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警惕“以爱之名”的兜售套路

字体:
—2024—
12/07
15:02:30
2024-12-07 15:02:30 来源:浙江宣传

  近年来,网络平台上冒出一些号称能够诊治情感问题的“情感导师”,他们通过开设“情感课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等,为陷入情感漩涡的人带来帮助。但其中不少“导师”以所谓的个性化服务为噱头,变相推销高价情感咨询服务,牟取暴利。

  比如,有网友自曝自己就是“受害者”,在情感机构指导下尝试了各种复合方法,“曾两次付费,一次2499元,另一次1899元,机构承诺会有专业老师指导。但交了钱后,老师要么不回消息,要么说忙,没了下文。新加了一个所谓的‘导师’后,还是一样的套路”。

  不禁要问,网络“情感导师”真的靠谱吗?他们都有哪些套路?

图片

网络“情感导师”直播截图 图源:“潮新闻”微信公众号

  一

  一般而言,专业的心理或情感咨询师能通过在线倾听、共情回应、专业指导等方式,帮助遭受情感困扰的人们抚平情感创伤、提供决策参考。然而,互联网上越来越多“情感导师”提供的所谓指导服务,有时却更像是“以爱之名”引人入坑的陷阱。

  情感安慰成为“毒鸡汤”。一些“导师”提供的经典话术,听上去似乎符合逻辑,瞬间让人情绪价值拉满,实际上更多是在刻意迎合咨询者的情感需求,对情感挫折成因的理性分析与应对判断只是一带而过。比如,讲到感情中的付出时会说“爱你的人虽然只有100块钱,但一定会拿99块钱给你买玫瑰”;要年轻人明白“情感关系的本质是交换”“要像狮子和豹子一样主动”……这些仿佛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鸡汤”语录和“攻略”,大多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或许既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还可能加剧本就复杂且脆弱的情感矛盾。

  咨询分析陷入“套路王”。在一些直播间里,网友付10块钱就能与所谓资深“导师”连线。“导师们”会将客户发来的自身情况与对象条件逐条拆解,进行正负值赋分,生成即时性匹配指数图表,预测今后的婚恋走向,等等。

  然而,这类看似高大上的技术“绝活”就像用机器开展批量化“情感体检”,让感情仿佛成为流水线中的冰冷一环,有时不仅不能让情感之路走得更顺,反而摧毁了人性与感情中最值得珍惜的部分。

  解决方案更像“连环套”。从情窦初开时怎样“瞬间开启吸引模式赢得TA的好感”,到情场失意时如何“一周之内让对方回心转意”,再到深陷情感迷茫想要“快速结束备胎长跑成功转正”……在各类情感机构的咨询回复中,这些问题似乎永远都有“高手出招”、提供“一对一”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而一旦有人购买了“情感挽回”服务方案却没有医好情伤,“导师们”往往会将原因归咎于用户悟性不高、执行力不强等,表示需再次高额充值,定制升级VIP方案,让人逐步陷入“连环套”。

图片

漫画 图源:“法治日报”微信公众号

  二

  从年初爆火的“王婆说媒”,到年轻人纷纷付费连麦婚恋博主,再到《再见爱人4》等情感类综艺出圈,不少现象都体现出人们对情感话题的关注、困惑甚至迷茫。

  不可否认,受含蓄内敛的传统观念影响,一些人在遇到情感困惑时往往对身边人难以启齿。还有人在线下真正面对专业情感专家、心理医生时,或许出于“情感羞耻症”等原因,对自身情感状态的描述和表达无法做到客观全面,导致信息偏差,容易产生“情感误诊”的风险。因此,总有人抱着“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将视线转移到网络平台上。所以网络“情感导师”的存在,有一定必然性。

  但当网络平台上的情感咨询服务越来越风靡,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如此套路之下“定制”出来的爱情果实,真的甜蜜吗?

  其实,完全指望网络“情感导师”以旁观者清的姿态,像“全能王”一般对每一个人进行有效情感指导,显然并不现实。每一段感情都具有个性,也可能是错综复杂的,解决方案很难千人一面,即便是经过专家的专业指导,都未必能保证行之有效。

  尤其是当前网络上不少所谓的“导师”多靠自我包装、自我吹捧站上“C位”,实际上可能缺乏专业资质与背景,甚至为了兜售课程赚钱,还暗藏诱导付费、霸王条款等“陷阱”,容易让人赔了感情又扁了钱包。

  此外,有的“相亲分析师”嘴上说着“婚前教高嫁(娶),婚后教挽回”,实际上不仅没有真正引导人们剖析问题的本质、提高正确解决情感矛盾的能力,反而可能加剧性别对立、制造社会焦虑等,需要引起警惕。


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三

  人们常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情感之旅更是一场起起伏伏的冒险之路。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对待上述现象?

  “以爱之名”的兜售套路值得警惕。虽然很多情感问题并非没有“解药”,但这方“解药”绝非标准化的诊疗问卷、故弄玄虚的“深度评估”、套路重重的“框架协议”。身处情感困惑中的人们,在求助咨询的同时更应理性思辨,擦亮双眼、辨清真伪,莫让无良“导师”和机构“以爱之名”的服务套餐成为“勾魂蜜糖”。正如爱情不能买卖,情感问题同样不能只靠花钱求外力解决。

  “花开有期”的情感教育需要跟上。对于遭遇“校园里不许开花,毕业后被催婚催育”的年轻人而言,适当学习情感与心理学知识是必要的,但这不能指望靠网络“情感导师”来实现。如有高校开设的婚恋课程一座难求,“情感树洞”常常能够收集到许多困惑。学校与相关部门不妨顺应这一强烈的需求,在学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开设相应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年轻人形成更加完善的情感人格,找到正确且合适的亲密关系之道,而非在互联网当中盲目求索。

  “打败魔法”的行业治理必不可少。情感咨询不是新生事物,但这一领域的职业门槛、资质把关、平台监管等目前仍较为缺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该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营销、大数据算法等的“计算”。对此,不妨打开“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思路——如利用技术手段生成信用风险提示单,对相关人员的从业资质及所在机构进行自动审核、技术监管,让不良机构、商家无所遁形。同时,还可以建立畅通的投诉和纠纷解决机制,形成必要的行业自律。

  生活中并非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攻略”,也并非每一场情感危机都有可参照的解法。感情之路或许难以一帆风顺,但不妨像李娟在《我的阿勒泰》中说的“去爱、去生活、去受伤”那样,触摸真实的情感,获得内生的自我疗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好的“情感导师”应该是自己,少一些测评、少一些试探,多一些真诚、多一些勇气,最终的“通关秘籍”是以真心换真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