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稳定房价“组合拳”的出击,昔日名噪一时的温州炒房团如今去向何方?他们被套牢了吗?还是已经早早脱身?抑或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投资的风向标,他们朴素的市场直觉常常比任何高深的经济学理论分析都更具敏感性,温州资金指向哪里,财富神话就会在哪里上演。过去的一幕幕不断强化着人们对温州炒家的追随心理,使得温州炒房团的去向成了资本市场引人关注的热点。
各有各的想法
35岁的林女士是温州最早的"太太购房团"成员,她在鼎盛时期手上一度握有全国各地20多套房子。但是从去年开始,她就陆续抛出。目前,她手上还剩下温州的一套200多平米的豪宅,上海浦东一套160平米的高档公寓、杭州的一套万元房以及镇江一套150平米的公寓。
林女士告诉记者,其他的道理她不懂,但是不管是谁买到房子就发财这种事情决不会持久,当所有的人都去买房子作投资的时候,就是危险最大的时候,这种危险可能是市场出现泡沫发生逆转,也可能是政策上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现在果然被我说中了吧?"林女士得意地说。
她一点儿也不为自己手上的"尾楼"担心。"除了温州的自住房,上海、杭州的房子可以算投资但也完全可以自住,看将来小孩到哪里上学再说,镇江的房子当初买的时候就只有1000多元一平米,起点实在太低,也就是个成本价,考虑作长线投资,慢慢来不着急。"
记者接触到的不少温州人,都是很早就投身楼市,但也非常注意规避风险。有一些人采取的是"短平快"的策略――看中某个楼盘有升值潜力,立即投入,时间放不长也就抛出,尽管赚得不多,但是由于购买多套,量比较大,获利也颇客观,最关键是时间不长就回笼资金,能及时躲避风险。
在记者的调查中,当年通过投资房产获利不菲的人群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判断。一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肯定要崩盘。这批人一般是已经将自己手上的房子全部卖光,正在探寻另外的投资方向;第二种认为尽管目前遭遇政策打击,但是从长远看房子还是最好的投资方向。这些人目前有不少"潜水"到二三线城市,在这些市场还未培育起来、受政策影响不大的地方进行长线投资。第三种认为通过调控只会使得楼市更加健康,更加健康的意思就是好的楼盘的高品质和不好的楼盘的低品质都会得到凸显,而不是象过去那样不管好坏统统上涨。他们认为楼市照样有升值空间,关键看操作者的眼光。这批人目前是按兵不动,伺机待发。
总体上说,温州炒房团如今是很难组织起来了。对房地产的投入依然有,但是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在1998年就卖掉自己的住房去住出租房,筹集资金到上海投身房地产的刘先生近日遇到"好事",有开发商向他借一笔巨额资金,用于楼盘开发的周转,在过去,这是很好的赚钱机会,但是刘先生反复考察该项目后,还是大大削减了资金额,只是出于人情出借了一部分资金。
得浙资者得天下
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陆镜清最近要举办浙江省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艺术品拍卖会。他告诉记者,温州是一块在艺术品投资方面还不成熟的土地,但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市场,在拍卖举行前,他要到温州去举办一场预展,培育这个涌动着强烈的投资欲望的市场,吸引温州资金进入书画行业。
象陆镜清这样想的人其实不少。上海翰博拍卖有限公司携256件当代书画作品到温州举办拍卖会后,公司负责人表示将每隔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在温州举办一场书画拍卖会。近两年来,艺术品市场频频传出温州商人"试水"的消息。在杭州进行的一场拍卖会上,温州一商人以140万元的高价拍走了黄宾虹的《青绿山水》;在北京大得国际拍卖公司主办的书画拍卖会上,一位温州商人一掷2000万元,拍得李可染大幅山水画《黄山万壑图》;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大规模艺术品拍卖会上,买家中有10多个温州人,一乐清人以36万元拍下了一幅黄宾虹画作;2003年年底,一名温州商人在上海购下100多万元的书画作品,在北京,在无锡……
炒煤团,炒棉团,炒油团,温州人的足迹,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出现在西北的矿井,也出现在西南的山山水水。近年来,随着电力资源的缺乏,电价上涨,温州人中又出现了到四川、重庆等地办小水电站的热潮。
还有不少穷人住在这样的破旧房子里
|
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温州人。温州人的"炒"是有传统的。在温州人的地域性格中,比较喜欢投资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温州"多股东、少股民"。虚无飘渺的股票不太受重视,而某种实实在在的"本本"却备受青睐。如一个三轮车营运证可以被炒到12万元,一个出租车营运证可以被炒到110万元。
