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9月27日讯
近日,一则原本很不起眼的通知的发布,成为杭州有关部门出手打击房地产"捂盘惜售"的标志事件。
杭州房产信息网是杭州市房管局官方网站,9月20日该网发布了一则通知:"杭州嘉园置业有限公司,你公司开发建设的今日嘉园项目A#楼(标准地名1号楼)已领取杭售许字(2007)第0042号商品房预售证,现经调查,你公司对该幢楼尚未开盘公开销售。经研究,现通知今日嘉园楼盘A#楼(标准地名1号楼)于2007年9月21日进行重新公示三天,公示期限内不得销售,公示三天后按商品房预售和透明售房网相关规定即2007年9月24日8:30开盘。"
这则短短的通知末尾还对开发商下了最后通牒:"若到时不公开销售,你公司将承担一切责任后果。"
这是今年杭州首个因捂盘而被房管部门点名的楼盘。一时间,这个地处杭州文教区热点地段的楼盘再度引起业内关注。
开发商惜售打起"迷踪拳"
据杭州市房管局"透明售房网"的信息显示,今日嘉园于今年4月28日申领预售证。根据某营销机构今年上半年房交会时的在售楼盘价格统计资料显示,该楼盘当时均价约为14000元/平方米。这家房产商"捂盘"达5个多月后开盘均价为19000元/平方米,每平方米均价上扬5000元左右,应该说是得到了可观的增值利润。过去的这5个月,恰好是杭州地价、房价快速上扬的一个高峰期。
房价稳步抬升,很多人都想尽快买到房子,偏偏可以买到的房子总是僧多粥少。明明有房子却不赶紧卖,很多人都开始质疑:开发商是否都在以惜售来"捂"出更高的利润?
杭州房产信息网专门有个分页叫商品房诚信档案,其中有一项是专门供购房者投诉开发商销售环节问题的,从今年6月开始至今有记录的投诉,绝大部分都是反映部分楼盘惜售问题的,诸如"迟迟不开盘","有房却买不到","有房不卖,没有充足理由"等字眼充斥其间,然而绝大多数投诉都被开发商轻易化解,令投诉者既愤怒又无奈。其实,玩起惜售"迷踪拳"的开发商,早就为此准备了应对之招。
"迷踪拳"一:慢慢领取预售证
按规定,领取预售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开盘。否则,就像"今日嘉园"项目A#楼早在今年4月已领取商品房预售证,却迟迟不开盘,被查处起来是有凭有据。于是,就有部分开发商尽可能地拖延拿预售许可证的时间,或分次分批地拿证,这已经成为开发商变相延长销售周期的普遍手法。"我司商品房预售证仍在申领中,因此暂未具备开盘条件,敬请关注我司项目的社会人士谅解。"———这种冠冕堂皇的解释,巧妙地掩饰了捂盘惜售。不仅可以将一个项目中品质较差的房源先变现,同时还可以为楼盘争取更多的宣传预热和前期客户积累时间。
"迷踪拳"二:大幅提高开盘售价
除了滞后销售的方法外,开发商惜售的另外一种办法是大幅提高开盘价,导致市场内无人应价,借此变相拉长销售周期。而周边的楼盘在这种高价位的对比下也似乎"涨之有理"了。在大中城市的黄金地段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去年上海黄浦江边"汤臣一品"的楼盘项目每平米11万元的开盘均价,就让人望尘莫及,几个月下来成交房源寥寥无几,被业内直指其为变相囤房。
开发商脱离市场均价,大幅提高开盘价,导致市场内无人应价,变相拉长销售周期,这是最典型的惜售行为。对于想长期捂盘的开发商来说,这种手段效果很好。
"迷踪拳"三:有房不售谎称卖完
在文二路上的某楼盘售楼处,售楼人员告诉兴冲冲前往的购房者:"我们现在就剩下一套房源了。"随即摆出一副你爱买不买的样子,但是在杭州透明售房网上,却清晰地显示该楼盘目前共有70多套房源可售。
有些楼盘,对外宣传已经全部卖出,但如果上网查询,则会发现还有房子根本没有售出。这种手段不算高明,但也被开发商利用,成为惜售的一种手段。毕竟不是每一位购房者都会上网去查询,就算查到了售楼人员也有解释:"人家交了定金没过几天就来签合同,所以网上还没有数据。"
通常目前多数楼盘都是分期开发、分期销售的。至于选择什么时间开盘,先销售哪一个位置的楼盘,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通常,开发商最先推向市场的往往是整个小区里位置相对较差的楼群,或者是朝向采光不太好的房源。这样,相对差一些的房子先出手后,开发商就没有后顾之忧,不担心自己的房子卖不出去,而囤积下好的房子等待涨价。而在今年房地产形势全面火爆的情况下,稍慢一步的购房者往往会得到这样的答复:"这一期的楼盘已经卖完了,你得等下一期",或者"我们只有两三套剩余房源你可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