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和今年的两年,对于杭州楼市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万科、华润新鸿基、凯德置地、复地、中海、世茂、雅戈尔等外来大鳄纷纷进入杭州市场,一向以本土开发商主导的杭州房产市场出现有了重大的变局;与此同时,本土开发商也加紧了扩张的步伐,拿地策略开始了重大的改变,一些成长中的本土企业不再局限于拿一块地做一个项目的周期型开发模式,而是开始大肆地“掠地”,一场土地争夺战在杭州打响……
一夜之间,似乎所有开发商都意识到了一点:谁在这一轮的资本扩张中抢到更多的优质地块,谁将成为未来3年内杭州楼市的“领航员”。毕竟,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但是有一个信号可以让我们或多或少地窥探出未来杭州楼市的格局:从最近两年的土地市场来看,大量市中心、次中心的宝地,其实已经被少数开发商所“垄断”,未来的房产市场上,谁掌握土地,谁将有更多话语权。
当然,在这场土地争夺战的背后,透露出的并不是开发商简单的“圈地”概念,而是一场从拿地艺术到做地模式到人才争夺的自上而下的开发商发展战略的改变。
土地:透露未来楼市格局
观察去年和今年的土地市场不难发现,土地相对集中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杭州的发展型企业正在有节奏、有计划地展开“圈地”运动——
去年7月,绿城成功登陆港股。其后,便利用相应的融资工具展开一系列资本运作。绿城2006年年报显示,过去一年公司土地储备大幅增加,由原先可发展8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扩增至12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增加39%。穆迪中国网站数据也显示:去年以来,绿城收购土地的金额达到100亿元。不过,绿城并未就此停下脚步,而是展开了又一轮的“圈地”运动。今年5月30日,绿城携手葛洲坝、康居以34.9亿元竞得杭州钱江新城宅地;时隔一个月,绿城又以14.2亿元投得浙江省绍兴县城柯桥的综合性地块,总建筑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6月21日,绿城以12.6亿元天价取得上海新江湾地块……据统计,不包括绿城在外地的圈地运动,仅仅是在杭州近两年来,绿城通过土地“招拍挂”就已经拿了近332亩宅地,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
滨江房产在2006年一边拿下“杭汽发”地块、杭医高专地块和两个公建等40亿元的土地开发权,今年又拿下了15亿地价的钱江新城71亩综合地块,两年内滨江房产在杭州的土地开发量达到了277亩,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如果再加上之前的土地储备,未来几年滨江在杭州的在建、将建项目有10个之多,总建筑面积达280万平方米。
除了绿城、滨江两大拿地巨头外,两年来万科、坤和也大肆拿地。不包括万科和南都合作吸收的大量南都储备用地(如正在开发的总规划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近12000亩的良渚文化村),仅两年来万科通过招拍挂拿到的地就有360亩。
一直以来在城西开发的坤和房产最近把目光投向了西溪板块,自去年和万科联手拿下西溪近234亩宅地后,今年又在该地块边上拿下了189亩宅地。据悉,坤和还在西溪有一块商业项目,加上正在建设中的和家园项目,坤和在杭州的土地开发量不容小觑。
对此,双赢机构的章惠芳认为:“一方面,本地的开发商受到外地开发商纷纷进驻的启发,对杭州房产市场信心十足;另一方面,土地资源特别是市中心地块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对于绿城、滨江等资本雄厚的开发商来说,尽可能多的拿到好地,就意味着竞争对手少拿地,有利于巩固在杭州的主导地位;除此之外,持续拿地除了能够确定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外,也将有利于保持与政府之间的良好关系和相对完善的社会资源。未来,品牌开发商争地趋势将愈演愈烈。”
“其实,现在杭州的土地市场越来越像香港的土地市场,寡头竞争越来越明显,在香港,前5家公司掌握了80%的土地;而在杭州70%的土地被20%-30%的开发商垄断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未来,谁掌握土地,谁将有更多的话语权。”盖亚广告机构副总经理吴之红表示。
注:此次整理的数据仅包括2006年~2007年上半年杭州土地市场上通过招拍挂形式拿地总量前几名的开发商,不包括通过兼并、合作等方式拿的地。
拿地:透露开发商战略布局
随着一些市中心的好地、潜力板块的地块相对集中于少数房产企业,愈来愈多的开发商意识到了拿地的重要性,于是关于“宝地”的竞争日益激烈起来,而杭州的地价也连破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