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多地考察,并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半年多来,我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浙江日报推出《总书记浙江考察地回访》系列报道,循着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浙江的足迹,以融媒体报道形式,展现之江大地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丰硕成果。今天推出第三篇《宁波舟山港:“硬核”力量书写一流答卷》。
金秋的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海上巨轮穿梭、陆上集卡往来,一派繁忙。全球各大集装箱班轮公司的五彩集装箱堆垛层层垒砌,勾勒出港通天下的壮阔图景——这个东方大港内联万户千家、厂矿企业,外接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物流的重要枢纽。
就在今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听取港区情况和复工复产情况汇报,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暖心鼓励,春风化雨,让数万宁波舟山港人倍感振奋。历经疫情冲击和贸易摩擦,宁波舟山港扛起使命担当,不负重托、乘风破浪,坚定不移朝着打造世界一流强港新标杆的目标进发。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9月,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0236万吨,同比增长10%;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8%。今年前三季度,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88709万吨,同比增长4.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3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0.5%;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双翻红”。
“翻红”背后,是宁波舟山港不忘嘱托,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助推物流体系和全球产业链恢复的坚定决心与澎湃动力。
逆势突围发力双循环枢纽
疫情对港口集装箱业务冲击巨大。“眼看着集装箱吞吐量在今年初一路下跌,当时心里确实捏了一把汗。”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剑宏说。
就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3月29日总书记冒雨考察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的场景,毛剑宏至今仍历历在目。总书记的一番话振奋人心,更为港口突围及下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随着3月份全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宁波舟山港把“稳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实施“稳增长、创优异”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复工复产,集装箱吞吐量降幅逐月收窄,并于6月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第三季度,宁波舟山港持续“逆袭”,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一路攀高。
逆势上扬的曲线,见证了这个“全球第一大港”为畅通双循环付出的巨大努力。
就在今年8月,世界最大铁矿石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和世界前三的铁矿石供应商力拓集团先后来宁波舟山港合作开设磨矿中心和混配矿基地,加工和混配来自全球各矿点的铁矿粉,再分销给国内诸多钢企,进一步提升了宁波舟山港在全球铁矿石贸易中的枢纽地位。全球最大“港”和全球最大“矿”合作,不但把矿山从大洋彼岸搬到东海之滨,更进一步优化了铁矿石供应链,降低了国内钢企的生产运输及环保成本。
宁波舟山港与全球集装箱干线船公司的战略合作也不断推进,截至9月底,服务国际循环的远洋干线达111条,占航线总数的44.4%;充分依托全省海洋港口一体化优势,发挥“北翼”嘉兴港和“南翼”温州港、台州港辐射浙北、浙东南以及闽赣部分地区的作用,促进乍浦线、温州线、大麦屿线等多条内支线箱量稳中有升。
在国内大循环方面,宁波舟山港持续织密海铁联运、江海联运、海河联运等物流服务网络,在保证电煤迎峰度夏、铁矿石汛期保供的同时,深耕中西部腹地,发挥“铁+港+船”优势,打造精品海铁联运班列,今年前10月,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已超去年全年。
进一步挖潜国内市场,拓展海铁联运的发展空间。当交通运输业遭遇疫情,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海铁联运异军突起,挑起外贸物资运输的大梁,成为物流体系和全球产业链加速恢复的重要支撑。截至9月底,宁波舟山港已拥有海铁联运班列17条,业务范围涵盖15个省份56个城市。
三艘巨轮同时挂靠穿山港区 拍友 汤健凯 摄
高效建设“硬核”实力筑大港
