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山中有妙意

字体:
—2025—
04/14
10:36:48
2025-04-14 10:36:48 来源:浙江宣传

  春意盎然,山野间随处可见年轻人的登山身影,他们不仅为领略风光,还有寻找情绪共鸣之意。

  打开社交媒体,拥有千年历史的金华山,已然冒出了不少网红打卡点,年轻人纷至沓来。千百年来,这座金华人的母亲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诞生了流传于世的民间传说。上山之人,目的各异,大多被山中妙意所折服。

  登山要懂山。金华山的妙意何在?为何这座山屹立千年仍如初见,而今还刮起了“青春风暴”?踏春时节,正是登高远眺、情满于山的好时机,可邀三五好友,一探究竟。

图片

  俯瞰金华山

  一

  来金华山寻石看云,是体会山中妙意的好办法。

  金华山的最高峰大盘尖海拔1314米,整体山势不高,却有几个体会云海缥缈的好去处。

  比如,盘前村,这是金华市区海拔最高的村庄,因背靠大盘尖而得名。在这里,梅雨季节总能与云海不期而遇,翻滚的云气填满幽深的山谷。你若是驻足远眺,洒脱不羁之感必将油然而生。

  在大盘尖的另一头——武坪殿村,也是看云海的好去处。从这儿往东南方向步行,经过山径的蹒跚考验,又可在一山石前,看到云海翻腾,意境深远。此处的“灵龟眺海”,可以体验古人“决眦入归鸟”的心境。

  在金华山寻石看云,游客偶遇的每一块大石头,背后可能都有流传久远的故事。从“撞仙石”到“试剑石”“比武岩”,黄初平(即黄大仙)、朱元璋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的民间传说,为金华山的妙趣增加了更多神奇的色彩与历史的厚重。

  金华山的妙意,在山间探幽中可寻。且不说,叶圣陶老先生笔下的双龙洞,藏奇绝于洞天之中,早已闻名天下。“溪濑阡陌,互相经纬”的山路与幽谷,也成为各地游客驴友的向往之地。

图片

  金华山双龙洞洞口

  探幽能探得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答案。金华山虽然不算险峻,但石头上留着古人的诗句,林子里藏着神秘传说,山洞里还有许多没解开的谜团,最适合游客像古人一般,放慢脚步,在青山绿水间边走边想。

  如“北山四先生”之一的王柏,就在《长啸山游记》中,记录了沿着赤松山到丹山、山桥等金华山村的探险经历。这条古道曲径通幽,王柏详细描述了赤松山、赤松宫的特色风物,看来这山野之妙定是令他流连忘返。

  风景、胜地、故事、传说,早已在金华山融合为一体。山中妙意,顺着云海、山石、幽谷、溶洞,绵延数十公里。来金华山,或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或是休闲惬意寻放空,或是打卡访秘探奇绝。山中之景、山中故事,总有一款能成你的心头好。

图片

  鹿田书院

  二

  1289年,跟随文天祥抗元失败后,文学家谢翱在金华山北麓半山腰经历一夜雨水,写下了《鹿田听雨记》。满怀亡国悲愤的谢翱,在金华山的夜雨中,听到“滃郁浥隘,琤琮澎湃”的雨势,听出了“将必有与吾不异而深知此声者乎”的意境。谢翱纠结而来,释怀而去,遁迹浙东,成就了诗名。

  爬山是件累人的事,金华山山势不陡,却延绵不绝,“一径盘纡尽石梯”。走一段,酸胀感袭身,不可避免。但古今名人在金华山流连忘返者甚多,他们各有心事来此山中拜访游走,从留下的文献书画来看,他们中多数人,都如谢翱一般,在攀登中领悟与现实和解的方式。

  金华山之妙意,在精神治愈方面,堪称“文人优选”。

图片

  金华山风景 图源:“金华发布”微信公众号

  南朝沈约,以竹杖开路,登高望云,寻觅幽静。他求道的“夙心”最终在金华山得到求证,留下了“高驰入阊阖,方睹灵妃笑”的诗句。

  唐代的戴叔伦,在暑气中登上于金华山南麓的鹤岩山。诗人在此地感受到的是“六月凉”的舒爽,他迎风登高,于天地之间产生了乘坐仙鹤在碧空翱翔的美好想象。

  前文提到的王柏,苦心孤诣,弃功名求学,却找不到知己,倍感迷茫。在金华山王柏遇到恩师何基,得到了“会之真吾友也,望其不忘初心,奋其终身”的教诲,终有所悟。他与何基开启了承上启下的长达百余年的理学传承。

  来金华山的文人墨客,用这里的山川草木抚慰内心,以这里的鸟兽溪流温存人间冷暖,他们都在这里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故事。古往今来,为此山而聚者,各取所需,最终求得了心绪的圆满。

图片

  游客在金华山鹿女湖乘坐小火车

  三

  这座山可以很古老,也可以很年轻。

  身披四时轮转之美景,腹有森罗万象之气韵,若把金华山比作人,必是位内外兼修的妙人。这样的人,通常比较受欢迎,毕竟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调性等,在其身上总能找到一处落脚。

  踏春之际,进出的游人、车辆络绎不绝。热闹的“上春山”在此刻已然具象化。而随着“生长”于此的业态越来越多,一股“青春风暴”也正刮得生猛。从今年春节假日出游群体统计来看,中青年群体已成为金华山主要游客群体。25至44岁的游客占比达到43.70%。

  “城会玩”的年轻人,踏入这片山峦,能够释放真我,尽情“撒欢儿”。大白熊森林露营、趣野集、山泉私汤……从这些“青味”十足的名字里,就能嗅到金华山的年轻与时尚,也能想象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在林间支起帐篷,排列好一把把露营椅,伴着电磁炉上滋滋作响的烤肉声,漫谈生活中的趣闻与琐屑。

  这些场景给了金华山更多的烟火味,也让来到这儿的人们汲取着彼此之间的活力,感染上青春的热情。

  另外,也鲜有地方能像金华山这样,可以俏皮地说出:“来这里,请你尽情‘躺平’。”这是从双龙洞“卧船进洞”的独特方式中得来的“幽默”,也是这片地方能让时光“变慢”的魅力所在。

图片

  金华山网红打卡点之小冰岛

  就像许多年轻人来到这里也为休整一番,无论是去海拔818米的天空之镜,亲手“托举”桃红般的落日,感受余晖在掌心跳跃的温柔;或是漫步于鹿女湖畔,任由四周缤纷的花海与层叠的石浪将自己“包围”;还是在小冰岛打卡,为青春留下最美的瞬间……这些邂逅都会让你觉得这“浮生半日”没有白“偷”,在回归繁忙“社会人”的身份之前,且作一阵逍遥自在的“自然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金华山的妙意,在每个人眼中不尽相同,也许是几处奇石,也许是某段历史,又或许是一种生活方式。何不亲临此山,让这妙意未完待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