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小区改造后的小公园。
月季小区改造后的车位。
鄞州区有515个住宅小区,其中建成于2000年以前的老旧小区有70多个。这些老旧小区大多“灰头土脸”,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这两年,很多小区都在经历老旧小区改造的“阵痛期”。
今年是鄞州区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截至本月,全区累计改造老旧小区103个,总建筑面积达828万平方米。
在东柳街道,今年有7个小区同时实施“老旧改”,这个街道三年累计改造16个小区,总投资超7亿元,已完成改造面积230万平方米,惠及2.5万户居民、604幢房屋,是鄞州区“老旧改”总体量最大的街道。
老旧小区改造,改的是基础设施,折射的却是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面对如此大的旧改体量,这个城区街道先行先试,摸索出了一条“老旧改”的全流程模式。
月季小区5个多月竣工验收 东柳街道三年改造16个老旧小区
白色外墙焕然一新,停车位整齐划一,居民在广场休闲锻炼……位于东柳街道的月季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末,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曾经,这里外墙老化、线网乱拉、配套缺失,居民抱怨声不断。5个多月时间,月季小区顺利完成旧改,成为今年鄞州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旧改小区,曾经的“老破小”变身“新家园”。
“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有了家门口的花园和凉亭,连健身场地都有了,感觉又搬了新家。”有居民这样感慨。
在“老旧改”期间,月季小区业委会主任张珺“临危受命”,带着一支“红色业委会”全程参与其中。“哪里要改造,怎么改,都是业主说了算。”从前期征求民意到“五方会谈”,从上门走访到沟通协调,业委会带动居民自治,成了“老旧改”中的一股硬核力量。
东柳街道是一个建成25年的城区街道,房龄在20年以上的小区占半数以上。三年来,这个街道累计改造16个小区,今年,该街道的中兴小区、锦苑小区、引凤花园小区等7个小区启动“老旧改”。
建成19年的联通家园将沿河景观步道改成了儿童乐园,到年底小区孩子们就能拥有家门口的游乐场了;建成20余年的中兴小区,顶楼漏水现象时有发生,这次趁着“老旧改”,施工人员正在进行漏水维修……这些老旧小区,将在改造中迎来华丽转身。
避免“老旧改”走弯路 推出全流程规范化手册
5个多月时间,完成一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这速度背后是很多人的凝心聚力。
在老旧小区,“停车难”是普遍问题。走进月季小区,整洁开阔的路面,两侧车辆停放有序。而在几个月前,这里乱停车现象很普遍。
“改造过程中,各式各样的矛盾接踵而来,《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化流程手册》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东柳街道月季社区党委书记沈玉莹说,光是停车位问题,他们就多次调整方案,召开现场协调会不下10次。现在,小区的停车位从原先的112个增加到194个,基本上能满足小区居民所需。“小区6月份开工,10月下旬就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提前了整整两个月,居民满意度很高。”
“在老旧改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共性问题,起初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一点点梳理经验。”东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鹏程介绍,今年上半年,街道在鄞州区率先出台《老旧小区改造规范化流程手册》,包含意见征集、施工流程等13项规范化指导意见,从方案比选到居民动员再到过程监管等,全流程覆盖老旧改过程,针对性很强。
老旧小区改造,不光要“改”与“建”,更要“治”与“智”。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将原本分散在水利、市政、住建、消防等部门的各个专项工程统筹在一个平台,把项目打包成一次立项集中改造,实行“最多改一次”,把对居民影响降到最小。该街道实施专班化工作机制,针对急难愁盼问题集中力量解决。今年7个小区实施“老旧改”,街道就成立了7个专班,建立部门、街道、施工单位三方联席制度,强化“物、居、业”三方联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进一步提速增质。
家门口打造“精神家园” 在“老旧改”中植入艺术改造
老旧小区改造,大多集中在外立面粉刷、屋顶修补、雨污水管改造、防盗门安装、停车位改造、绿化补种等方面,但面对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提升还远远不够。如何在“老旧改”过程中,在提升硬件的同时,利用艺术媒介做好存量空间的释放,实现居民精神共富,东柳街道一直在尝试“做加法”。
以前,园丁小区87弄有一个破旧的凉亭,趁着这次“老旧改”,社区把破旧的凉亭拆了,取而代之的是廊架、花草、沿河步道……社区还打造了一个“外公的小花园”,这里的盆景都由居民提供,他们负责日常养护。现在,这里成了居民日常休闲聊天的好去处,以花为媒,其乐融融。
原先太古城小区内的闻江岸河沿岸护栏破损严重,两旁杂草丛生,蛇虫鼠蚁时常出没,一度成了小区的卫生死角。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如今这里成了“邻里畔时光运动带”。沿河栏杆全部换新,新增了休息的凳子、鹅卵石小路,居民都喜欢去那里散步。
在东柳坊小区793弄,原先的企业宿舍楼配套车棚打造成了“体育in巷园”。700多平方米的空间,新增乒乓球台、滚轮等运动器械,还有半圆形小剧台、长椅、敲击音乐装置等设施,成为小区的网红打卡点。
【专家说法】
上海市委党校现代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甬上社区研究院特聘专家何海兵:
东柳街道在鄞州区体量最大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探索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道路,将民生工程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赢得了民心。具体来说,在老旧改中,东柳街道突出了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居民参与。在改造的过程中问需于民,征求居民意见,多次开展协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要求体现在改造工程中;二是注重规范流程。出台老旧小区规范化改造手册,针对性强,实操性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实行最多改一次,体现了改造的精细化和一体化;三是营造社区文化。改造消极空间,体现友好性和交互性,从而激活空间,实现硬治理和软治理的结合,塑造社区文化,增强社区的温度以及认同感和归属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