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科学发展观在浙江
2005年浙江经济“中报”在人们的期待中登台“亮相”。从一串串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在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整个运行态势更趋理性。去年底至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中显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和矛盾,经过上半年工作的努力,部分状况已经得到改善。辨别纷繁复杂的经济运行状况,要看现象,更要看全局、看走势。这份“中报”,使我们看到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也使我们看到了发展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更使我们对下一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经济形势总体良好,在合理的区间内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今年以来,我省把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结合起来,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
经济在合理区间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094亿元,增长1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2.9%、13%和11.8%,工业增加值增长13.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36.8亿元,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0亿元,增长14.5%;进出口总额达到494.7亿美元,增长28.8%,其中出口348.6亿美元,增长37.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9个百分点。与一季度相比,上半年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在小范围内有升有降,总体上在合理的区间内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
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从投资结构看,国家重点控制行业如水泥、钢铁以及我省前两年投资总量较大的化纤等行业投资显著回落,引领全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重要行业如化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设备和电器机械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增幅达到25%至40%;农业、研究与开发、电力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投资增长分别达到157.1%、57.3%和59%。从产出结构上看,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传统优势制造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装备制造业、重化工业和新兴制造业中的一些行业高速增长;第三产业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快。从出口结构看,出口方式进一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机电产品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3.3%和55.5%。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扎实推进。今年以来,全省上下充分利用“倒逼”机制,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加快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上半年全省新增省级及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14家;新申报专利17077件,增长39.2%。截至6月末,我省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8件,其中上半年新增10件;拥有中国名牌83个,并推荐了94家企业的100种产品申报中国名牌。
城乡居民生活继续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为8921元和427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和10.2%,增幅同比提高3.9和1.6个百分点。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加快,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岗位38万个,从业人员达到446.45万人,增长17.8%,增幅同比提高13.1个百分点。
科学分析、辩证看待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与一季度相比,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中报”中有所改善。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科学分析,辩证看待,同时要高度关注,积极应对。
辩证看待投资回落。今年上半年,我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7%,比一季度增幅提高了1.2个百分点,但仍在个位运行。对投资增速回落较大问题,应当辩证地全面地看。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一直是拉动浙江GDP增长的巨大引擎之一,年均增长率一直在20%左右,投资占GDP的比重一路攀升,2004年达到了52.9%。这样高的投资增长速度和投资率,从长期看是难以为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投资增速的回落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当然,今年以来我省投资增速回落过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前几年投资增长快、基数高的原因,有土地和资金等要素供给的制约,也有企业家的信心问题。6月份,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升,新开工项目数也明显增加,投资结构更趋合理。下半年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坚定不移地实行“有保有压”的政策,重点在“保”上面下大工夫,确保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引导企业增加更新改造投入,促进投资平稳适度增长,努力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的目标。
深层分析效益下滑。今年上半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24.62亿元,增长1.85%,增速下滑较大。从整体上看,我省工业经济效益增幅下滑,同我省的工业结构密切相关。一方面,在本轮经济增长周期中,工业利润主要向上游的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集中,而我省在这些产业上恰恰缺乏优势;另一方面,我省的一般加工制造业又难以消化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高进低出,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应该看到,二季度以来,我省工业高进低出、价格倒挂的困境正在逐步缓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也在逐步回升。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影响我省企业效益的资源要素约束是长期存在的,劳动力成本也会持续上升。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推动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外贸出口持续增长。目前,我省引进外资的下滑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下半年应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实现全年实际引进外资增长。下半年,我省外贸出口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特别是从今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我省出口会产生一定影响。对此,要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外贸出口任务。
振奋精神,形成合力,克难攻坚,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今年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巩固和发展多年来我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今年经济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对“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扎实做好下半年各项经济工作,实现浙江既快又好地发展。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信心问题至关重要。我省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当前我省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工业投资、效益增幅回落,实质上是我省产业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在新的宏观背景下的集中暴露,是在宏观调控和我省发展阶段变化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阵痛,而这正需要我们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来一场脱胎换骨的改造,以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们不能被暂时的、局部的困难所束缚,要克服各种侥幸心理和畏难埋怨情绪,从我做起,从本部门做起,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抓住当前投资、工业效益和引进外资等指标增幅有所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不断巩固回升基础,努力使经济在一个更加合理的区间内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
土地、电力等生产要素紧缺,是近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也是上半年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缓解要素制约,必须坚持建设与节约并重,加强综合协调、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千方百计改善供给;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三是加快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
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要素约束的长期性和成本上升的必然性,要实现我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只有“华山一条路”,靠科技创新,靠企业组织创新,靠集约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当前,要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努力使服务业真正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要继续以投资结构调整带动制造业产业升级,增强我省产业、产品的竞争力。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扩大视野、创新模式,在全国、全球范围内配置科技资源,继续大力实施名牌培育工程,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加强协调和统筹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要继续扎扎实实做好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深入研究解决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层面的问题,努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继续充分发挥我省山海并利的资源优势,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发展;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
去年以来,我省全面启动“平安浙江”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要继续以建设“平安浙江”为载体,按照“五个更加”、“六个确保”的目标要求,积极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依法办事,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问题,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
我省改革发展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进一步振奋精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应对挑战,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形成合力,浙江经济必将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