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9月19日讯 一双眼睛,能看见五彩世界和时代变迁,也见证着健康浙江的发展历程。
那是2001年的仲夏。温州市永嘉县岩头乡,天刚微微亮起,105岁的老红军郑九洪揭开蒙着双眼的纱布,缓缓张开眼睛,看到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彼时,新中国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这位革命了一辈子、心怀家国与天下的老人无限感慨:没想到在有生之年,还能再看看这个美丽的村庄和这片深爱着的土地。
眼科专家的“光明行”,让郑九洪告别了老年性白内障的困扰。这幅画面,也定格着浙江省眼科事业的飞速发展——70年来,一项项眼科技术从无到有,造福城乡百姓;一位位科研人员克难攻坚、勇攀高峰;一座座“汽车医院”“流动医院”走过万水千山,将光明送往祖国各地乃至西非大陆;一个个惠民工程逐步落地,青少年近视防控工程成为全国样板。
看,一双双眼睛,印证了浙江医疗卫生事业一路向往光明、追逐光明。
造福城乡百姓
8月,缙云县新建镇掩映在绿色之中,一座建于1952年的卫生院正迎来新的生机。新湖村下辖的葛湖自然村陶献义老人坐了10分钟的班车,来到新建镇中心卫生院眼科诊室的门口,一起候诊的还有不少从附近慕名而来的老乡们。
缙云县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叶春华为陶献义做了细致的检查,开了一些治疗的药物,耐心嘱咐他定期复诊。老人说,以前看眼睛的毛病都要跑县城,现在方便多了。2017年,缙云被列入全省首批医共体改革试点县(市、区),8家乡镇卫生院成为缙云县人民医院医共体分院。眼科医生每周一次如约而来,结束了新建镇中心卫生院没有眼科门诊的历史。
“眼睛好了,接下来的日子就有盼头了!”老人的脸上,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岁月记录着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历程,从城市到乡村、从山区到海岛,优质医疗资源趋于均衡化,为城乡百姓筑起一道道光明屏障。
时光回闪。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只有11位医生、15张床位,年门诊量仅两三万人次,是全院人数最少、最小的科室。
彼时的浙江,各行各业都处于热火朝天的发展之中,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层出不穷。“我们能不能借着这个契机,给眼科的发展带来一些动力?”在这样的思考下,浙大二院择优引进外资,呱呱落地的“浙二眼科中心”,率先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开辟了一块全新管理模式的“医疗合作”试验田。
新的体制和管理模式催生了新的动力,眼科中心甫一起步就开始了“加速发展”——2002年,中心年门诊量就达到了12万人次。这一年,眼科中心新门诊大楼建成并正式启用;2007年,眼科中心年门诊量已达到22万人次,各类手术达3万多例,曾经的普通科室发展成为一个大型现代化眼科中心。
近年来,随着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医疗水平和知名度的提高,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越来越多,常年日均门诊量保持在2500人次,最高日门诊量超过3500人次。
攀登医学高峰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浙江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正式成立,当经济社会发展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科事业也随之步入快车道。70年来,浙江学者们从未停下克难攻坚的脚步,诠释时代精神。
这是一种勇攀高峰的精神。
眼睛,聚集了全身上下最多的神经。每一次角膜移植,都对医生的素质、技术和知识容量提出极高要求。自1906年起,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就是一道全球性难题。实验证明:排斥反应针对的是角膜最后一层的内皮,只有6微米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为了确保这6微米在手术中不发生破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玉峰设计和尝试了几十种方法进行试验,但均未成功。直到1995年3月的一天,姚玉峰忽然从蛋壳和内膜的分离中得到启发,设计了将角膜开一个小口,然后再实施后弹力层与内皮层分离的手术方案。经过仔细酝酿和实验,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由姚玉峰主持,在浙江大学附属医院完成。
