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黄奶奶,我是您的养老顾问,来给您讲解养老服务政策。”4月29日上午10时30分,杭州市下城区武林街道社工方艳拿着“养老服务需求”调研表来到中北社区,走进一位84岁独居老人的家门。
政府养老服务政策如何与老人的需求精准对接?近日,下城区在全省率先试行“养老顾问”制度,方艳等10名专业社工以首批“养老顾问”身份上岗。他们有着多年社区工作经验,熟悉老年群体、了解养老服务政策,专为老人提供政策咨询建议、定制个性化服务。
家访持续近一个小时,方艳在调研表上仔细记录:老人虽生活能自理,但腿脚不便很少下楼;女儿经常来照顾,但带老人去医院做针灸不太方便……家访结束,方艳在微信“养老顾问”服务小程序上录入信息,初步为老人选定“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家电维修”的居家养老服务套餐。
“到去年底,下城区老年人口达11.5万,超过96%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下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前他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很多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政策不了解。政府每年为特定人群发放的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有一半老人不知道如何使用,会使用的大部分仅用来购买家政服务。实际上,失能、半失能老人作为养老服务的刚需群体,更需要的是康复护理等专业养老服务。“养老顾问”的出现打破信息壁垒,成为政府服务与老人需求的“中介”。
据了解,“养老顾问”除了为特定老人上门服务外,还分别在8个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面对面为老人提供政策咨询、资源链接等服务。同时,在下城区智慧养老平台,常设的15名座席顾问可随时通过电话为老人解惑。目前,“养老顾问”们正在进行首次家访,后续将与老人协商签订正式服务协议,通过智慧养老平台及时将服务需求派单给服务商,实现服务流程、服务质量和老人满意度评价一网监管。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