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做出示范意义
2020年08月28日 06:34:51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翁杰 郑亚丽 通讯员 高允盛

  浙江在线8月28日讯(记者 翁杰 郑亚丽 通讯员 高允盛)8月26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大会在上海举办,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示范区的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这其中还包括多位曾参与编制雄安新区规划的院士、专家。

  会后,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雄安新区建设首席顾问曲久辉,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从他们参与的雄安新区规划中探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可以借鉴的雄安经验。

  曲久辉:生态筑底 理水为要

  曲久辉院士所在的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院牵头,组织了对雄安新区中白洋淀的规划编制。在他看来,水网交错的长三角地区,其发展对水生态的治理、保护与开发要求与雄安新区有着共同点。在这方面,先行一步的雄安新区能为示范区提供不少的经验借鉴。

  白洋淀素有“华北之肾”的美称。也因此,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里,“以淀兴城、城淀共荣”的理念贯穿其中,生态空间管控被放到了首要位置。曲久辉院士介绍,特别是,雄安新区的规划中还首次明确提出了蓝绿空间占比——要求开发强度要严格控制在30%以内,绿地和水系空间要稳定在70%的水平。

  “这种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许多城市的发展规划,自然也包括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曲久辉介绍,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规划中,同样明确坚持生态筑底、理水为要的目标,提出了示范区整体的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68%的目标,水面率要从20.3%提升到22%,森林覆盖率目标从目前的8.6%提高到12%。这样的规划设计,为城市建设构建起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的基础框架。

  如何保证这样的蓝绿空间比?曲久辉认为,这首先就要求新城开发的方式不能是 “摊大饼”,不是搞一个几百平方公里的集中建设区。以雄安新区为例,其规划就是建设5个规模适中的组团,五个组团之间是有绿带分割的,以水系为纽带,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建设也应该借鉴这种模式发展城镇群,而不是一个集中的大城市。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生态保护也要突出自身特色。”曲久辉说,一体化就是示范区最大的亮色。考虑到水污染治理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流域的系统治理至关重要。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恰恰能很好地将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都统筹起来协同治理,在规划政策措施和一些具体举措上步调一致。这必将让区域的水治理事半功倍。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刚刚成立。在曲久辉看来,这就是示范区凝聚各方力量治理水环境、开发水资源、保护水文化的重要平台。“开发者联盟包括了企业、政府、机构、金融等各方面主体,这些力量的共同参与将形成合力。”他说,联盟的成立体现了区域协同治理的精髓。

  水污染治理有很多区域的特性、流域的特性,但也有更多共性。曲久辉还认为,对白洋淀水生态治理的精准管理、精准发力,同样值得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借鉴。长三角地势低平、河网交错,要从控源做起,实现对工业源、农村源、生活源的三源协同控制。其中,工业源是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方面,因为这里是沿江工业特别发达的区域。

  具体来说,曲久辉建议从制定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标准和规则入手。目前,除了国家的环保标准,各地的标准大多是以省级为单位来制定,在长三角地区可以尝试制定区域协同的规章制度,从制度供给上实现治水的更高效协同。

  段进:传承文化 人居典范

  雄安新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蓝和绿构成了“未来之城”雄安的底色,而坚持生态优先,同样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共识。

  “二者都站在生态文明的时代高度,结合当地特有的环境,按照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擘画了一个未来新空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表示,先行一步的雄安新区一定程度上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如今,牵头规划示范区的“门面”——江南水乡客厅,让他对一体化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

  何为江南水乡客厅?段进介绍,依托一体化示范区的交汇处,一个约35平方公里的地域,打造一个具有东方意韵的江南庭院水乡客厅。在保护江南水乡的基础上,植入生态友好型产业。

  “汇而不集,通而不畅。”提起水乡客厅的现状,段进用这两个词概括。也正因此,水乡客厅要以一体化、高质量建设为目标,成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地、跨界融合创新引领的展示区、世界级水乡人居典范的引领区。

  如何实践、展示和引领?段进认为,首先要传承文化特征。“雄安新区在建设中就注重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

