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滕蓉 县委报道组 刘婧)去嵊泗海洋文化中心找舒信虎时,他正在开会。会议室里坐了十来个人,记者朝里探头,一眼就认出了头戴那顶标志性鸭舌帽的他。记者第一次见到舒信虎时,他作为嵊泗渔歌传承人,在嵊泗渔歌MV发行仪式上发言,也是一顶卡其色的鸭舌帽,一身白色T恤衫,干净朴实。
舒信虎热情地领记者来到办公室。陈设非常简单,一张办公桌,桌上摆了一台电脑,一盏台灯,还有一些书稿,背后则是一排各类奖项的奖牌。
“我以前是个渔民。”这是坐定后,他与记者对话的开场白。
从渔民到渔歌传承人:
我要写我的渔民兄弟
年近七旬的舒信虎是土生土长的嵊泗五龙乡人。那个年代的人们,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不少人没读几年书就辍学工作了,舒信虎也不例外。
舒信虎16岁就出海当了渔民。海上漂泊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年,这十年里,舒信虎跟着渔民兄弟风吹日晒,接受大海的馈赠,也经历海上的风波。“苦哇!当时一年只能上岸半个月左右,在海上要承受各种危险。”舒信虎回忆起捕鱼的岁月,仍旧觉得那些艰辛历历在目,“所以我那时就有一股冲动,一定要把咱们渔民兄弟的苦与乐都告诉大家。”
终于,舒信虎的愿望有了着落。
1975年2月,会拉琴、唱歌的舒信虎被聘为五龙公社文化站站长,后又调到县文化馆。吃文艺饭并不容易,舒信虎文化程度不高,他明白自己需要恶补。“我就从词典开始学!”舒信虎顺手从桌上拿了一本词典说。记者这才注意到,他的办公桌上,足足有七本词典,书脊松松的,显然常年翻阅。翻词典、钻图书馆……舒信虎一度为了自学谱曲作词废寝忘食。
他第一首获省级金奖的作品《三月三 捡螺歌》就在这个期间被创作出来。“三月三,黄螺爬上滩。阿拉舟山渔民的渔谚嘛,这首歌就这么来的。”舒信虎的十年渔民生涯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给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聊起这首歌的曲调,舒信虎来了兴致,他告诉我,《三月三 捡螺歌》曲调改编自黄龙乡渔民劳动号子,由于嵊泗每个乡镇的渔业作业方式都不太相同,渔歌号子也就不同,比如他的老家五龙乡,大多采用可活动的渔网,而黄龙乡则更多使用固定式的渔网,捕捞方式不同,喊的劳动号子也就不一样。
“我还写过小品、诗歌、曲艺,各种各样门类都尝试过,但主题从来不变,那就是我的家乡,我的渔村,我的渔民兄弟。”舒信虎的声调有些激昂。
越写越有信心,一度,舒信虎的作品只要投上去,就能获奖,有不少还在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了成绩。
“后来我有一点膨胀。”舒信虎坦言,他当时琢磨着,是不是应该“赶赶潮流”,写一些其他题材,他觉得作品想要传播出去,应该写一些贴近海岛外群众的东西,受众面会更广。然而,这次投上去的作品全部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这一试,就如同一盆冷水,一下子浇醒了舒信虎。他突然意识到,渔村、渔民才是自己创作的根。
从普通话到嵊泗方言:
原来这才是接地气的路子
2005年对嵊泗渔歌来说,应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那年,嵊泗第一首方言渔歌诞生了。
那年夏天,县文化馆准备举办一台文艺晚会,邀请了好几位歌星来助阵。馆里的领导和舒信虎商量:“咱们能不能也拿出一个渔歌节目来?”
舒信虎没多想,一口便应下了。
创作了那么多首歌,不管是获多大奖,他发现老百姓对这些作品的反应都非常冷淡,传唱度不高。思来想去,舒信虎打算尝试用嵊泗方言写渔歌,而这台晚会正好让他的新曲试试水。
演出当晚,望海广场上人潮涌动。舒信虎早早就等在台下,听到主持人报幕:下一首歌,《哥是舢板妹是缆》。他心里暗暗紧张。
年轻的本地歌手沈亚球和弟弟沈利兵盛装上台,沈利兵举起话筒,伴着轻快的音乐,一句嵊泗渔歌悠扬出声:“阿哥囝呀阿哥囝……一更里来月上山,南风轻番番,约好了我的妹妹呀,相会大沙滩……”
场下的观众们听得迷了,听得醉了。曲终,台下掌声热烈。
那一刻,舒信虎心里暗想:成了!