温州人组"团"之风也是有传统的。世界各地的温州人碰到一起,都会聚拢商量去搞点什么投资,而且和很多地方不同,温州人很少有藏着掖着的,一个好项目,常常会信息共享,呼朋唤友,呼啸而去。随着字画投资的兴起,温州市收藏协会又有消息传来,他们将成立一家艺术品投资公司,准备对古玩收藏进行资金方面的"集中投资"。
据统计,目前温州的民间游资相当可观,传闻达数千亿。这样的资金额,无论进入哪个行业,都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个行业的基本态势。此外,不仅是温州,实际上整个浙江都有大量的民间资金在寻找投资方向。陆镜清告诉记者,按照他从业多年的经验,目前在中国大陆以及香港地区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上,起码2/5的资金额来自浙江商人。但是这些浙江商人主要在京沪港投资,他们西泠印社拍卖公司的成立,就是为了将浙江人的这些资金引回到浙江来。
一位资深经济评论家说:"作为中国最大的创富集团,浙商的资金实力是国内其他地方的商业群体很难比拟的。无论哪个行业,得浙资者得天下。"
一堂生动并富有争议的资本运营课
合则聚之,不合则单兵作战,可以预计,无论是房产还是其他的项目,只要市场出现资本运作的空间,温州人就会及时捕捉机会,重写财富传奇。假如"抱团"可以营造资金优势、规模效应,这个团那个团必然还会继续出现。从这个角度讲,温州"XX团"现象是在中国"草根财经"的土壤上,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并富有争议的资本运营课。
这些年,温州"XX团"在全国各地的名声越来越响,从早期的毁誉参半逐渐变成现在的以毁为主。一段时间甚至出现了所谓政府或有关方面"封杀"、"喊停"温州"XX团"的传闻。对待这些,温州人一般都是一笑置之。
于温州炒房团,已经有太多内容详尽的曝光和揭密冲击了我们的眼球。
|
从20多年的温州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在市场中将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至的同时,温州投资客也像以往一样,对来自官方、舆论的声音是比较不重视的。在改革开发那么多年中,温州人以及温州经济顺风不多逆风多,正是在各种压力下艰难成长起来的,又逐渐得到承认并最终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温州人多年来已经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抗压力、承受力和柔韧性。
有专家指出,市场经济为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关键看你有没有把握它的能力和胆魄。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一切创造财富的欲望和行为都应"迸发涌流",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温州人那种先进的投资理念、敏锐的市场感觉、卖掉自己住宅筹资去"拼"的胆魄以及不靠政府靠自己、"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独立、吃苦精神,正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需之素质,值得全国各地的人们学习。
一位温州市政府负责人说,温州人到外地购房,与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一样,为的是创造财富。当年是为了求生存,今天是为了开商路。不要不分清红皂白棒打温州购房客。关键要看温州人在外地购房是不是正常运作,如果是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操作的话,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自主行为,无可厚非。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温州购房团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会制造出偏离市场实际的虚假供求关系,政府必须出手干预,否则会给市场带来极大不安全因素。
有专家指出,与对温州炒房团的功过评说相比,整个房地产市场运作是否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只有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来讨论温州炒房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