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1月24日讯
这两天,正逢学生期末考。和学生考试一样,杭州青春中学的五十多位班主任,也得交出一份特殊的“期末作业”,才算是这一学期的工作顺利结束了。这份作业就是——“一次和学生谈话的全程实录”。
这份作业,是学校心理辅导室在学期初布置的。23日,51份作业已经整整齐齐叠放在校长助理陈慧桃的办公桌上。翻开一看,上面记录的都是校园生活中的“芝麻小事”:上课吵闹的、扫地不认真的、心情低落的、要换位置的等等。
与高深的学科论文相比,这种谈话实录似乎有点“小儿科”,就是简单的“你说我答”。然而,就是这份简单资料,让全校老师都“伸长了脖子”,这两天经常跑到陈老师这里,催促早点整理成册能发给大家,希望在寒假好好“研读”一番。
为什么?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说,其实,最见班主任功底的,就是他们与学生谈话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谈话,是班主任工作核心的内容,是班主任与学生建立感情纽带的方式,是一种心理攻势。凡是班主任,都离不开与学生的谈话。
今天,我们从中选了一部分谈话实录,请大家一块欣赏欣赏班主任漂亮巧妙的“嘴上功夫”,做家长的说不定也能学上两招。
场景一谈话对象:男生小明
谈话事由:他总是游离在班级外
小明是位安静的男生,平时很少和同学说话,对班级发生的事情也很少关注。每天都能看到他一个人静静地埋首苦读,连课间10分钟也不放过,不接近老师也不接近同学。然而,他的成绩并不理想,在班里只能排到中下。那天,班主任马老师叫住了他——
班主任:马上要班委选举,你有没有想过来竞选呢?
学生:还没有想过。
班主任:你心里有没有想好班长的最佳人员。
学生:没有。
班主任:平时多观察观察,看看谁最适合。
学生:哦。
班主任:如果光看看不出来,就趁课间休息的时候跟他们聊聊。
学生:哦。
班主任:老师很欣赏你的踏实和努力,也很信任你。你能不能帮老师一个忙?
学生:帮什么忙,老师?
班主任:我在教室的时间肯定没你的长,你可不可以帮我好好观察一下,看看班里哪些方面比较好,需要保持,哪些方面不太够,需要改进?
学生:好的。
班主任:有想法就可以来找我说。
学生:好的。
班主任: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
学生:马老师,我音标不会读。
班主任:小曹和小黄发音不错,你下课向他们请教一下吧。
学生:好的。
班主任:过几天,你再来读给我听听。
……
关键句点评:
对这位学生来说,如何融入这个班集体,是最重要的任务。谈话的转机出现在“帮忙”,“连老师都要请我帮忙”,这让学生感到了自豪。紧接着,用一个开放式的提问,给学生一个提问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并且带着这个问题,叮嘱他去和同学交流,帮助他找到了融入集体的一个机会,孩子自然乐意接受。
谈话后续:
几次谈话后,小明会主动求教同学,对班级有什么想法,也会大胆来找班主任。第一次班委改选中,他主动竞选并成为生活委员。一个星期后,他和小黄同学为班级制定了一套班级管理条例,他真正融入了集体,还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