果然,没几天这首歌就风靡了嵊泗的大街小巷。老百姓们说不出歌名,可那一句“阿哥囝”,似乎都能哼出个调子来。蹬三轮车的师傅,拉着客人,哼着“阿哥囝”;小饭馆里的服务员大嫂,端着盘子,哼着“阿哥囝”;公园里闲坐着晒太阳的阿伯们,也哼着“阿哥囝”……
舒信虎知道,自己的路子走对了。
第二年,舒信虎趁势创作了方言渔歌《东西南北风》。歌曲参加当年的省音乐新作演唱演奏大赛,一举拿下了创作和表演双金奖。“我特地坐在评委们的后面,想看看他们的反应。”舒信虎记忆犹新,听了十来首悠扬婉转的江南曲调,评委们在沈利兵唱完第一句后,就被这首渔歌爽利豪迈的曲风吸引了。
嵊泗渔歌唱出去了,令舒信虎出乎意料的是,嵊泗渔歌不仅唱到省里,还唱到了全国。
2007年,舟山渔老大李科平参加2008年奥运火炬手全国选拔赛,决赛环节,一曲《东西南北风》给力助阵,李科平顺利成为奥运火炬手,嵊泗渔歌也在全国唱响。
从静态非遗到活态文化:
让渔歌融入人们的生活
舒信虎办公桌背后的台子上,大大小小的奖牌逐渐拥挤。
2009年,嵊泗渔歌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舒信虎的视野也慢慢变大:我想把嵊泗渔歌传承下去,打造成舟山的文化品牌。
怎么传承?他两眼一抹黑,全靠自己摸索。
“首先要积累作品吧。”他总结,单靠几首渔歌,是成不了一个文化品牌的。于是,一首首精品渔歌随之而出,《摇橹谣》《阿拉舟山人》《带鱼煮冬菜》……
10余首渔歌产出后,他又觉得需要理论支撑,于是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和采风所得,陆续写了10多篇论文。“我还办了两个讲座,一个是舟山渔歌赏析,另一个是渔文化解读。”为了嵊泗渔歌传承,舒信虎做了各种努力。
这几年,他把目光放到了“活态文化”上。
“活态文化?”记者疑惑。
“对!”接着,舒信虎给记者讲了《带鱼煮冬菜》的故事。
《带鱼煮冬菜》是一首几乎每个嵊泗人都能唱几句的渔歌。创作这首歌很偶然,某天,舒信虎吃饭时,桌上正好有道带鱼煮冬菜,这一下子把他的记忆拉回到那段在渔船上的日子。“那时候,十天半月只能吃鲜鱼蘸酱油,遇上冰鲜船最开心了。”舒信虎回忆,拿鲜鱼换些萝卜、冬菜,放在一起煮,带鱼的鲜与冬菜的爽脆相交融,是海上难得的美味。
这首歌一出,很快就火了,连带着这道菜,也成了嵊泗饭馆的必点菜。传唱度之高,让舒信虎突然意识到,渔歌传承如果能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里去,活态地传承,效果一定事半功倍。
于是,他开始推广渔歌进校园、进社区、进文化礼堂。如今,菜园镇三小每周都安排了渔歌课程,五龙乡边礁岙村的居民每周都能去社区文化礼堂,跟着专业老师学唱嵊泗渔歌,五龙乡猪年村晚,这些学员们还排演好几首渔歌合唱节目,赢得满堂彩。去年,录有舒信虎13首作品的渔歌MV专辑正式发行……
嵊泗渔歌渐渐成了当地的一张音乐名片,但舒信虎觉得还不够。最近,他想把渔歌打造成卡啦OK和广场舞,以娱乐的方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去。
“让阿拉渔歌有生命力地传承下去。”说这话的舒信虎,目光灼灼。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