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取消“清考”、消灭“水课” 浙江省“铁腕”治学风
2019年12月11日 04:33:39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汪恒 陈胜伟

  浙江在线12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马悦 通讯员 汪恒 陈胜伟)十年寒窗,金榜题名,一朝进入相对自由的大学,不少学生感到了“失重”:缺少奋斗目标,不会自我管理,遑论学术创新,甚至连基本学分都修不满……

  今年,河北体育学院40多名学生因旷课过多,被公示退学;去年,华中科技大学将18名学分不达标的学生从本科转到专科……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高校对学业不合格学生的处理,再次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大学“严出”再升级,“拼命的中学、轻松的大学”现象将得到扭转。

  不久前,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并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严进严出”如何让本科教育质量走上快车道?一个多月来,记者走进我省多所高校,与教师、大学生及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交流“本科应该如何读”的问题。大家普遍认为高校需要“铁腕”整治学风,绝不允许学生“混日子”、老师“放水”。

  管理严起来——

  把好学业“出口关”

  今年3月,我省一所高校的贴吧里出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楼主问:“学校还有毕业清考吗?”

  跟帖答:“早两年就没了。”配以委屈的表情。

  所谓“清考”,即清理性考试,就是大学生在毕业前,将大学期间考试挂科的课程,最后再考一次,通过之后,可以拿到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

  取消“清考”前,天天打游戏、睡大觉,曾是一些大学生的“必修课”。青年教师陈俊担任教学秘书多年,对此深有感触,“有些学生还没有进入大学,就开始找捷径,在网上向学长打听,哪个老师会放水、哪门课必须要花精力学。”当这些年轻人知道无论如何都能拿到毕业证书时,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地降低了。但如今,对不少在大学里“混日子”的学生而言,“清考”这堵保护墙被推倒了。

  事实上,我省在2014年就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学业指导和管理的意见》,要求学校不得安排任何形式的毕业前清理性考试。

  严把“出口关”的教育,浙江高校也已经在实践。

  浙江工业大学毕业生杨杰就曾有过一段波折的经历。刚进校时,他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却因对学业不够重视,期末考试两门课不及格,被学校给予“黄色警告”。直到大三下学期期末成绩单出来后,他才松了一口气,压在他身上的“黄牌”终于撤下了。

  这是浙工大设立的学业预警制度——按照不及格科目的数量、未获得学分的总数,分为黄、橙、红3个不同预警等级,预警不消除将直接影响毕业、学位取得。自预警制度实施以来,学生对课业前所未有地重视,学校预警比例直线下降,甚至有近百名曾被预警的学生拿到了各类奖学金。

  “严”字当头,成为加强学业管理的有力武器。

  目前,我省不少高校已经行动起来。11月初,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发布关于《动物医学专业学分绩点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规定,要求学生每门专业课成绩及格线调整至百分制成绩70分,单科成绩低于70分的学生,重修该门课程。另外,上一学年专业课平均分低于77分的学生,实行本专业排名末位淘汰制,每年原则上限定3人。

  “如果年轻人一进大学,就有一种明显的松懈感,会对学习态度乃至人生观产生影响。”浙农林大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宋厚辉教授说,学院希望通过进一步提高学分绩点要求,让学生一进大学,就培养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给政策点赞的同时,也有专家提出质疑:寒窗苦读,一朝退学,是不是“过于严厉”?

  在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王国银看来,严,应该是本科教育的应有之义,“没有淘汰制度,就是人人过关,哪怕淘汰千分之一,对其他学生也是鞭策和约束。”“严”风来袭,促使大学生打起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门课、每一场考试,本科教育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课堂活起来——

  教学改革不“注水”

  “清考”的存在,让高校教师找到一种“自我安慰”:无论教得好与差,学生都能够毕业。这也造成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想把大学生的心思和目光拉回课堂,消灭“水课”、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第一步。

  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创新实践”课是名副其实的“金课”。这堂课,老师们抢着教,学生抢着上,还有的老师因为上不了课而懊恼……

  鉴于计算机大类专业中的实践课程较多停留在课程设计、课内上机,学生的动手能力偏弱,且新进教师科研水平高、工程经验不足的情况,学院决定开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同时倒逼教师强化科研与实践的结合。

  计算机学院老师吴亦凡率先开设了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培养的“创新实践”课。“我们把‘创新实践’课落地为必修课,不修够学分毕不了业。师生进行常态化研讨,老师不认真对待,就是教学事故。”计算机学院张桦老师说,一学期过后,“金课”的魅力逐渐显现: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因项目驱动求知若渴,上基础理论课的积极性高了,专业学习的问题意识强了,不少人的动手能力超过了项目初步预期。

  在大规模推行“创新实践”课的同时,时任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负责人戴国骏又抬高了授课老师的“准入门槛”。“不管你的科研能力有多强,如果工程经验和培养学生能力不够,这门课就暂时不欢迎你。”当时,曾在计算机学院任教的仇建老师有些忐忑,怕没人报名授课。令他没想到的是,竟有50多位老师报名,其中不乏“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青年长江学者、资深教授等,大家“抢”着要上课。

  课程没有固定教材,又以培养能力为导向,对老师来说,上好这门课不容易,于学生而言,想“混”过去更是难上加难。为确保课程的含金量,学院还设计了一套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期末,学生团队需要上交“硬核”的工程作品,如直角坐标型机器人、无人机快递送货系统……如果学生表现达不到预期,就会得到“不讲情面”的不及格,需要重修。