  在段进看来,这一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路径,也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带来启示。一体化示范区是江南水乡空间和人文特质的集中承载区,有7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和16片省级以上历史风貌保护区,且该区域同属江南文化圈。因此,他认为,要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在总体延续江南水乡空间肌理的基础上,形成“河湖田镇村”融合共生的水乡单元,强化城乡整体风貌设计,加强对建筑形态和色彩引导。

  “人居模式方面,要探索产居、人文、生态协调共生的世界级水乡人居模式。” 段进说,江南水乡是中国传统典范,过去意义上就是粉墙黛瓦,新的江南水乡要考虑的是,如何把现代生活和既有的历史文化做一个好的融合,形成小尺度、低高度、中密度的城镇,在这里要做的不是一个大城市,而是一个城镇群,或者是以镇为特色的群。

  一个好的规划,可以激发一个地区澎湃的动能。作为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展示区,江南水乡客厅的规划建设也参照了雄安新区的运行办法——面向国际招标。

  在开发者大会上,江南水乡客厅设计方案正式面向全球征集,邀请国内外具有国际经验和高水平设计能力的单位参与。“既要江南风,也要国际范。” 段进说,就是要运用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实现水乡客厅区域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集中展示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成果。

  那么,被寄予如此高期望的江南水乡客厅该如何建?段进表示,要将转型改造和创新相结合,推动绿色一体化产业发展。比如依托金泽镇区、汾湖高新区东部片区以及嘉善北部片区等既有镇村人居聚落,以存量改造和新建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嵌入区域级、标志性的创新服务、会务会展、文化创意、科教体验等功能项目,呈现出面向未来的生产生活场景。

  “把生态绿色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段进认为,在这一点上,雄安新区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为示范区发展“打了个样”。未来,水乡客厅将围绕“一心三园、三区三道”的总体空间结构来建设。“一心”观江南意象,将建设船厅院落模式的一体化会展馆、单轴型水乡聚落模式的会议村;“三园”将打造水乡湿地、桑基鱼塘、江南圩田三个主题展示园;“三区”将集创新聚落,汇聚一批创新活跃、引领未来的高科技产业;“三道”则通过蓝道、绿道、风景道等水陆交通组织链接水乡风景。

  “江南水乡客厅体现了跨省域、最江南、超级都市圈的特征。”段进说,可以预见,这里将成为一体化高质量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区。

  王凯:以新理念 谋新发展

  作为最早介入雄安新区规划的机构之一,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如今又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开发者联盟成员单位之一。参与了新区和示范区的规划后,中规院院长王凯表示,新理念引领是两者建设的一大共同点——其中包括绿色生态、创新驱动等各方面的引领。

  “都说规划是龙头,但规划的核心是理念。”王凯认为,有了这些好的、新的理念才能有好的行动,有好的行动才能有好的结果。

  以创新发展为例,雄安新区不仅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还提出要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的制造业和中低端的第三产业。同样,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创新发展上,也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布局未来,加速发展融合型的数字经济、特色型的服务经济、功能型的总部经济等。

  “雄安新区和一体化示范区在发展动力上各有特色。”王凯分析道,雄安新区的定位是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地,自然很多功能性的内容是植入式的;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要求实现一体化的社会经济基础、一体化的发展示范,更加需要质量、动力、效率在体制机制上的重大改革。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王凯说,也因此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发展更需要激发各类开发主体的活力。示范区的规划里就提出,示范区内培育、形成一批企业总部和创新中心,通过自我的力量来加速发展。此外,示范区在重塑市场主体和政府的关系上,也不断发力。这次成立的开发者联盟就集合了各种市场主体、智库,旨在推动、倒逼这种转型的加速。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城市韧性安全引起更多关注。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也包括公共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管理的韧性和安全。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新理念要求我们,更多地考虑城市抵御各类风险的能力,其中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和一些社会重大事件。

  在王凯看来,要实现城市更高的韧性和安全,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可以借鉴雄安经验,以低尺度、微循环为特点,发展小街区、中低密度的城镇集群;不再一味地追求高楼大厦,让城市的发展与自然风光较好地融合,营造一个绿树掩映下的城市。

  “雄安新区和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理念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但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做法。”王凯说,一体化示范区位于三地交界处的发展末梢,它的发展将是把经济洼地打造成为价值高地的过程,尤其要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创新绿色发展的新高地。

标签: 长三角;新区;示范区 责任编辑: 金林杰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做出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