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红军走过的雪山草地发生着翻天覆地变化
2016年09月26日 15:57:02 来源: 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徐中成/文 华小峰/图)从阿坝州红原县城出发,到日干乔湿地公园,短短40公里路程,一会阳光灿烂,一会大雨哗哗,雪山草地气候的复杂和变化无常依旧让人颇感无奈。

  80年前,红军在阿坝州翻越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人迹罕至的草地,先后召开10次政治局会议,转战停留16个月。这也是红军长征中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

  9月12至14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中央党史研究室指导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团走进阿坝。3天的行程中,来自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新闻网站、新媒体和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近60家媒体的70余名记者爬雪山、过草地,追寻红军长征走过的足迹,见证雪山草地脱贫攻坚的喜人变化。

  雪山脚下种上玫瑰

  “没想到这里还种玫瑰花。”12日,在小金县达维镇夹金村采访,采访团的记者们纷纷感慨。

  夹金村有“夹金雪山第一村”之称,全村104户418人,曾经以畜牧、挖药、种土豆为主。53岁的村支部书记曾发贵告诉记者,目前,全村有七八十户村民家种植了100多亩玫瑰。玫瑰不仅可以提炼精油,还能制成玫瑰茶、玫瑰醋、玫瑰露酒等产品,十分受欢迎。“每亩玫瑰产值在1800元左右,比种土豆翻了好几倍,划得着的很。”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后,来到了夹金村。曾发贵说,当年红军粮食极度匮乏,但都没去老百姓家乱抢粮食。用曾发贵奶奶的原话说就是,红军很听话,还唤村民为“老乡”。这也让当地村民从逃跑到逐渐接纳红军、拥护红军、帮助红军。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更要发扬红军长征精神,努力带领群众增收脱贫。”曾发贵说,夹金村距四姑娘山景区20多公里,随着巴郎山隧道的修通,结合旅游发展,今年全村还计划建农家乐,搞玫瑰花观光,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玫瑰花不仅是夹金村的主要产业。在小金县清多香玫瑰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全县共有1107户农户种植玫瑰4000余亩,其中包括了105户贫困户及88户“残疾人家庭”参与种植。

  80%村民搞起旅游

  红原县瓦切镇日干乔大沼泽,面积约250万亩,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左路纵队穿越草地北上的必经之路。因茫茫无际、渺无人烟,气候异常,被称为陆地上的“死亡之海”。

  “那时候,草地气候更为恶劣,雨雪风雹来去无常。”红原县史志办工作人员杜艳介绍,尤其是每年的5至9月是草地的雨季,年降水量的90%在此期间注入地表,使本来就泥泞带水的草原积水成沼,连绵成片,草原的危险也导致很多红军牺牲在这里。

  如今,这里已被列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开发区之一,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国家还投资3045万元,启动实施了日干乔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恢复湿地近8万亩,并建成了湿地公园。

  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美丽的草原湿地风光,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附近的瓦切镇德香村就有17户牧民建起了家庭宾馆和牧家乐。德香村牧民班玛俄热就是其中一个。前两年,利用宽敞的定居房,他搞起了家庭旅馆,“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20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万余元。”

  在两百公里外的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西索村一组,立足卓克基官寨和红军纪念馆资源,全村 80%的村民也搞起了旅游接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游客8万人次。”46岁的村主任金宝说,下一步,还要开发红军菜,吸引更多游客来。

  毗邻红军长征纪念牌的松潘县川主寺镇传子沟村,家家户户也搞起了旅游接待,游客不仅能体验红军文化,还能住藏家,吃烤羊,看民俗节目表演。“现在生意很火爆,忙都忙不赢。”村支部书记龙波塔说。

  创办长征干部学院

  12日,在小金县两河口纪念馆,一堂特殊的雪山草地党课正在举行。来自该州金川、小金、马尔康3县(市)的42名机关干部,身穿红军服,正在聆听老师讲两河口会议召开的历史故事。

  阿坝州长征干部学院纪委书记李劲告诉记者,接下来还要带学员体验爬雪山、过草地。

  为弘扬红军长征精神,锤炼干部坚强党性,去年6月,阿坝州依托“雪山草地”红色教育资源,创办了全国唯一一所在民族地区建立的长征干部学院,重点突出爬雪山、过草地等体验式教学,把“吃红军饭、穿红军衣、走红军路、尝红军苦、唱红军歌、扬红军魂”贯穿始终,受到了各地学员的普遍欢迎。

  “长征起点有井冈山干部学院,终点有延安干部学院,而红军长征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在雪山草地。”李劲说,通过创办长征干部学院,就是要挖掘蕴藏在雪山草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全方位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培训体系,与浦东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延安干部学院共同构建起东、南、西、北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满足当前干部教育特别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迫切需求,成为全国完整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有效补充。“目前,学院已承接各级各类培训班70余期,培训学员5500余人次。”

标签: 责任编辑: 吴盈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