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宣传 正文

浙江宣传 | “大家一起吹吹牛,你却默默争一流”

字体:
—2025—
10/22
08:17:31
2025-10-22 08:17:31 来源:浙江宣传

  在地球村里,当一些国家仍在为短期目标而争论不休和徘徊不前时,中国正以“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硬核行动,将一个个宏大愿景转化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坚实足迹。

图片

9月25日晚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王杰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作业的画面 图源:新华社

  比如,在航空航天领域,有一个故事广为流传。

  2005年,《科学发现报》曾刊登过世界各国的探月计划表:

  日本:将于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让机器人做月球的“拓荒者”。

  印度:计划在2008年发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

  俄罗斯:新式登月飞船将在2005年夏天进行首次试飞。

  美国:再度登月的时间定在2015年,最迟不超过2020年,并且要在月球建设“多国太空站”。

  面对世界各国摩拳擦掌,中国当然也有自己的梦想,制定了“绕、落、回”三步走的探月方案:3年内,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图片

2024年11月13日,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的国家航天局“中国航天”展台,嫦娥六号任务取回的月球背面月壤样品首次向国内公众展出 图源:新华社

  2020年12月17日,当嫦娥五号实现九天云外揽月回时,网友们却发现:“我们到了,他们人呢?”针对中国言出必行、说到做到的作风,许多网友开玩笑说:“大家一起吹吹牛,你却默默争一流。”

  回顾上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多个国家联合打造国际空间站时,中国却受限于当时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有限的技术积累和尚未成熟的航天工业体系,难能有为。这背后,既有我国彼时综合国力的现实差距,当时我们确实没钱、没技术;更是美国出于地缘战略考虑,对中国的态度是不允许合作,说白了就是针对中国赤裸裸的技术封锁。

  更过分的是,2011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沃尔夫条款”。该条款明确规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将拨款用于与中国或有中方背景的机构进行任何形式的双边合作,并禁止任何NASA下属或使用的机构接待中国官方访客。其意图十分明确,即通过立法形式,全面阻断中国在航天领域接触与利用美国技术的任何可能,以此构筑对华技术壁垒。

  这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求人不如求己,唯有自身强大才是硬道理!中国必须坚定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难以想象,这一路上,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付出了多少牺牲,才在艰难困苦中自力更生、于挫折绝境中勇往直前。

图片

10月16日9时33分,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图源:新华社

  其实,新中国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如此。

  无论在战火纷飞的艰难岁月里,还是在物资匮乏、技术受制的艰难境遇中,中国从来都是挺直了脊梁,敢于宣示梦想,更勇于将梦想变为现实。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世纪蓝图。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这一路上,中国步伐从容、愈发自信。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经过十余年奋斗,发展成果惠及千家万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2015年夏天,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承诺:“我相信,如果各位选择北京,中国人民一定能在北京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2022年,当奥林匹克之光点亮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时,中国用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兑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在应对全球气候挑战中,中国积极担当作为。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曾经,我们靠“吃改革饭、走开放路”,实现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现在,我们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给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

  在时间的见证下,这些目标要么已经成为现实,要么正一步步走向现实。

图片

8月17日,在国家速滑馆举行的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4x100米接力决赛现场 图源:新华社

  中国人历来讲究“言必信,行必果”。毛泽东同志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那么,中国为什么总能“说到做到”?

  这背后,有“制度刚性”。中国之所以能“说到做到”,之所以能办成这么多大事、难事,根本上在于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构筑起一整套“如身使臂,如臂使指”的有机整体,使得全国上下步调一致、行动统一,能够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凝聚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

  这背后,有“接力惯性”。与西方的“拳击赛”模式不同,中国采取的是“接力赛”模式,通过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中长期规划,一代代人接续奔跑,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跑出好成绩。在实现民族复兴这场超级马拉松中,每年的全国两会共商国家发展大计,一年一个小台阶;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规划,五年一个大跨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坚持做长期主义者,用一程又一程的接力跑过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

  这背后,还有“承压韧性”。中国自古以来就遭受过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正是因为屡受磨难才锻造出中华民族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韧性。新中国成立以来,无论面对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面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围堵、打压,我们敢于战胜一切困难,从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练就了一身“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的钢筋铁骨。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在这个变乱交织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中国用干一件算一件、办一件成一件的最大确定性向世界表明:

  世间自有公道~

  付出总有回报~

  说到不如做到~

  要做就做最好~

  步步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宣传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