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浙江援鄂医疗队首批返浙队员回到杭州。图为医护人员受到了热情迎接。 记者 梁臻 李震宇 摄
浙江在线3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陆遥 滕昶 陈宁 汪旻)
难舍武汉,我的生死之交
3月19日下午,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返程的医护人员向前来迎接的人员挥手致意。 记者 梁臻 李震宇 摄
3月19日中午12时许,武汉鑫宝来大酒店门口,挤满了赶来为浙江医疗队送行的人。
5辆大巴上,“致敬白衣天使,致敬最美逆行者”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交警队员列队敬礼,一路护航。
依依惜别,浙鄂情深。16时05分,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浙江医疗队员乘坐的长龙航空GJ6001次航班起飞。
17时16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披裹着金色的晚霞,喷涂“诗画浙江”彩绘的客机平稳降落,我省援鄂首批返浙医疗队队员陆续走出舱门。他们挥舞队旗,不停挥手,拉起横幅——“打胜仗、零感染,我们回来了”。
天容水色西湖好,十里东湖碧水泷。武汉和杭州的晴空之下,镜头对准了同一批英雄——151名我省援鄂医疗队首批返浙队员,包括150人组成的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和1名来自浙江省中医院的专家。
2020年初,疫情暴发,湖北告急。响应“全国一盘棋”的号召,全国各地的援鄂医疗队第一时间集结,万里赴戎机,救鄂于水火。截至目前,浙江共有2018名医疗队队员驰援湖北。
1月28日,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踏上征程,整建制接管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1个危重症监护室、2个重症病房以及医学检验科。52天里,累计新收治患者192人,已有135人康复出院。
他们留下的,是60多页精心编写的“天佑经验”工作手册;他们带回的,是此生无法忘怀的战斗情谊。
波澜壮阔的长江和蜿蜒秀丽的钱塘江,最终奔向了同一个归宿——大海。喝着长江水的湖北人,身居钱塘江畔的浙江人,携手抗疫。相隔千里又如何,大爱汇聚而成的汪洋大海,怎会有孤岛?
难割舍,并肩作战的情谊——
3月18日晚,在武汉的最后一夜,许多人彻夜未眠。收拾行李时,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领队、浙江医院副院长宋柏杉掏出一张小小的粉红色卡纸,这是天佑医院的临时工作证。“我要把它带回去!”宋柏杉将证件小心地装进背包里。
队员们不约而同地打扫了房间。“希望像我们来时那样整洁。”安吉县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汪学丽说,许多队员给酒店工作人员写了感谢信,留下生活物资。
忘不掉,朝夕相处的约定——
第二战场,成了第二故乡,来送别的“亲朋好友”排起了队。
当地医护人员激动地说,再见,一起拼过命的战友,希望有一天能看看摘下口罩的你们是怎样的模样和风采;患者感激地说,谢谢你们,送来了春天;酒店工作人员依依不舍地说,下次来武汉吃大餐……
天佑医院为浙江医疗队献上诗句:天亦有情“浙”风挡雨,佑护生命携手抗疫。浙江医疗队深情回应:“江岸已绿,江水已暖,樱花怒放,一切向好。相信不久,我们定可取得武汉抗疫战斗的全面胜利!”
最思念,父老乡亲的怀抱——
杭州萧山国际机场,11位医疗队员家属代表与亲人深情相望。霞光万道中,大巴接上医疗队员前往安吉,开始为期14天的集中休整。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董雷的女儿急切地说:“春天来了,希望爸爸早点回家,带我放风筝!”
放不下,依然坚守的战友——
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于3月19日全面完成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任务,等待指令中;李兰娟院士医疗队、重症监护护理增援队、第三批援武汉医疗队继续坚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蔡甸区袁家台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第四批援武汉医疗队再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第五批援武汉医疗队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危重症病区;支援荆门医疗队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坚守重症病区;援鄂疾控队伍继续坚守……希望他们也能尽快完成使命,早日凯旋!
长江滔滔之江潮,东湖迎春西湖俏。江湖儿女,同袍同泽,偕作偕行!
你们笑起来真好看
真好,又看见了你们的笑眼。
还记得你们出发的那天,也是这样的笑,义无反顾、踌躇满志。不同的是,那天,看着你们,我们心疼、紧张,而又敬佩、骄傲,总之,五味杂陈。冬去春归,再见你们的笑,不变的是敬佩和骄傲,多的是如释重负。
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之治”——战鼓响,包括浙江医疗队在内,全国各支医疗队集结湖北,带去高超的技术、精良的设备展开救治。
是你们,让我们看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这群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与死神竞速、与病魔搏斗,不问归期、不负誓言。即使隔着防护服,也要将必胜的信心传递给患者。
是你们,让我们拥有了一段给人以勇气的集体回忆——试想多年后,回想起这次大疫,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必然有你们坚毅的眼神、温暖的笑容,和面对艰险逆行的身影。
只有在踏上归途的这一刻,才敢问问你们,回家后最想做些什么?你们说,想带孩子去旅游,想陪陪父母,甚至只是想吃上一碗妈妈亲手做的清汤面。50多个日夜里,这些守护着千家万户的英雄,却把这样简单质朴的心愿,一直克制在心底。
今天,伴着灿烂的阳光,你们回来了,依旧带着那温暖的笑。你们笑起来真好看,正如这个由你们亲手拼出来的春天。
战士心声
宋柏杉
浙江医院副院长、浙江省援武汉第二批医疗队领队
作为领队,作为湖北人,我来湖北是理所当然的。很感谢一起奋战了52天的战友,春节就离开了自己温暖的家。我们刚到的那段时间,武汉正在和最严峻、最危险的疫情搏斗,队员们付出了太多。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我们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出发时,我向大家作出了承诺,要把队伍完完整整地带回来。今天,我的诺言实现了!