2010年,在记录重大技术突破的角膜移植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之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
这也是一种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精神。
1986年,两位来自原温州医学院的年轻学者王光霁和瞿佳赴深圳参加国际眼科学术大会。在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上,他们反复讨论着一个世界性的学术问题——在国外,诞生了百年之久的眼科和视光学科,始终独立发展、没有交集,甚至处于无序争斗中。
这次热烈的讨论持续了数天。彼时,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已经吹遍广东,看着面貌一新的深圳特区,两位心潮澎湃的青年萌生出“做中国自己的眼视光学科”的想法。从深圳回到温州后,两位学者就通过学校向省教育厅提交了设立眼视光学科的申请,1988年学科获批。目前,北京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全国50多所高校相继借鉴这一模式成立了眼视光本科专业或学科;全国各地已开出成千上万家眼视光医院、门诊部。
这还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
在国内的失明人群中,有2000万人是白内障造成的,占世界盲人总数的20%,每年还至少新增100万白内障病人。
过去30年里,针对白内障手术“把眼球内已经浑浊变性变硬的晶体取出,换一个新的功能性人工晶体”这一难点,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的白内障手术先后经历了5次革新——1991年,首创“手法切核”;1993年,成功引进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2004年,成功实施双手法超声乳化手术;2009年,率先完成“同轴1.8毫米微切口超声乳化手术”;2014年,推动白内障手术进入飞秒激光“无刀时代”。
温暖万水千山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眼科事业的公益性逐渐凸显。一座座浙江的眼科医院“建”在了车轮上,把光明送往祖国各地、异国他乡;责任与担当,驱使着心怀大爱的医生们出发、再出发。
上世纪90年代,省残联组织专家组赴浙西山区进行“防盲治盲”普查,偶遇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双眼因白内障几近失明。老人平时只能靠系在山道两旁树枝上的一只只白色塑料袋为标识,艰难摸索着上下山。由于贫困无钱医治,这样的生活已经陪伴他多年。
“我们能不能建一座‘汽车医院’,为山区海岛的贫困、孤老患者‘送光明’?”专家组成员、浙大二院眼科专家姚克被眼前的一幕深深触动,一个“汽车眼科医院”的想法随之萌生。
于是,在中国地图乃至世界地图上,都留下了浙江医生光明行的足迹——
1996年,首辆“汽车眼科医院”从浙大二院出发,驶向需要光明的地方。20多年来,“汽车眼科医院”先后走遍了全省30多个偏远市县或乡镇,累计行程近50万公里,义诊10万余人次,累计免费为患者施行复明手术6000余例。
2009年12月,由温医大眼视光团队负责实施的防盲治盲公益项目“明眸工程”在贵州毕节启动;针对高原地区开展的“川藏青高原光明行”已进行到第8个年头。一位位心怀责任与担当的医生在全国行走了300万公里,足迹遍布17个省市区,为100余万人开展了免费眼部筛查,为3.6万人进行了免费眼科手术。
2017年9月,西非马里。在浙江省援外医疗事业走过50年之际,中国第25批马里医疗队在马里医院完成了这里的第一例眼科显微手术。医疗队的到来,让马里医院从此摆脱了无眼科门诊的历史。2018年至2019年,我省承担了“非洲光明行”国际合作任务,将光明与爱洒向异国他乡。
……
青少年视力健康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在浙江,全社会正在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们那一双双纯净的眼睛——
这是对109万青少年的承诺!在温州,针对儿童青少年的“校园视觉关爱”公益项目于2012年就已启动,目前已累计为230余所学校的9万名学生提供视力普查,免费配镜超过3100副。今年,温州将为1100所学校配备近视检测设备,为109万青少年开展近视防控工作。
这是对全省青少年的期盼!2019年,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指导中心发放《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指南》,为中小学生及公众提供专业、系统的近视防控科普知识。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耄耋老人到青少年儿童,从祖国各地到异国他乡,无数人们看见了浙江省眼科事业走过的万水千山,更看见了无限光明的未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