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浙江》中有一个回忆习近平同志指导绍兴工作的片段,其中谈及这样一个细节:
2005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到绍兴考察。在考察的路上,习近平同志问起当时绍兴市委负责人会不会背诵《兰亭集序》。他指出,《兰亭集序》《钗头凤》这两篇作品的写作地点就在绍兴,要求绍兴党政领导把这两篇作品能背下来。
“作为一地的党政领导,一定要了解当地的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传统经典名篇,有些还要下功夫背诵,把这些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习近平同志这样说。
关于《兰亭集序》,大家多多少少总能背上几句,但要将通篇324字一字不错地背下来,还是有一些难度。不仅如此,它看似与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并无直接相关。
那么,习近平同志为何要求地方党政领导背诵《兰亭集序》?来品品这段话背后的三个关键含义。
一
第一个关键点,“《兰亭集序》”。千古名篇《兰亭集序》,是绍兴最具辨识度的文化标识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书法文化的不朽篇章。
说起它,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天下第一行书”,书法作品中的佼佼者。虽真迹难觅,但众多书法大拿的摹本以及各种传说,又为其增添了许多光环。
不仅如此,它还声名在外。近日,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萨·克里斯托福雷蒂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太空摄影作品,就配上《兰亭集序》中那句描绘宇宙景观的古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从“宇宙之大”的欢乐宴集,转向“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生死哀叹,最后提振到“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生命哲思,王羲之以短短的篇章,写尽了中华文化的灵动飘逸、清丽深沉。
如今,永和九年的盛会虽早已画上休止符,但在漫长的岁月里,它却持续滋养着世人的精神世界。正如《兰亭集序》结尾,王羲之以那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作为结语,一语指出穿透时空的人文之力。
不仅是《兰亭集序》,《钗头凤》及《礼记》《左传》《战国策》《史记》等等,皆是如此。与《兰亭集序》一同被习近平同志提及的《钗头凤》,将诗人陆游与唐琬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两人的故事,因为这一名篇而流传千古。
一部部文化典籍记述了一地一城的历史沿革、风俗物产、民生百态,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熟悉名篇名章,不仅能看见山川之美,更能体悟此中真味,与古人、与历史神交,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从而生发出对民族文化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自信力量。
二
第二个关键点,“历史沿革、历史文化、历史人物和传统经典名篇”。这其中自有一层深意:要通过背诵,激励地方领导干部了解历史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了解民族文化精粹,把握好历史的温度、文化的厚度,才能从中汲取知识智慧和精神能量,才能拥有昂首阔步向前的气度和高度。
习近平同志对历史文化情有独钟。1969年,不满16岁的他从北京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村里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这个瘦高的后生有两个很沉的箱子”。直到与他相熟了之后,他们才知道,两个箱子里,原来装的满满都是书。
“那个时候,除了劳动之外,一个是融入群众,再一个就是到处找书、看书。”习近平同志曾回忆道,“当时的文学经典,能找到的我都看了,到现在脱口而出的都是那时读到的东西。”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21年,在福建朱熹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
重视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党员干部熟记熟背文化典籍,更是源自共产党人自我砥砺、自我修养的传承与续写。
1958年,毛主席在河南考察时,跟前来汇报工作的南阳一位县委书记谈起“南阳诸葛庐”“二十八宿走南阳”,县委书记一问三不知。毛主席给他两条建议:身为一个地方官,第一要学一点地方的历史,第二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
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信,理应成为每一位领导干部、甚至每一位中国人对自身的内在要求。文化是天性,埋在每根神经、每个细胞中,虽经千年百载,仍能被和畅的惠风吹醒。站立在五千年文明大地之上,透过先贤饱含情感的文字,强大的力量便应运而生。
三
第三个关键点,“当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的发展是过去历史的延续。以史志拨开一地的历史细细寻觅,我们会发现它们承载着当地人的情感与记忆,塑造着这个地方独有的特质,点点滴滴汇聚成一方水土的精神内涵。
地方领导干部熟知本地典籍,是触摸历史、感悟文化,更是了解本地、了解自己,其必要性还在于将文化建设融于干部队伍建设、地方治理之中。
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领导干部在工作中需要解决困难、作出决策时,有必要从历史中吸收养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背后蕴含的经验智慧,从历史事实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寻找做好自身工作的启示。
比如绍兴,底蕴深厚,名人荟萃,除了王羲之、陆游外,还拥有治水英雄大禹、越王勾践、革命志士秋瑾、学界泰斗蔡元培、一代伟人周恩来、文化巨匠鲁迅等一大批名人资源,这一座座富矿在今天值得持续挖掘和发扬。
像越王勾践为绍兴留下了“胆剑精神”,今天的绍兴更要利用好这笔精神财富,既要卧薪尝胆、奋发图强,还要敢作敢为、创新创业,把绍兴人精明务实的性格与大气开放的气度结合起来,谱写新时期的“胆剑篇”。
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领导干部只有了解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并想尽一切方法使之发扬光大,才能为这片土地的发展创造新的历史,岂能守着如此金山银山而不自知?
历史、现实、未来一脉相通。优秀的历史文化穿越时空长河,其轻灵者幻化为多彩的夜空,供人们赞叹陶醉;其厚重者沉降为厚重的土地,给予人们无尽的滋养。“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寸土地,每一页光辉的历史。”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