9月8日,一只身披红绸的集装箱被吊起,并稳稳地装上一旁的集装箱货轮。至此,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历年集装箱吞吐量累计突破1亿箱。注视着这一历史性时刻,北三集司操作部经理蒋海江深感自豪。
而就在与港区一路之隔的铁路穿山港站,自4月15日正式启用以来,一声声鸣笛日夜响彻天空,湖州班列满载着办公桌椅等“中国制造”从这里出海。
“火车开到码头边,实现了‘一带’与‘一路’在穿山港区的无缝对接。为保障生产,运行前期我们坚持‘一车一总结’,对在生产作业中发现的卡点、难点逐个攻关。”蒋海江介绍,紧跟市场需求加速业务拓展,8月19日,铁路穿山港站开启海铁联运“一天两班”运行模式,9月的业务量已突破8800标准箱,创下了单月新高。“为港站新配备的4台新龙门吊中的两台已于10月投用,另外两台正在加紧组装,有望11月底投用,港站作业能力正在进一步提高。”蒋海江说。
港口要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是基石。“总书记叮嘱,要坚持一流标准,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今年是集团开发建设的丰收年,一大批项目迎来了重要节点。”在浙江海港海洋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陆豪杰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各项目的“建设作战图”。他说,尽管疫情导致许多项目停工近2个月,但大家都全身心扑在一线,抓进度、稳工期、精管理、保供应,“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奔赴哪里。”
延绵的东海岸线上,日夜奋战建设忙。6月1日,浙江海港北翼港口三大工程同时迎来关键节点;7月28日,北仑港区通用泊位改造主体结构竣工;8月28日,大浦口集装箱码头两个泊位同步开工;10月26日,全省在建最大矿石码头水工主体结构全面完工;11月2日,梅山港区6号至10号集装箱码头工程8号泊位等6个单位工程集中交工……不久的将来,这些新码头都将成为宁波舟山港发挥“硬核”力量的重要支撑。
总投资约79亿元的梅山港区6号至10号泊位是目前国内在建等级最高的集装箱码头。项目整体建成后,加上已投用的1号至5号泊位,梅山港区年集装箱吞吐量可超1000万标准箱,有望成为继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之后全球第4个“千万箱”级码头,届时宁波舟山港将拥有两个“千万箱”级集装箱码头。
与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相邻的是我省在建的最大矿石码头——穿山港区中宅矿石码头,目前工程二期水工主体结构全面完工。该工程设计年吞吐量2000万吨,总堆存能力100万吨,建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宁波舟山港东北亚重要的铁矿石中转基地地位。
目前,宁波舟山港仅在宁波就有生产泊位350个,其中10万吨级以上32个。这成为了这一世界大港澎湃前行的“硬核”力量,有力支撑保障其世界一流强港建设。
建设中的中宅码头二期 拍友 陈群枥 摄
科技强身不负嘱托奔一流
11月初,记者再次走进宁波舟山港梅山港区,远远望去,伫立在码头边的龙门吊、桥吊队伍又庞大了。“这两天,刚有6台‘无司机室’远控自动化龙门吊完成卸船,正处于模拟作业测试阶段。那边4台全新的远控自动化桥吊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张碧波告诉记者。
梅山港区是宁波舟山港打造智慧港口的先行者。近年来,梅山港区按照打造一条作业链、构建一个操作平台、铺设一张智慧网的目标,全力推广桥龙远控、智能理货、无人集卡等技术。今年5月,宁波舟山港集团与浙江移动、上海振华重工、华为公司签署5G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宁波舟山港“5G+智慧港口”的应用;与宁波海关推出“5G+AR”全景监管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港口智慧监管及物流自动化水平。科技强港的“智慧羽翼”逐渐丰满。
记者看到,操作司机坐在办公室内远程控制着6号和7号泊位上的8台远控桥吊,将货轮上的集装箱卸载到集卡上,随即运送至远控龙门吊堆场,同样在远程指令的调配下自动完成吊装作业,整个过程紧密衔接、高效运转。
“以前不管刮风下雨,司机都要爬到港口岸边几十米高的设备上去作业。如今,他们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远程操作设备就行。”和集装箱打了20多年交道的全国劳模、大国工匠竺士杰,感慨眼前的这一变化。如今,竺士杰正在努力钻研新技术、新装备。“装备水平高了、技术进步了,更需要技艺精湛的操作人员。”他说。
曾多次当面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竺士杰,始终记得今年春天,总书记在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的嘱托——“发挥好劳模作用,带出更多的劳模。”
建一流强港,有了一流设施、技术,还要有一流管理、服务,而这离不开一流的员工和团队。如今竺士杰的主要工作是培养更多优秀的桥吊司机,满足宁波舟山港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需求。就在前几天,全国的港口起重机械操作工技能大赛在宁波舟山港举行,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获团体第一。
竺士杰正推动利用大数据统计监测每个司机的真实操作效率,同时通过3D动画与动态实景模型培训,提高司机单兵作战能力,提升整个团队的技能水平。“竺士杰桥吊操作法”仍在不断升级。“如今已是3.0版了。”竺士杰说,把自己的绝活分享给更多同行,培养更多的大港工匠,是自己身上最大的责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