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各的想法35岁的林女士是温州最早的“太太购房团”成员,她在鼎盛时期手上一度握有全国各地20多套房子。但是从去年开始,她就陆续抛出。目前,她手上还剩下4套豪宅。
林女士告诉记者,其他的道理她不懂,但是不管是谁买到房子就发财这种事情决不会持久,当所有的人都去买房子作投资的时候,就是危险最大的时候,这种危险可能是市场出现泡沫发生逆转,也可能是政策上的变动带来的风险。“现在果然被我说中了吧?”林女士得意地说。
她一点儿也不为自己手上的“尾楼”担心。“除了自住房,别的房子可以算投资也可以自住,看将来小孩到哪里上学再说。主要考虑作长线投资,慢慢来不着急。”
记者接触到的不少温州人,都是很早就投身楼市,但也非常注意规避风险。有一些人采取的是“短平快”的策略———看中某个楼盘有升值潜力,立即投入,时间放不长也就抛出,尽管赚得不多,但是由于购买多套,量比较大,获利也颇可观,最关键是时间不长就回笼资金,能及时躲避风险。
在记者的调查中,当年通过投资房产获利不菲的人群也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判断。一种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肯定要崩盘。这批人一般是已经将自己手上的房子全部卖光,正在探寻另外的投资方向;第二种认为尽管目前遭遇政策打击,但是从长远看房子还是最好的投资方向。这些人目前有不少“潜水”到二三线城市,在这些市场还未培育起来、受政策影响不大的地方进行长线投资。第三种认为通过调控只会使得楼市更加健康,更加健康的意思就是好的楼盘的高品质和不好的楼盘的低品质都会得到凸显,而不是像过去那样不管好坏统统上涨。他们认为楼市照样有升值空间,关键看操作者的眼光。这批人目前是按兵不动,伺机待发。
总体上说,温州炒房团如今是很难组织起来了。对房地产的投入依然有,但是谨慎又谨慎,小心又小心。
不见炒家身影
有专家指出,市场经济为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关键看你有没有把握它的能力和胆魄。在法律不禁止的范围内,一切创造财富的欲望和行为都应“迸发涌流”,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温州人那种先进的投资理念、敏锐的市场感觉、卖掉自己住宅筹资去“拼”的胆魄正是发展市场经济必需之素质,值得全国各地的人们学习。
一位温州市政府负责人说,温州人到外地购房,与他们在改革开放初期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一样,为的是创造财富。当年是为了求生存,今天是为了开商路。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就棒打温州购房客。关键要看温州人在外地购房是不是正常运作,如果是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操作的话,这就是市场经济的自主行为,无可厚非。
但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相反的观点,认为温州购房团利用资金优势操纵市场,会制造出偏离市场实际的虚假供求关系,政府必须出手干预,否则会给市场带来极大不安全因素。
有专家指出,与对温州炒房团的功过评说相比,整个房地产市场运作是否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轨道上健康、有序运行这个问题更加重要,只有在回答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才能来讨论温州炒房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