  今年刚考上研究生的李可宇告诉记者,2017年自己刚接触“创新实践”课时,对区块链产生了浓厚兴趣,在课程的实操中得到了强化训练,“很感谢这种动真格的课程模式,让研究和创业实现了无缝对接。毕业时,我已经申请了两项区块链领域的国家发明专利,还获得了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目前李可宇创立的区块链领域公司运转良好,已经掘到了第一桶金。

  据了解,因为实施有效、广受学生好评,目前“创新实践”课已经推广到全校6个新工科实验班,践行着学校科研育人的理念。

  动真格的还有——教授要全员为本科生上课。

  10月31日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校要严格执行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连续3年不承担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转出教师系列。

  眼下,正是高校排下学期课表的时间。我省不少高校规定,教授需为本部本科生授课,授课学时每学年48个以上;还有的高校提出,给本科生上课情况将作为教授、副教授项目申报及年终考核的参考。可以预见的是,“金课”将越来越多。

  学生忙起来——

  朋辈互助不掉队

  学好一门学科不易,在学习中找到自信更是不易,不少在挂科边缘甚至预警阶段的学生开始面对一个紧迫的问题,如何能拿到学分绩点顺利毕业?

  高校不能再把问题攒到毕业前解决,帮扶工作做得越早越好。最近一段时间,大学校园里刮起了一阵“朋辈互助”风,更加重视对学生学业的过程管理,努力减少“掉队”现象。

  朋辈的力量有多大?在宁波大学,一顿午餐的时间或许就能让学习上无助的年轻人受益匪浅。

  4月初,宁大学生互助学习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推出了一项全新互助学习模式——“学霸午餐会”,以午餐会的形式组织学霸和受助学生们“边吃边聊边学习”。

  “考虑到场地问题,我们一开始只放开20个名额,结果活动消息一发出就被一抢而光。”宁大学生互助学习中心负责人陈俊余说,学生们在轻松的氛围下交流学习,事半功倍。

  2015年10月,宁大推出学生互助学习中心,定位为以朋辈互助文化打造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服务学生学习成长。区别于“导师”这个称谓,学霸有着特殊的称呼——“导生”,这也是学生互助学习中心运行的核心资源。在“导生”的帮助下,受助学生们开始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也有了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导生”吴金红有着“早上一起床就听BBC”的习惯,她的另外一个学习诀窍是看英语原声电影,并将台词整理成“剧本”。这一方法让学员张协很受用,“自己闷头学习,不如向人请教。‘导生’是同龄人,大家交流起来更加方便,说不定边吃边聊就把英语四、六级过了!”

  “有些话,‘导生’说比老师说更有力量,学生辅导能起到专业课教师无法替代的作用。”在陈俊余看来,95后和00后尽管平日里乐观开朗、个性张扬,但出现学业疑惑时大多较为腼腆羞涩,不太愿意找任课老师解答,此时,求助于同龄人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个更好的选择。“朋辈互助”让更多学生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进而转向“我爱学”“我会学”,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宁大学生互助学习中心集结了20名优秀学生作为“导生”,开出的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课程都颇受学生欢迎。每学期初,中心还会对学生的辅导需求进行调研,看看大家有哪些学习难点,再组织教学队伍和安排课程。

  “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调研后找出的问题,“导生”们把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再针对每个知识点准备例题,写出每道题目的解题思路等,最终把这些材料全部整理成PPT,教授给同学们。

  看到同学的成绩上了一个台阶,“导生”也充满了成就感。他们与受助学生一道,都在人生的重要阶段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获得了一分新的认知,让“1+1”产生了大于2的效果。

  强化学业管理、创新课堂教学、朋辈悉心帮扶……瞄准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浙江高校正打出一套强化高校教学中心地位的“组合拳”,拧紧了高校教育的“质量发条”,将带来本科教育教学的全新面貌。

  记者手记:“三个转变” 当务之急

  本科生的毕业把关与学业的合理“增负”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如何把本科生“增负”落到实处?转变以往的思维模式很有必要。

  首先,“高中辛苦,大学轻松”的观念要转变。不少高中生在高考结束后,撕掉书本,代表与曾经的“苦读”诀别,以超级放松的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好日子”;家长在孩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也放松了对孩子学业上的要求;社会舆论也是如此,都认为“考上大学就轻松了”。这种氛围之下,“混日子”成为了部分大学生的人生态度。因此,需要纠正这样的错误思维,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负”才会有效果。

  其次,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导向要转变。高校教师是给大学生“增负”的主体,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教学,教学质量就很难保障。不少高校对教师业绩考核的重点在各类科研成果上,教师职称评审也是看重论文和课题。这就导致教师把大量精力放在科研上,教书成了“副业”,给学生“增负”更无从谈起。

  最后,高校“安于现状”的心态要转变。人才培养投入不足、人才培养机制僵化等是不少高校面临的问题。比如对转专业门槛设置过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致使他们对僵化的培养模式颇有怨言,在这种情况下,谈再多的“增负”也无意义。

标签: 教育;教学;教师 责任编辑: 吴珂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取消“清考”、消灭“水课” 浙江省“铁腕”治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