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2000米内有6个红绿灯
步行交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平均30%的日常出行均为步行。那么杭州的步行交通情况又如何呢?
在延安路西湖大道口到延安路庆春路口,记者体验了一回行人的感觉,不到两千米的道路上就有六个红绿灯,由于没有城市立交,在这一路段上行人只能频频等待,在绿灯通行时还需要时刻注意避让右转弯的车辆。根据实地观测,青年人步行速度平均为1.35米至1.51米/秒,中年人步行速度平均为1.37米至1.45米/秒,老年人的平均步速只有0.96米至1.01米/秒。“这就意味着,在双向八车道上,如果过街绿灯时间少于30秒的话,可能有15%的老人无法一次过街。”杭州市综合交通研究中心专家解释。
一般来说,要保证十字路口行人车辆安全通行,一般绿灯应不短于25秒,红灯不长于70秒。但记者在石桥路石祥路口、石桥路华丰路口等路口看到,绿灯时间最短的只有19秒,红灯时间最长的却有90秒,横穿马路的行人不得不一路小跑。
在目前国内其他大城市在城市主干道道口已经大量采用全立交、下穿式立交方式的同时,杭州基本还停留在人行横道红绿灯,有读者甚至把杭州称为中国城市道路红绿灯密度最大、城市立交最少的大城市。除此之外,在延安路等商业区主干道,记者还观察到许多汽车自行车被允许停靠在人行道上,导致行人需要在非机动车道甚至是机动车道上行走,行人面临着步行空间缺乏、过街障碍物较多的困难。
各部门发力发展慢行交通
以行人、非机动车和公交车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是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那么杭州未来发展慢行交通的路应该怎么走?各部门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政府部门:考虑发展自行车租赁
市建委考虑在“系统”中增加慢车道宽度,禁止占用慢车道和人行道,主要道路将进行自行车停放管理。
市城管办则考虑把自行车租赁纳入城市公交体系,培育和打造自行车租赁市场,并且通过制定政策鼓励自行车租赁(公共自行车)行业发展。也就是说,今后市民有望凭一张卡,就可以在全市的任何一个出租网点租车、还车。
市交警支队则表示,在今后道路整治及改善工程中,原则上不再简单采取利用现状人行道通行非机动车的交通工程改造措施;对部分确实较宽,且能够满足非机动车与行人共同通行条件的人行道,将对路面材质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人行道上开辟非机动车停车带,对非法占用非机动车道进行停车、堆物的行为,将严肃处理。为鼓励非机动车方式出行,打击偷盗自行车工作将被纳入治安常态管理。
城市公交:线网布局需要优化调整
杭州市城管办委托江苏、香港两家规划设计部门,为杭州量身定制了一份《杭州市常规公交线网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这样一些规划设想:在杭州主城区根据百姓出行实际需求,划出“五横七纵”共12条客流走廊,尽可能贯穿主城主要的住宅区、商业区、大型公建等,是公交运营的重点服务区域。同时将杭州主城区的常规公交线路分为主骨架线路、基本线路、补充线路3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公交提供不同的服务。按照上述公交分层次的方式,今后从家里出来,可以先在小区门口坐上一辆中巴车,再换普通公交或者BRT之类的大型公交车,然后再换一辆小中巴到单位上班。而且这一路可能只要刷一次公交卡,在一定区域、里程范围内,换坐三四辆车的价钱和现在坐一辆公交车的价钱贵不了多少,真正实现“一票制”。这一方案将报杭州市政府审批,批复同意后即会实施。
规划部门:步行交通要实现人车分离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研究设计《杭州市非机动车交通战略发展规划》的专家表示,鉴于目前中心城区普遍存在“人车冲突”现象,“人车分离”势在必行。按照杭州目前的现状,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人行过街设施——采用天桥或地道来跨越城市快速路;在轨道交通站、公交枢纽、商业办公区,结合相关工程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无法建造天桥或地道时,应该设置人行二次过街设施,并设置护栏、增大街角空间等加以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