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学习氛围最适合我了——发自学生肺腑的真实感言
经过市场上的摸爬滚打,学生们更知道自己缺什么,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也更主动了。
邬奇非说,刚进学院那会儿,自己心情非常郁闷,因为没有考上本科院校,整个人都灰溜溜的。“到了大一下学期,我发现,这里的学习氛围最适合我了!”
旅游专业的陈素红,原来对新闻时事一点也不感兴趣,老师多次在课堂上强调要学生多读报,她总是不以为然。但暑假里带过几个团以后,现在天天找报纸看,她说:“当导游要与客人交流,不看新闻,就没有谈资,说不上话。”
学英语的何燕兰,英语说得滴溜转,四级考试及格分是424分,她考出了500多分。这都得益于与外商的交流,她说,“有好多词汇都是从市场里学来的。比如老师只教过‘项链’这个词,而我还会说‘合金’、‘铂金’这些词。”在给外商做代理的过程中,她从网上发现,现在南美洲、拉丁美洲想在义乌找代理的客商特别多,又主动学起了西班牙语。
学印刷的龚道龙说,原来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有许多听不懂,比如一个机器零件是怎样的,起什么作用,老师讲了半天,脑子里一点印象都没有。到企业实际一操作,马上就弄明白了,学习变轻松了。
国贸系一个学生,在打工时被一家企业相中,派到阿联酋工作一个学期,回来时交出一篇论文《中国产品在中东的竞争力分析》,写得头头是道。
活学活用,学了就能用,枯燥的学习变成了有趣的事情。
在艺术设计系,记者看到这里建起了平面广告、产品造型、服饰、时尚饰品设计四个工作室,学生们正在一排排电脑前,专心地动着脑筋。系负责人邵永红老师告诉我们,学生们在做的“作业”是老师们在市场上接来的单子,学生设计得好,被厂家采纳,就有奖金好拿。去年最多的一位学生拿了2万元。而那些原本有空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看到室友设计的作品被厂家采纳转化成产品,也纷纷跟着走进工作室,开始盯着电脑屏幕绞尽脑汁做“作业”。
学生们在这里学到了本事,还赚了钱,这样的学习谁不喜欢呢?要赚更多的钱,就要学更多的本事,这样的道理又有谁不懂呢?有了本事,就能就业、创业啊!
一些教育界同行来这里考察后曾留下一句话:我们学不来。因为这里有个发达的小商品市场,别处没有。义乌小商品市场确实给了这里的学生一个锻炼“泳技”的泳池,但该校给予学生们大胆创业的鼓励和支持,又有多少学校能做到呢?
该校外语系大三学生叶盛枝,大二时在家乡龙游创办了一家庆典公司,因为忙于主持一场婚礼,一份作业没有交。有的提出要给予处分。贾少华说,慢一点,先让我了解一下。这位学生说,因为那天忙着写婚礼的流程和主持词,忘了。贾少华对系里说,这个同学并没有闲着,他完成的作业比学校布置的要难多了,不该处分。国贸系一个学生被公司雇用,派驻江苏一学期,他又不想休学,学校就考虑用函授的办法来帮助他完成学业。这样的事例在义乌工商学院举不胜举。
正是因为学校的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越来越浓,自主创业的胆子越来越大,自信心越来越强,创业的本领也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