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原总后勤部管理局顾问(副军职),1919年7月出生于四川省通江县,1933年2月参加红军,1935年5月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193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7年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毛泽东曾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以我们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结束。长征,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它将载入史册。我们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是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一万人了,留下的是革命的精华”。正是这批衣衫褴褛的红军将士,改写了中国的历史。近日,记者拜访了97岁的老红军张文,探寻她传奇而曲折的红色足迹,感悟红军将士的铁血担当。
“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被服厂共有6个班、100多名女战士,长征走到八里铺时,只剩下两个班”
历经战争与和平的岁月更迭,张文老人仍然保持着清晰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她说:“虽然80多年过去了,许多往事都淡忘了,但我永远记得长征路上的大哥大姐们,他们中许多人在行军、战斗中倒下了!”
征途漫漫。1935年6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后随即北上,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就是位于四川省宝兴县的夹金山。
一天夜里,红军将士打着火把开始爬山,张文与战友沿着一条泥泞小路往上爬,越往上山势越险。到达3000米以上的海拔时,山上狂风乱卷、冰封雪冻,大家把带的衣服全部穿上,还是冻得直打哆嗦。由于空气稀薄,张文感到呼吸困难,胸口像压了一块石头,十分难受,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得抬不起来。在离山顶不足3里的地方,张文两眼昏花、四肢无力,怎么也走不动了。排长刘文芝见状急忙赶上来,把她背的东西全部抢了过去,又叫来管理科长,两人用胳膊架着她,一步一步往上爬。
“到了山顶,天气异常寒冷,加上氧气严重不足,人倒下去就很难再爬起来。我亲眼看见,许多战友因为衣着单薄永远倒在了雪山上……”80多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张文依然历历在目,她们采取几个人抱团的形式行军,互相依偎尽力维持身体温度,互相提醒对方不要睡着,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地下了山。
作为红军女战士,张文与战友在长征路上尝尽了艰辛。“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被服厂共有6个班、100多名女战士,长征走到八里铺时,只剩下两个班。”老人深情地说,“比起牺牲在长征路上的战友,我们能看到新中国的诞生,能看到社会不断发展,是多么幸运和幸福……”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红军指战员凭着顽强的革命意志,每天行军60至80华里,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甘肃南部。据统计,红军长征过草地仅非战斗减员就过万。
“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你们就把孩子当作亲生女儿吧”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将士为了革命不得不舍弃后代,就有多少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故事。
长征路上,张文和洪学智喜结良缘。婚后生育了8个儿女,其中有5个出生在战争年代,但为了革命事业他们聚少离多,忍受着离别的伤痛,最让张文难忘的是当年迫不得已将大女儿送人的情景。
1939年6月,张文与洪学智的大女儿醒华出生了。不久,张文抱着女儿,随洪学智所在的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4团,前往太行山办学。转移途中必须穿越日军封锁线,带着孩子行军非常不方便,时任抗大校长的罗瑞卿以及洪学智多次做张文的思想工作,劝她把女儿送给老百姓。张文不同意,她明白扔下孩子就等于母女永远分别,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带走。洪学智见张文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
一天夜里,部队准备突破日军的封锁线。为了保证行动的隐蔽性,罗瑞卿要求所有带孩子的女同志要绝对保证孩子不哭、不闹、不暴露目标。张文骑在马上抱着孩子随部队行走,在翻过一座山头下陡坡时,不小心连人带孩子从马上摔了下来,女儿“哇”地一声哭叫不停。张文赶紧把奶头塞进孩子嘴里,但还是不能止住。正指挥部队前进的洪学智,听到孩子哭声后找到张文,下命令似地说:“把孩子留下吧!”张文一愣,继而着急地对丈夫说:“你,你怎么忍心……”洪学智说:“孩子的事毕竟是小事,部队的事才是大事。我们不能为了孩子,影响整个部队的行动。”
最终,含着泪,张文慢慢地把背上的女儿解下,交给了丈夫。她紧紧跟在丈夫身后,找到附近一户农家。洪学智指着女儿向老乡说明了来意,面对突然到来的不速之客,老乡十分紧张。张文接过丈夫的话说:“老乡,我们把孩子留下,你们就收下吧!日后革命胜利了,我们忘不了你们的恩情。如果我们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你们就把孩子当作亲生女儿吧!”
老乡答应了他们并接过孩子。黑暗中,张文再也控制不住情感的闸门,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扑簌簌地往下掉。
“我想,当时有多少红军的后代被留在老百姓家里,到后来能找回的只是少数,而我和学智是多么幸运,还能把女儿找回来……”张文深情地说,“很多战友直到牺牲也不能再看一眼自己的孩子,每次想到这,我就非常难受,他们顾全大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德值得我们一生铭记和致敬!”
“高擎长征精神火炬,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在长征中我曾3次过草地,那段艰难的经历至今难忘。”尽管年近百岁,但是张文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神情专注,为记者讲起那些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悲壮故事。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重新整编,分成了左路军和右路军。1935年8月下旬,右路军在毛主席的率领下北上,开始了第一次过草地。张文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被服厂随大部队从黑水、芦花出发,向班佑行进。
“草地绵延数百里,渺无人烟,沼泽遍布。我们呢,能吃的都在肚子里,能穿的都在身上,缺衣少吃,无医无药,每天都有战友牺牲……”老人介绍,第一次过草地由于没有经验,走的时间很长,饿死的、淹死的、病死的人很多,红军损失惨重。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从甘孜地区出发,进行第二次北上,这是张文第三次过草地,也是最艰难的一次。
“我们第一天就失去了一名战友……”据张文回忆,部队从甘孜出发那天,下起了大雨。经过一条河时,遭遇洪水,河水冲击力很大,被服厂的一名战士在勘察路线时不幸被洪水冲走,战友们沿途寻找,但始终也找不回来。过了毛儿盖,红军就进入纵深600余里荒无人烟的松潘草地。茫茫草地,没有道路,草甸之下是淤黑的沼泽,浅处齐膝,深处没顶,人只能脚踏草丛根部,沿草甸前进,老兵们总是让我们跟在后面,她们则在前面探路,每天都有战友陷入泥潭中不幸牺牲。
“正如《长征组歌》歌词所描述的: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当时真实的环境要比这还苦,但为了胜利,大家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回头看来,长征就是一部用生命写就的慷慨壮歌……”
在长征途中,张文多次遇险,又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她艰难曲折的经历令人闻之惊心,却也是千千万万红军将士长征路上的真实写照。过草地的时候,一些倒下的红军战士为了不拖累战友,故意把草盖在自己脸上一动不动,想让战友认为自己已经死了;一些自知无法活着走出去的红军,牺牲前把衣服脱下来放在旁边,留给后面的战友御寒……
抚今追昔,谈到当前的改革大考,张文激动地说:“今天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其实是一次新的‘长征’,其艰难程度一点不亚于过去,仍然需要‘翻山越岭’,希望年轻官兵高擎长征精神火炬,走好今天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