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天早上的西湖边,有许多人凌晨就守在那里,只为等一出“世纪朝霞”。位于浙江沿海最南端的苍南县,也从“世界矾都”的鹤顶山巅,向各地旅友发出盛情邀约:“看晚霞吗?来苍南!”
天空变化万端,常在不经意间造就“旷世美景”。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会主动仰望天空,也时常会为错过一片晚霞、一道彩虹而感到惋惜。有人说,孩子总能发现天空中的惊喜,而大人却总是“看不见”。
抬头看看天空,不单是一种浪漫情怀,也是在确认:人既需要脚踏实地的坚韧,也需要仰望星空的轻盈;既要有应对日常的智慧,也要有感知永恒的能力。当我们重新有了“抬头看看”的念想,其实就是在重建自我与世界、与时间的连接。所以,当天光漫过人间,请记得,看看天空也是一件正经事。
看看日出,它在说:别放弃,所有等待,都是为了光的登场。
黎明前,夜色总是最浓,云层可能遮住初光。然而太阳总会挣脱,从橘红到金黄,把天空一点点染亮。史铁生也曾摇着轮椅,看过雾罩的清晨,在困境中坚守让他领悟:“但是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
或许我们都有被生活按在谷底的经历,总觉得天再也不会亮了。但那些几乎熬不下去的夜晚、看不到希望的等待,就像日出前的灰暗——并非光不会来,它只是正在穿过云层。你此刻的坚持,是在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破晓”。当第一缕金光刺破晨雾时,你会懂得:那些等待并不是空耗,而是对命运的接纳,是为了让我们在晨光里,更珍惜地睁开眼睛。
抬头看看,东边已经泛起粉紫,别嫌天亮得太慢。
看看晚霞,它在说:别遗憾,今天虽结束,但已留下温柔的伏笔。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明明是白昼的落幕,却比正午更绚烂。这就是晚霞,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
晚霞绚烂的色彩令人心驰神往,却也有一种“结束”的怅然。就像人生路上,我们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面临一段陪伴的结束、一份工作的变动,这些经历或许让我们感伤,但往往也为下一个人生阶段埋下了伏笔。
所谓“结束”,其实是带着温柔的力量退场,为下一段开场积蓄能量。所以,能从天空中读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惆怅,还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豁达,在于自己的境界。只要心里装着明日晴空,晚霞就不是今天的遗憾。
看看彩虹,它在说:别怀疑,淋过一身雨,抖抖身上风霜,自有更美的风景在前方。
晴空万里的夏天,不会出现彩虹。只有雨后放晴,阳光穿过水汽,湿漉漉的天空才会出现美丽的“彩虹桥”。要是给这童话般的美景配上旁白,那应该是天空在说:“刚刚的雨,没白下。”
小时候,我们总以为彩虹是童话里的桥,长大后才明白,它更像生活的隐喻——这绚丽的桥是天空的禅意,淋过雨的人才能看得懂。就像歌里唱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那些自我怀疑的夜晚,都是生命里的雨。那些让我们狼狈的风雨,终将变成跨越阴霾的力量。
别怕被淋湿,雨停了,总有桥渡你去对岸。
看看月亮,它在说:别焦虑,月牙不圆,却能照亮深夜的路。
天上的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慢慢亏缺,循环往复。圆满总是暂时的,残缺才是更常见的姿态。
或许,我们追求的完美,也像满月一样短暂,而更常见的“不足”与“未达”,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毕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妨常思一二。这不是“躺平”的意思,而是启迪我们别焦虑,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对“一二”的自得上,而非紧盯着“八九”垂头丧气。以不骄不躁的姿态接纳不完美,并向着目标一点点补缺蓄势,努力长成一轮满月。
接纳残缺方能触摸完整,暴风雨后终将阳光灿烂。真正的强大,是在受伤处种下希望,让裂缝中照进光。就像月亮用“缺口”在提醒你:月牙不圆满,但也能照亮深夜的路。
看看星空,它在说:别迷茫,微小的光,也可以认真闪烁。
星星不像太阳月亮那样耀眼,许多星星,我们要眯起眼才能看见。但在户外露营过的你,一定难以忘怀,那亿万颗小星星凑在一起铺成的银河,在黑夜中给人带来的震撼。这旖旎的景象之所以能够形成,是每一颗星星都没有轻视自己微小的光,努力在自己的位置上绽放。
我们或许也很平凡,长大后,没能成为小时候立志要成为的英雄,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哪怕只是认真上班、好好吃饭、友善待人,也是在发自己的光。清洁工凌晨扫过的街道,早餐店升腾的热气,老师伏案批改的作业,缕缕微光凑在一起就成了绚烂银河。不必自怨自艾不如别人“亮”,你微弱的光芒也在被需要。就像银河里没有“多余”的星,世界上也没有“多余”的你。
或许你我都是繁星,相信自己,也终会璀璨生辉。
抬头看看,天空总会给我们慰藉或启迪。无论岁月与生活让我们负重几何,心底里,都还是从前那个少年,那个喜欢仰望天空、能从宇宙中汲取力量的少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