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热点追踪 更多
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仅50%?
·“雷锋帽”潮爆 专卖网店一天收入三四万
·13岁女生的婚恋大剧
·国内代理的NUK爽身粉可上门退货 现场全价退款
·杭州发放1亿元消费券
·浙江吹响买橘集结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人物故事 更多
·莫言领取诺贝尔文学奖 这个山东汉子留下什么故事
·报警台大队长最大的愿望 就是能安安稳稳睡一觉
·老裁缝王小妹:眼不瞎脚能踩,就会坚持下去
·穿梭于温差50度之间 “冰火两重天”的冷库工人
·“义联”公司老总孙建宏 做人做事“义”字当头
 每日精粹 更多
·【新闻鲜晨多】11月13日:今起大量包裹进杭 收快递时不妨说声“谢谢”
·【新闻鲜晨多】11月12日:350亿元!疯狂“双11”网购节天猫再创新高
·【新闻鲜晨多】11月11日:“双11”来临 支付宝交易额第55秒突破1亿
 健康预防保健养生咨询
·近期看病有30多项费用可减免
·男性时尚生活健康陷阱
·男性杂志《本色》在线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相约画乡迎新春
相约画乡迎新春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东永高速通过交工验收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俯瞰天台星球农场
四季青大采购
四季青大采购
浙报集团系列数字报刊
浙江日报 | 钱江晚报 | 今日早报 | 美术报 | 浙江老年报 | 城市假日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浙江良渚文化"古城"现疑:良渚发现的并非古城?

  疑点六:城墙为何如此宽大?工程何需如此浩大?

  一般说来,古代城墙的基础往往要比城墙稍宽(上窄下宽),城墙的高度则与城基的宽度成正比,即城基越宽,城墙就越高,同时至少城墙的外壁也应该较陡,这样才有利于防卫。

  而现在人们看到的良渚古城墙基础是以铺垫人工开采的石块为标志,宽度越有40到60米,那么如按常规计算,当时城墙的高度至少也应有30米至50米。当然,史前城墙高度与城基宽度的比例不一定符合后来的规矩,但从军事防卫功能来看,如此之宽的良渚古城墙基础,当时城墙至少也应有10米之高。倘若以此为标准,四周总长6600米所用的土方量之巨大可谓惊人,这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超巨型”的浩大工程。

  有关专家对那么多黄土来历的解释是:“来自周边的山上”,那么在没有推车只用背土肩挑的当时,城基有必要建得如此宽大吗?何需役使庞大的劳力来兴建如此浩大的工程呢?从建造城墙只是为了军事防卫的性质分析,良渚古国的上层贵族,大可不必无效地大量耗费民力与工时,来堆筑这一超负荷的工程。

  疑点七:为何地面上全无踪迹可寻?

  曾有不少热爱历史和文物考古的读者,在参观完良渚文化古城后,提出“为何没有发现城门?城中的分区布局及道路如何?”这些问题。这些正是目前良渚考古的焦点所在,唯可寄望于今后的考古发现来揭示。

  我想进一步提出的是,假如它确实是良渚文化古城,为何地面上全无诸如与城墙布局大致较为对应的土亘、高地或断崖?除莫角山遗址之外,城内为何也不见较大面积的高出水稻田的台地及大土墩?尽管这可以解释为遭到后人的严重破坏,可城内至今仍大多是地势低洼的水稻田和池塘。这总令我的心里疑窦丛生。

  疑点八:城内未见祭坛、手工业作坊及房屋遗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是先秦史籍关于早期国家大事的明确记载。良渚文化之时原始宗教十分盛行,以用以祭祀天地为主的祭坛常有发现,可在良渚“古城”城内的莫角山(当地原称“古上顶”,1958年被辟为“大观山果园”,考古部门改称此名)遗址等地,至今都未发现有良渚文化祭坛。

  相反,在西城墙外约1.5公里的瓶窑会馆山(考古部门改称其“汇观山”)和城外东北约2.5公里处的安溪窑山(考古部门改称其“瑶山”),都有大型的良渚文化祭坛发现;而且在城内,莫角山西北角的反山,1986年还发现了良渚文化显贵者的墓地(也有人称作王陵),1973年在城内莫角山南的桑树头和1987年在莫角山的杭宁公路边也都有良渚墓葬发现,诸如此类现象,都有点令人费解。

  再者,除1992年曾在大莫角山下西南侧发现有一处既有夯土层又有夯窝,又有成排大柱洞的大型礼仪性建筑遗址(总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之外,城内至今也未发现过手工业作坊和普通的房屋遗址,我们只好等待今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来寻求答案了。

  综上所述,所谓良渚文化“古城”确实存在着不少疑点,结论也似乎下得太早,我认为它并不是良渚文化之时的古城或古都。那么,它有可能是什么时代营建的什么遗址呢?

  我们知道,“良渚古城”所处的地理位置紧靠着东苕溪,这里地势低洼,且东苕溪曲曲弯弯,河床又窄又高,历史上经常发生特大的洪水灾害,后经治理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有所减弱,是闻名遐迩的“西险大塘”。据《咸淳临安志》载,早在北宋之时就曾在这里筑塘修坝(化湾闸、安溪闸等);又依《钱塘县志》所载,在明朝之时此处属钱塘县的孝女五图,并曾兴建有堤塘大坝以抗洪水灾害。我们观察了“良渚古城”的“城墙”底部以铺垫石块为标志的两恻外缘,大多坡度很小,而且石块又显然用铁制工具开采而来,因而所谓“城墙”有可能与防洪挡水的大坝或堤塘基础有关,其修筑的年代大致在唐宋至明清之时。当然,这仅属推测,最终的结论如何,还尚待今后的进一步考古发掘来确认或纠正。

  “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揭示历史之谜,应集思广益,请各方专家学者论证,将考古实物资料结合古代文献剖析,也许才有望探明历史真相。2000年前后发生在瓶瑶彭公的所谓“彭公大墓”,当时本人就率先提出了否定意见,最终发掘结果也表明是汉代的挡水坝。至如龙游石窟的性质与年代,当时也被炒得热火朝天,先后出现了所谓先秦时代的屯兵洞、练兵场、粮仓、地下宫殿多种说法,本人曾撰文论证,主张是唐宋至清初之时的采石场(见《浙江日报》1999年6月11日),现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我之所以谈到这些事例,主要是想对广大读者说明,对待某些问题应理智全面地深思为宜。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余杭一化工厂仓库起火 毗邻良渚遗址博物馆(图)
·在这里俯瞰"中华第一城" 瓶窑南山景区即将开放
·专家在良渚取样 古城存在年代将在春节后揭晓
·专家6日在余杭良渚古城宝贵的垃圾堆里取样
·良渚古城有了漂亮"屋顶" 今后各路段将安上指路牌
·防护设施不完备 良渚古城目前只能向专业人士开放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