好的盒饭出发了——这个点,他要给社区里的一位空巢老人、一位孤寡老人送晚饭。
老胡名叫胡福喜,今年54岁,在紫金社区干了10年。这两天,老胡的工作重心一直在“防台”上。
54岁的杭州紫金社区工作人员老胡:
一家一家,敲门劝人撤离 一户一户,给孤寡老人送饭
紫金社区很多房子都建于上世纪80年代,包括森仁里。森仁里本来就是危房,住户搬走的搬走,疏散的疏散。社区担心的是紧挨着森仁里的崇文弄17号,“大风刮起来,怕森仁里的瓦片砸下来,殃及崇文弄的居民。”老胡说。
为此,昨天上午8点多,老胡就赶到了崇文弄17号。他要一户户敲门动员大家撤离这里。87岁的朱奶奶一家和另一户杭州本地人,在老胡动员下,当下答应撤离。但还有两户出租户的门一直敲不开。老胡决定下午再走一趟。
吃过午饭,老胡又去了。这时,租户薛桂英回家了。
“撤离?我们没地方去啊。”薛桂英面露难色。
“不用担心,我们有临时安置点。晚上你们几点在家,我来带你们过去。”老胡说,“你知道边上这户什么时候回家吗?”
薛桂英告诉老胡,隔壁这户是送外卖的,每天要晚上9点才回家。老胡说:“晚上我让他们也跟你们一起去安置点。住在这里,晚上台风来了,不安全。”
“可以可以,有安置点我们会过去的。”薛桂英说。
安排好这里,老胡赶往皮市巷105号查看下水道。一趟趟下来,老胡嗓子哑了,可他没停下来——因为晚饭时间到了,他要给几位老人送饭。家住紫金观巷3号的王奶奶今年74岁,是个孤寡老人。老胡带着饭菜敲开了门。大排、牛肉、花菜、豆芽菜……很是丰盛,“菜蛮好蛮好。”王奶奶很开心。
“台风来了,你年纪大了不要出去了!有什么事情给我们打电话,我们24小时值班的!”老胡扯着嗓门跟王奶奶说。“我不出去了!这两天都不出门了!谢谢你们过来看我。”王奶奶说。
老胡拎着饭菜赶往的第二家是空巢老人朱大伯家。“很多人家阳台上的花盆都在外面,容易掉下来啊。”朱大伯提醒说。“我们会带着喇叭喊一圈,让他们收进去。”老胡让大伯放心。
晚上7点,老胡还惦记着没有撤离的薛桂英家,他又去了,领着薛桂英去了清吟街108号二楼的舞蹈室。这里很大,全实木的地板,也有空调。老胡把两条簇新的席子递到薛桂英手里,“刚去超市买的,等会擦擦就可以睡了。”
“我还要去巡逻,你们有事给我打电话。”说完,老胡又套上雨衣出发了……台风来临前的这个夜晚,也许正是多了像老胡这样的人,这个城市里很多人才会多了很多安心。
31岁的杭州园林工人贾兴华:
17小时护树,他要和台风抢速度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蓉 通讯员 王萍萍)昨晚9点,“利奇马”步步逼近,杭州风雨大作。
工作服已被雨水打湿,晚饭来不及吃,31岁的贾兴华又披上了雨披,骑着电动三轮车,奔向潮王路开始对行道树的巡查——台风来临前的这一天,他已连续工作了约17个小时。
贾兴华是杭州弘达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绿化养护班组的组长,守护城区树木七年整。为应对“利奇马”,两天前,贾兴华和同事们就已经开始忙了,要抢在台风登陆前,对集中于路口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加固、截枝。
昨天早上5点起,贾兴华从中山北路、潮王路到艮山运河公园、环北公园……一直持续到傍晚6点多,他带领着班组内的8个人,相继搬运400多根的钢管,完成了40多棵树木的支撑加固。
刚空下来,中山北路请求增援的电话又来了,“那里需要加固的树木太多,都要赶在台风登陆前做好。”来不及休息,贾兴华和同事便赶紧驱车前往。
昨晚9点,是值班巡查的时间。风雨交加中,贾兴华和搭档再一次骑着电动三轮车,带着油锯、手锯、梯子、草绳等工具,回到了自己管辖的潮王路。一边缓缓骑着车,一边仔细打量着树木的状态,他们时不时停下来,捡拾起路面上的细小断枝。2公里的路面巡查下来,车上已堆满了四五十斤的断枝、残叶。
强风扑面而来,雨水不断打在脸上,身上早已被淋湿的工作服,加上空落落的胃,让贾兴华在这个夏夜感觉到冷。但他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来。这个晚上,直到凌晨三点,他都将奔波在树木的四周,“以防影响交通,要及时清理路面的断枝、残叶。基本上一阵大风吹过,我们就要巡查一遍。”凌晨三点后,他打算去公司歇一会儿,养精蓄锐,因为早上五点,他又要开始新的战斗。
59岁的台州气象人李建粮:
你们追着风跑,让我们获得安全
浙江在线8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蓝震)59岁的李建粮,是台州气象局气象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在气象岗位上干了40个年头,与台风打了一辈子交道。
“台风到哪里,我们就跟到哪里。”站在9级风圈的台州椒江口,他艰难地吐出这句话,话音似乎瞬间被大风吹得无影无踪。
台州人对台风太熟悉了。气象部门统计,新中国成立后,直接登陆台州沿海的台风共有17次,占同期登陆浙江省台风总次数4成以上。作为一名老气象人,李建粮和台风这个老对手打了一辈子交道,但几乎很难摸清它的脾性,每个台风都有它的性格。这次“利奇马”也让这位老气象有点紧张,“这应该是2004年云娜台风之后最强的一次,和2004年的云娜台风有点相近。”
李建粮对2004年的云娜台风印象太深了——当年8月12日20时,强台风云娜在浙江温岭石塘一次登陆,随后穿越乐清湾,又在乐清市虹桥镇蒲岐沿海登陆,这是1997年以来在国内登陆最猛烈的一次台风。那次台风造成了巨大损失。
不过,李建粮说,与2004年又不一样,现在大家对台风的预测越来越精准,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
昨晚,台州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的工作人员在狂风暴雨中施放探空气球,进行高空探测——他们,被称作“喂台风的人”。每次台风来临,对他们都是极大的考验。一般来说,台州气象站一天要施放两次探空气球,分别是早上7点15分和晚上19点15分,雷打不动,“昨天晚上施放时,瞬间风速达到17.4米每秒。这么大的风雨,人都要被吹走了。”
这一夜,对李建粮来说注定无眠的一夜,他说,晚上就在办公室守通宵了,“利奇马”要来,要随时关注台风的风吹草动。正是这些默默坚守岗位的“追风者”,让我们看到了台风的样子,让风暴中心的人们得以安全撤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