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农业技术工作人员成长为安徽省优质农产品基地管理站总农经师,再到省农科院副院长,高级农经师赵皖平已经在农业战线深耕30余年。
自2013年以来,赵皖平已连续担任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1月,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又被选举为我省出席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农业、农村和农民等方面的热点问题,一直是我这么多年来作为代表履职关注的重点。”赵皖平说,他发挥自身在行业的影响力及专业优势,为我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鼓与呼。今年全国两会,他已经准备好了多份关于“三农”方面的建议。
培育高素质新农人助推乡村振兴
“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类好的农村政策,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等,都离不开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素质。”赵皖平表示,调研结果表明,培养新农人是一项复杂、系统而又长期的工程,政策措施的实施从培养新型农民的目标来看,还存在一些差距。
“人才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政策不足。”他坦言,当前新农人培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地区年龄偏大的农民及留守人员,文化水平主要在初中以及以下水平,总体素质偏低,有一定文化和能力的农村新生代严重匮乏。“新农人培育当前主要依靠中央财政的支持,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有限,多部门数量不等的扶持资金存在扶持不均衡现象”。
“当前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综合性师资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实践创新能力。”他表示,新农人培育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体系优化不及时。不少地方在开展新农人培育中过于追求短期效应,求培育数量不求质量,求形式不求实质,新农人培育成效不明显。
“新农人培养构成了乡村人才振兴重要内容,高素质农民是核心力量,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新农人培养的短板影响了乡村人才振兴,需要探索出可行的路径,有效解决新农人培养问题。”赵皖平说。
为此,他建议,抓好主体培育,精准识别培育对象。根据乡村振兴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通过就地培养、吸引提升等方式,分层分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培育农业经营管理者,包括龙头企业老板、合作社社长等。也要培育种养能手,和社会化服务型新农人,包括农民经纪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人才。力求发展壮大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带动乡村人口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促进人才要素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同时,他建议完善组织体系,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健全产业体系,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激活要素资源,建立健全配套机制。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可适当扩大新农人的培育方向,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可将新农人的培育与文化振兴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式发展。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采取更加优厚的激励机制,实施“数商兴农”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乡村,促进农副产品直播带货规范健康发展,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
“明确新农人特殊扶持政策条件,改变“普惠式”农业补贴制度,出台独享性涉及创业兴农、风险支持、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综合性扶持政策体系,使有能力、有实力、有意愿的新农人真正能享受到政策红利。”他表示。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2011年我国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相继出台系列标准和实施意见。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
“然而,在调研中发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高标准农田落地为‘高大上农田’的现象依然存在,片面追求完成建设指标任务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建、管、用’协同的良性运转机制有待提升。”赵皖平说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规划2030年在建成12亿亩的基础上,把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
赵皖平认为,要加强规划引领,合理安排科学开发。统筹推进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要把耕地、道路、排灌渠道、排灌站、输电线路、生态环境等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更大程度地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的根本目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整合资源强化管护。运用遥感监控等技术,建立农田建设“一张图”和监管系统,促进高标准农田信息与国土空间、水利、承包地确权颁证等信息衔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好、监测好、管理好。
此外,他建议打造示范工程,保护耕地提高质量。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推行“高标准农田+农业企业+基地+园区”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坚持补短板、强弱项,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载体,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着力建基地、抓加工、促销售、延链条、强效益,培育一批集生产、加工、贮藏、冷链、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