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的手终于握到了一起,她们之间感情的创伤还有待时间去磨合。
浙江在线04月19日讯
昨天上午9点,杭州新华坊医院的走廊上,朱彩娟斜坐在轮椅上,一只手紧握一个茶杯,地上有许多灰白的头发。“老人家刚刚剪了头发,要用新面貌去见女儿。”照顾老人的社工不舍地握着老人的手。
马上,朱彩娟就要离开了生活数十年的杭州,前往小女儿在绍兴的家。环顾周围,朱彩娟哭了。“我走了,你们不可以忘记我的,要来看看我。很多年没回去,我怕女儿会责怪我。”
相见时母女失声痛哭
上午11点,春风和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朱彩娟终于回到了老家绍兴。
记者先行赶到了湾头江村,小女儿屠亚琴家门口已经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
“我还是想不通,她为什么抛下那么小的我离开老家。”对着记者,屠亚琴闷着头,老半天就挤出了这么一句话。屋里,丈夫老金和儿子坐在灶头前,皱着眉头,默默地做午饭。无论谁进来,他们都没有抬头。
5分钟后,载着朱彩娟所有家当的客车到了。“朱奶奶,你到家了,你小女儿在家门口等着你呢!”翠苑一区主任黄应书对靠在自己身上的朱彩娟说,老人有点紧张,抓着黄应书的衣服,不肯转头。
此时的屠亚琴远远地蹲在院子口,一样不肯抬头。打开车门,黄应书和俞芹一左一右,推着屠亚琴走到车前。“别闹别扭了,母女两个终归要见面的。”
屠亚琴站在车门外,看着斜躺在车里的母亲。朱彩娟坐在车门里,打量着已有白发的女儿。
现场一片安静,只听到“呼呼”的风声。30秒后,母亲和女儿一起失声痛哭,两人的手握在一起。
嘴上没谅解手上忙张罗
“当心点,小心头。”屠亚琴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抱着朱彩娟下车时,她说出了对母亲的第一句话。
推着朱彩娟的轮椅,屠亚琴绕过屋子正门,从旁边的弄堂转到屋后的房间。房间明显是新装修过的,装上了新的吊顶,墙上刷了一层涂料,在门沿的地方为了方便老人的轮椅更是把外面的地面填平。
当一群人忙着搭床安顿老人时,屠亚琴默默地站在屋外,透过窗子看着轮椅上的母亲。“我还是不能谅解她,我那么小,才七岁,她就走了。”屠亚琴说,这几年也见过母亲几次,但都是在法院里。
虽然嘴上说着不能谅解的话,可屠亚琴的手一直没闲着。帮母亲搬生活用品,收拾杂物,铺床,她一直用行动表达着对母亲的感情。
“只要她今后对我好,我就会对她很好的。不让她饿着,冷着。”屠亚琴的承诺既直白又有力。
四代同堂温情初显
屠亚琴忙进忙出的时候,她丈夫老金一直靠在门上看着,板着脸,让人有点害怕。 “做妈的怎么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我老婆以前很辛苦的。我妈妈80多岁了,也和我们一起过,还有儿子、儿媳和孙女,再加上她,现在一家7口人就靠儿子修车赚钱养了。”老金的腿不好,前两天刚从医院回来。“一家人忙碌了几天了,把房子装修了下,就是准备迎接她来。”老金说。
“那你现在心底原谅她了吗?”记者的这个问题,让老金重新沉默了。过了很久,他才说:“这里以后就是她的家了,我们会好好照顾她。”
“把我女儿叫来。”每隔5分钟,躺在床上的朱彩娟都会这样叫着。等屠亚琴来了,她却又没什么事情,只是拉拉女儿的手。
12点25分,社区工作人员与屠亚琴签订了协议,一次性给予了生活补助16000元。“我们向残联申请了一张特殊的床,专门是为瘫痪不能动的人定制的,不久就会运到绍兴这里。”俞芹看着开心的老人,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以后要和女儿好好相处啊,不要闹脾气了,你看这里环境很好啊。”
“我会的,以后不闹脾气了,女儿也是心疼我的。”朱彩娟点点头,露出了笑容。
虽然一家人之间也许还有隔阂,也许有些陌生。但是我们相信,这四代同堂的家,明天的日子会更好。