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9日讯
昨天一大早,就开始下毛毛细雨,但这并不影响泰顺人,纷纷离家,聚集到那条崭新的柏油公路旁,这是他们梦寐以求了50年的路。
历经四载艰苦建设,新58省道终于建成通车,在老百姓嘴里,老58省道有999道弯。而按交通部门的计算,从分水关到泰顺县城,原有弯道600多个,如今,新58省道逢山凿隧道,遇涧搭大桥,缩短33公里,弯道也减少到116个。
最重要的是时间。从泰顺县城至温州,现在仅需100分钟。
弯道凶猛催生“代驾”行业
昨天,泰顺的哥刘方盈,把车停在县城车站门口,等着有人来包车,去看一看新58省道。在泰顺开了16年车的刘方盈有另一个身份——代驾人,一个泰顺特有的“职业”。
泰顺县境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平均海拔500多米,交通闭塞。老58省道未建成前,当地村民要走山道与外界联系,被人誉为浙南“小西藏”。
1958年7月1日,58省道全线通车。这条道路窄、弯急、坡陡。“不是一般司机都敢开的。”刘方盈说,特别是一些来自北方地区,或者在城市里开惯车的驾驶员,在这一弯又一弯的山路面前,自己先“晕车”了。于是,那些熟悉山路的泰顺当地驾驶员,便成了“代驾人”。
“不敢开的司机,就把车停在分水关(进泰顺的咽喉通道),找人代驾。一辆小车开一趟50元,有些大车,开一趟价格要上百元。”
但这个行业并不兴盛,因为很多人出于路况考虑,放弃了进山旅游、贸易。
道路,制约了泰顺的开放和发展。
从10个小时到100分钟
“现在说起来,那条路真可谓跋山涉水。”现任泰顺长运公司客运站站长、有着22年驾龄的陈学新告诉记者。
1985年,刚从驾校毕业的陈学新,开着大客车上了这条路。“当时是104.5公里的沙石路,每天从泰顺去温州只有两班车,一班载40人,有时候还放空车,”陈学新说,“那时,开车穿山越岭,过瑞安还没大桥,需要摆渡,到温州足足要10个小时。”
1992年,58省道改建,全程缩短为90.55公里。2005年,58省道与甬台温高速正式连接,至此,泰顺至温州的路程缩短到4小时。“尽管这样,还是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陈学新说,“老话一直说,要想富,先修路。”
“现在,我开上了新的58省道,两个小时不到就到温州了。这是泰顺人半个世纪的梦想,这路像高速公路一样好,可以把我们泰顺的农副产品更多更快地运出山。”陈学新说。
村民配合省道开发农家乐
2003年12月,新58省道改建工程开工,工程总投资7.22亿元,是泰顺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上级部门出了大头,地方自筹部分资金缺口仍然较大。2003年,动工建设前,全县干部职工自发集资500多万元;在外的泰顺人也纷纷解囊,其中个人捐款最高的有十几万元。
全县百姓给了这项工程前所未有的支持。来自罗阳镇下寥溪村的72岁大爷胡正松,改建工程征用了他6.3亩农田,赔偿金只有3万多元,现在他家只剩不到一亩地。“这点亏吃得值得,”胡正松说,“我这辈子都没出过泰顺,连像样的公路都没见过一条,现在,看着家门口这条路,就觉得自己出远门了。”
58省道建设指挥部政策处理处工作员对此不无感慨:“新省道建设沿线,泰顺人民在征地上全力配合,表现出极大的理解和支持,村民更盼望通车后,给自己带来更好的生活。”
在乡秀涧下村,农民郑德增和他的15个伙伴,已经动起手来。他们合股开办的秀涧农家乐,昨天和新58省道一起开张。这个建在一座200多年老房子基础上的农家乐,就在新58省道边上。“县里免费培训,我们准备了很久,就等着新路通车,路好走了,客人肯定会多,泰顺好山好水,现在不愁巷子深了。”郑德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