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数学家之乡”是怎么炼成的

字体:
—2022—
10/26
07:58:00
2022-10-26 07:58:00 来源:浙江宣传

  有人说,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它是许多学科的基础,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作用。

  几日前,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数学及其应用前沿论坛在温州开幕,再次让人们把目光投向温州这个“数学家之乡”。

  近百年来,在数学领域的温州籍学者、教授超过200人,涌现出了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等一批里程碑式人物。甚至在解放初期,国内大学里的数学系主任,温州籍的就占四分之一。

  位于温州市区白鹿洲公园内的温州数学名人馆,该馆原为著名数学家谷超豪故居

  东海滨、瓯江畔的温州,为何能走出这么多数学名家?

  一

  说到温州,不得不提的就是永嘉学派。有学者认为,永嘉学派“事功学说”,是温州当地重视数学学科的一大原因。

  永嘉学派学者陈傅良说:“所贵于儒者,谓其能通世物务,以其所学,见之事功。”叶适更是直言:“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

  在这样的思想熏陶下,经世致用的精神、务实求变的学风,刻在了温州人的基因里。

  1896年,晚清教育家孙诒让和一批士绅贤达创办了瑞安学计馆,这是中国最早的数学专门学校之一。在《瑞安新开学计馆叙》中,孙诒让写道:

  “瑞安褊小,介浙闽之间,僻处海滨,于天下形势,不足为轻重。然储材兴学,以待国家之用,而出其绪余以泽乡里,则凡践土食毛者皆与有责焉,固不容以僻远而自废也。”

  藏于瑞安中学图书馆内的学计馆牌匾

  一时间,温州地区钻研算学的氛围相当浓厚。学计馆和后来的瑞安中学培养了温州乃至中国较早一批数学学科人才,其中大多成了当地教员,绘出了温州这一“数学家摇篮”的雏形。

  次年,孙诒让的学生黄庆澄创办了《算学报》,以宣传、普及初等算学为宗旨,是国人自办的第一份数学普及刊物。1899年,52岁的孙诒让创立了瑞安天算学社,这是中国现代最早的地区性数学学会,当时还举办了温州六县数学会试,相当于今天的数学竞赛。

  在中国现代数学史上,温州创造了许多个“第一”。数学家、《积分表》编译者徐桂芳说:“温州人得山水之灵气,刻苦踏实和勤奋好学蔚然成风,具有学习数学的基本素养。”

  渐渐地,温州地区形成了重视学习数学的社会风尚,并由此奠定了“数学家之乡”的基础。

  二

  温州数学家的使命,绝不仅限于实现个人的成就,更在于为国家之崛起而奋斗。

  彼时,中日甲午战争惨败,一批爱国志士主张维新变法,教育强国,“一切西学皆从算学出”的风潮渐起。重实用、求务实的温州有识之士认为“富强之源,在于兴学”,数学渐成“教育救国”思潮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清末民初,温州是中国最早兴起出国留学热潮的地区之一。有数据显示,1898年至1949年间,温州有397人出国留学,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学的就是数学。而这批留学生学成回乡之后,许多都献身于数学教育事业。

  图为1948年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合影,浙籍数学家姜立夫、陈省身、苏步青在列

  中学时期的苏步青,就遇到了刚从东京留学回来的数学老师杨霁朝。第一堂课上,杨霁朝没讲数学题,而是向同学们感叹:“当今世界弱肉强食,列强船坚炮利,对我们蚕食瓜分,中华民族亡国的危险迫在眉睫。要振兴科学、发展实业,而数学是科学发展的先锋,为了发展科学,必须学好数学。”

  一席话,让苏步青彻夜难眠。这个正沉迷于研读《资治通鉴》的孩子,改变了主攻方向,转而投向数学研究。

  个人命途与国家处境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在纪录片《百年巨匠——苏步青》的叙述中,刚刚从日本回国任教的苏步青,在浙江大学创办了数学系。在学生们印象里,苏先生的课不好上,“一旦被叫到黑板上,算不出来答案是下不去的”。

  不仅如此,在数学系每周一次的集体讨论上,苏步青提出三个要求,一要讨论当下最新最难的数学课题,二是报告人阐述的内容必须有自己的看法,三是研究必须坚持到底,不得半途而废。这样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即便是在浙大西迁时期,在日军轰炸下的岩洞里,数学讨论会也不曾中断。

  展示于苏步青故乡平阳县苏步青励志教育馆内的苏步青手稿,字迹工整隽秀

  “高标准、严要求”之下,苏步青培养了百余位学生,包括8位院士,学生的学生同样是桃李满天下,在我国的数学教学、科研攻关中贡献了重要力量。

  可以说,一代代温州数学家前赴后继,不仅在科学自立自强道路上不懈求索,也传承着胸怀家国、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

  在今天的温州数学名人馆里,姜立夫、苏步青、谷超豪三尊青铜塑像,让三代温籍数学家穿梭时空相聚。

  温州数学名人馆内姜立夫(左)、苏步青(右)、谷超豪(中)三位数学家塑像

  上世纪20年代,国内数学基础极为薄弱。姜立夫创办的南开大学算学系,是名副其实的“一人系”,而正是这个“一人系”,开启了我国现代数学一个崭新的纪元。

  针对温州为何多数学家这一问,苏步青曾解释,当年研究其他学科没有实验室等硬件,而数学的研究只要用功,有纸头便可。

  新中国成立后,苏步青有30多个学生在全国各个大学里担任数学系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方德植就是苏步青培养的第一届毕业生,而后方德植又培养了陈景润。

  苏步青晚年时,对学生谷超豪说:“我培养了超过我的学生,你也要培养超过你的学生。”而谷超豪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从教60载培养出了9个院士学生。他说:“我想,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直到今天,这些数学家前辈依旧影响着新一代的数学“新星”。

  2021年,一项复微分几何领域的“世界难题”被一位年轻的温州籍数学家陈杲攻克,也是在同一年,陈杲拒绝了美国优厚的条件,回国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今年7月,才28岁的陈杲摘得了ICCM数学银奖,这也是世界华人数学界的最高奖项。

  陈杲(右二)

  细数温州数学家辈出的原因,重视数学的社会传承、德学兼优的数学师资、刻苦实干的品性以及地处信息开放的沿海环境等都可归结其中。而在不少学界研究者和教育从业者看来,“情怀”和“传承”是其中核心要义。

  这份情怀,犹如浩瀚长空里的“苏步青星”“谷超豪星”,为一代代温籍数学家、为中国数学界留下恒久星光。这是“数学家之乡”的基因传承,亦是创新不停、求索不止的精神绵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