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浙江省的“经济快车”已奔驰了二十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辆“经济快车”如何继续昂首阔步?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刘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今天晚上,长三角网络媒体集体采访活动来到首站杭州。刘亭为采访团介绍了浙江“十五”期间的成就经验,以及“十一五”规划的特点和亮点。
据刘亭介绍,十五期间是浙江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全省经济总量已突破万亿大关,达11243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第4个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的省份。今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与2000年比,城镇居民收入提高了70%,农村提高了42%。
刘亭说,浙江省起步时期,得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孕育的浙江精神敢闯敢冒,创造了机制体制的先发优势。
“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很管用,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光吃老本不够。”刘亭说。首先是活劳动力的成本在上升,人均1000美金和3000美金付出的工资和社会保障绝不是一个概念;另外,浙江以往的发展主要还是粗放型经济,大量消耗资源,而浙江90%以上的能源是外来的,如今煤炭、石油、铁矿砂、水和电的费用涨声一片,能源消耗已到了高成本时期。“因为高成本,经济发展的转型就更为迫切。”
那么,浙江这辆奔驰了20多年的经济“快车”,如何再走下去?
刘亭说,“十一五”期间,浙江将更多地依靠科技、教育、人才这种高端要素,来支撑经济的发展。对环境的依赖和资源的消耗问题,将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他介绍了三条具体措施:
首先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通过调高最低工资、水费、电费等手段,促使企业节水节电,发展循环经济。
其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将通过税收、金融、工商、信用等一系列政策和服务,创造有利于高新技术成长的环境。
另外,实现自主创新。传统的发展模式往往是简单模仿,缺乏“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自主创新。而浙江的研究院所较少,原始创新较为困难,因此要更多地发挥二次创新,创造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