董 雷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副主任中医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得到要撤离的消息时,心中更多的是不舍。我也许是爱上了这个城市。回想在武汉的日日夜夜,一个个画面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患者入院时期待的眼神,队友们脱下防护装备时疲惫的面容,患者康复出院时的喜悦和感谢。作为医者,我们践行着初心使命,无愧于这个时代。珍重,武汉!
李 楠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师
穿上一袭白衣,我们就是战士!我们用毅力、体力和专业的知识,带着患者一起抵御共同的“敌人”!大家都是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让患者康复。难忘有一次,我和同事下了班后走在回驻地的路上,路过的武汉市民突然停下,向我们不停地说谢谢,还深深地鞠了一躬。
陆龙喜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技师
在武汉抗疫的这段经历,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守护医护人员的安全。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我始终牢记着自己的使命:保护医护人员,做到零感染,做好自身防护,早日归来。我已把武汉当成第二故乡,以后会常回去看看。
梁 寅
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队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ICU护士
抵达荆门以来,我与队友们并肩战斗。虽然归期未知,但是我看见了荆门的春天。
出征前,我设想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真正来了之后才发现,有些状况远远超出预想。这是我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患者,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我走进隔离病房,看到一个又一个等待我们救治的患者时,我和队友们的斗志立马就被激发。非常时期,我们没有理由退缩。
守望相助的日子
“冬天从这里夺去的,春天会交还给你”。从萧瑟寒冬到春意渐浓,中华民族大家庭守望相助,描绘了一幅动人图景。
浙江与湖北虽相隔千里,但在“全国一盘棋”的抗疫斗争中,浙江坚决扛起“三个地”的使命担当,紧急驰援,同舟共济。“白衣战士”挺身而出、紧急集结,大年初一以来,我省已先后派出17批次共2018人驰援湖北武汉、荆门。
第一批浙江“白衣战士”归来了,还有更多的“战士”留在湖北,继续战斗在“火线”。在荆楚大地守望相助的日日夜夜,已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关键词 生死瞬间
相隔10厘米的生命保卫战
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3楼,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二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ICU里,医护人员完成了多例危重症患者气管插管。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插管的操作者和患者只有10厘米的距离,一旦患者在插管过程中呛咳,很容易发生感染。该团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准确快速地完成了每一例插管,时间基本控制在5到10分钟内。
惊心动魄的6小时
在驰援荆门的日子里,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科主任葛慧青最难忘的,是ICU刚建成那天惊心动魄的6小时。当天,医疗队收治了4名危重症患者。3号床一位60多岁的大伯状态不佳,氧合度突然从100%掉到了60%,葛慧青当机立断,立即进行插管和血气分析,经过6小时的紧急抢救,患者的状况终于好转。
关键词 感动时刻
6个人和一副眼镜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士丁淑怡,在驰援武汉的第8天遇到了一个意外:自己眼镜鼻托的螺丝掉落,当时的武汉,哪里能修配眼镜呢?第二天一早,身处杭州的丈夫褚陈恩通过电话联系上了在武汉开眼视光医院的温州人陈庆丰、陈庆申兄弟,两人想尽办法为丁淑怡配好眼镜。中午12时许,陈庆丰带着眼镜,和朋友王金国一起赶往丁淑怡所在的酒店。当天正好是王金国读高中的儿子的生日,知道事情原委后,小伙子表示不买蛋糕了,要买下这副眼镜,送给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阿姨。最终丁淑怡一天之内就顺利拿到了自己的新眼镜。
一箱苹果
浙大二院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蔡菁在救治过程中认识了一位年近70岁的大爷。当时大爷觉得他年轻,信不过他的水平,两人还为此打赌。
后来蔡菁赢了,大爷表示,一定要在出院后送他一箱苹果。之后每次遇到蔡菁,大爷都会打趣说:“一箱苹果!”
关键词 深厚情谊
“你们都瘦了”
临别之际,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重症医学科全体医护人员给远道而来的浙江医务人员留言:“50多天并肩作战,大家建立了深深的战友情,我们会永远珍惜这份情谊。与来的时候比,你们都瘦了!感谢你们的担当和付出!此时此刻,祝愿湖北和浙江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我记住了救命恩人的名字”
2月15日10时30分,经历了12天与病魔的搏斗,患者胡东(化名)终于走出天佑医院的病房。此前,作为重症患者,胡东的情况一直不太好,甚至启用了无创呼吸机。
在抢救过程中,浙江医疗队的医务人员一直鼓励、安慰他,帮他渡过难关。胡东说:“虽然看不清他们的脸,但我记住了救命恩人的名字——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欧阳金生、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的张建海、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的王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