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炒房团恶果在江浙楼市显现
两年前,温州炒房团在江浙地区发动的炒房战恶果终现。
据温州市统计局最新的统计数字,今年前三季度,温州商业营业用房空置面积竟猛增787.3%.
而温州只是一个缩影。温州炒房团疯狂炒房带来的“后遗症”仍在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城市中蔓延。
一年前,本报首次报道了社科院房地产专家尹中立炮轰温州炒房团的消息,当时楼市正旺,他的观点在社会上争议很大。现在,沿海地区楼市的萧条已印证尹中立的预言。为此,本报昨天专访了尹中立。
炮轰温州
炒房团第一人
记者:您一年前关于抑制炒房的建议,在一年后竟然成为了一项政策。
尹中立:一个理论成为一种政策一般需要5年的时间,我当时的理论建议成型仅用了一年时间。
记者:在一年前中国楼市最火时,您警告要出现泡沫,当时是否承受了一些压力?
尹中立:有一点。偌大的圈子,竟然没有人对这样一个潜在问题发表意见。从来都是这个道理,在市场最火的时候,表示担忧的既不是官员,也不是学者。中国股市上世纪90年代末的那次泡沫,也只有吴敬琏表示了担忧。
记者:当时您第一个提出狙击温州炒房团,出于什么目的?
尹中立: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要为大多数人来说话。
记者:地产商们当时怎么看您的上述观点?
尹中立:争议很大。潘石屹甚至跑到温州给炒房人打气,让他们不要担心。任志强也发表文章专门反对我的观点,他说炒房是市场经济的正常行为。
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记者:您现在如何评论任志强的那一席话?
尹中立:这么说似乎是对的,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忽视了住房区别于一般的商品,它具有外部性、存在信息不对称,并且也能够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任何国家对住房都是干预的。如果一部分人的住房不能得到很好保障,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状况。
另外,住房成本只有开发商知道,他们一般利用人们追涨杀跌的心理对房价进行操纵。
记者:我注意到您去年3月份提出了房地产炒作的八大危害,认为炒房会透支社会财富,抑制社会有效需求等等,这一判断究竟对不对?
尹中立:我的判断是正确的,现实状况正在证明这一点。2002年后,一般消费品的物价指数基本没什么变化,而煤油电这些能源价格和房价涨势却特别大。这说明人们收入中越来越大的部分用于住房消费,这将对一般消费品有很大的挤出效应,造成家电等一般消费品市场的萎靡不振。
记者:在那八大危害中,您说温州人炒房会抬高劳动力成本,削弱经济整体竞争力,这一观点当时比较刺眼。
尹中立:温州人炒房首先是从家门口开始的,后来他们又瞄上了上海和杭州。温州是一个小城市,人为抬高房价直接导致当地生活生产成本的增加,现在温州当地资本外逃和产业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上海今年1-8月份,几乎所有的宏观经济指标都大幅度下降。现在上海收入属于中上的很多基金经理都买不起房子,高房价将对上海高端人才的持续流入造成很大的障碍。
长三角开发商陷入绝境
记者:今年的宏观调控已经有成效了,各个房地产投机热点城市纷纷降温,政府可不可以放松这方面的调控呢?
尹中立:“国八条”虽然明确指出要抑制投机,但是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政策取向不一样。地方政府在楼市上的直接利益实在太大,有时对楼市泡沫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国八条”实施不当,泡沫可能会在更大范围里发生。因此,中央政府不能放松对楼市的调控。
记者:这一轮投机炒房和上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南、珠三角的炒房有没有类似之处?
尹中立:历史在重演。上一轮楼市泡沫提高了海南、珠三角地区的劳动力成本和房价,直接导致了产业的转移。上世纪90年代初,珠三角吸引外资量占比一直在30%以上,2003年则只有不到15%。这直接导致当时房价相对便宜很多的长三角地区的强劲发展,上海上世纪90年代初吸引外资量为20%左右,2003年是40%以上。现在,长三角地区要为这一轮泡沫付出代价,三五年后将会出现产业转移,很可能向中部地区转移。
记者:那么中部地区的楼市会出现泡沫吗?
尹中立:现在有地方政府试图把中部崛起视为炒作楼市的借口,如果这么下去的话,中部崛起可能就会成为泡影。
记者:上海房价已经大幅度下降,北京楼市观望仍然存在,下一步长三角和北京的楼市将会出现什么状况?
尹中立:今年开发商的收成不会怎么样了。他们所强力宣传的“金九银十”即将过去,下几个月将面临楼市淡季,长三角地区房价将会加速下跌,开发商将面临绝望的境地。而北京在上一轮各大城市房价上涨的时候房价没有出现强劲的上涨,因此后几个月的下跌幅度也不会特别明显。今年年末楼市拐点将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