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在上的油价,屡屡拉响的电荒警报,因干旱而龟裂的土地,我们读懂了两个字:稀缺;当昔日唾手可得的水、电、煤变得困难重重时,我们不约而同喊出两个字:珍惜。
特别是在资源小省浙江,当人们在尽情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资源危机早已不期而至。人均占有资源量,浙江全国倒数第三;人均占有国土面积和耕地面积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人均常年水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组组沉重的数字,一盏盏亮起的资源“红灯”,灼痛了我们的双眼。
“必须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曾意味深长地说。“节约”二字,在今年再度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涉及社会各领域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热潮正方兴正艾。然而,环顾我们周边,多年来形成的不良行为和意识成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绊脚石,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之风依然盛行,过度包装、浪费资源现象依然严重存在,城市规划拍脑袋行事、重复建设现象依然难以根除,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式为主,节能产品曲高和寡、难受欢迎,等等。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仅是关注生活细节,少开几盏灯,少用几度水,更多的还是对不良的生活习惯,落后的环境意识的革新。期盼有那么一天,节约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人们自觉的意识。
我们身边的6种浪费行为批判
开在大街小巷的洗车行水花四溅;窗外阳光灿烂,采光良好的会议室仍电灯大开……如此种种,很多人可能会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但在资源能源日趋紧张,全国上下都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这些浪费行为就变得触目惊心。我们聚焦这些行为,就是希望通过生动的事实、真实的数据,倡导社会共同告别这些不良行为。
洗车一年洗掉一个多西湖
——水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
【一组数据】:一辆沾满灰尘的车子,在水龙头的一阵狂冲和泡沫浴后,逐渐恢复原有的光鲜——这个汽车美容项目让有车族欣喜,却让我们感到心痛,因为洗一辆车至少要60升水。
如果加上杭州所有的车辆,这个数字就让我们瞠目结舌了。截至6月底,杭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2万辆,首次突破百万大关,再加上外地过境车辆,即使每周只洗一次车,按高压水枪洗一辆车的用水量60升计算,杭城每年洗车的耗水量,保守估计也在300万吨以上,早已超过1个西湖。洗车业正逐渐成为可怕的“水老虎”。
【一种声音】:据水利部门预测,到2010年,在一般枯水年情况下,我省将缺水71亿立方米。到2030年,浙江人均水资源量可能会降到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即人均1700立方米。届时,水的短缺、紧张将成为“江南水乡”的大难题。
可在我们周边,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时有所见。因此,珍惜每一滴水已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时代使命。
一次性用品代价巨大
——图方便也是一种浪费
【一组数据】:在外就餐时,随手抓过一把一次性筷子,很多人或许没有真正关心过它们的身世:据介绍,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我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木。
图方便,一次性用品已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拖鞋,等等。虽然它们用起来方便,但已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浪费。
【一种声音】:节约,应从生活点滴做起。相比之下,在同样使用筷子的韩国,使用的是不锈钢筷子,在欧洲等国,也很少使用一次性刀叉,目的都是节约资源。
曾有人呼吁,全中国十三亿多人口,有一半的人自己带筷子,一年可以省下6500亿双筷子。当然,仅靠这个显然还不够。目前,中国垃圾堆放量已接近65亿吨,人均年产废旧物资达400公斤,因此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显然非常需要。据测算,每回收1吨废旧物资,可以节约自然资源4.12吨,节约能源1.4吨煤,减少6吨~10吨垃圾处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